「省錢之友」手機應用上目前的商品數量超過5500個,應用已被下載超過9萬次,消費者可以比較產品價格,從中找到最划算的,以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

Redmart上的100種日常必需品與食材從昨天起已列在「省錢之友」應用,讓消費者能對比它們與其他商家產品的價格。(蔡家增攝)
近日來,物價上漲,新加坡消費者協會將增強手機應用「省錢之友」的功能,並積極與不同商家合作,希望在年底前將應用顯示的產品數量增加到至少1萬個,讓消費者能比較更多產品的價格,從中找到最划算的,以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
消協主席楊益財與電商平台Lazada執行長盧煒利4月21日在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的見證下簽署備忘錄,Lazada旗下的Redmart成為首個將物品價格列在「省錢之友」(Price Kaki)手機應用上的網上超市。Redmart率先將100種日常必需品列在應用,而產品的數量將陸續增加。
新加坡消費者網購日常用品
年底前料增至63%
「省錢之友」手機應用上所包含的物品數量超過5500個,而應用自2019年推出至今,已被下載超過9萬次。去年YouGov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38%的新加坡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日常用品,這個數目料在年底上升至63%。新加坡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2021年網上超市的零售量是14.4%,高於2020年的7.7%。
楊益財受訪時說,消協會繼續與Redmart及其他大型超市合作,將它們更多的網上產品價格列在「省錢之友」手機應用上。這樣一來,消費者能對比更多產品的價格,在知情的情況下,精打細算地以更少的錢買更多的物品。
「我們希望能在年底之前,讓其他大型超市也把它們網上的產品與促銷列在『省錢之友』應用。同時,應用也將增設一個『購物清單』的功能,讓消費者把想要買的物品聚集在一起,而當這些物品的價格有更動或促銷時,應用就會提醒消費者。」
擬增用戶反饋功能
方便評比商品品質
另外,消協也打算在應用內增設讓用戶提供反饋的功能,讓消費者不只能夠對比價格,也能得知商品的品質。楊益財指出,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價格並不是購買產品的唯一考量,所以用戶對產品的反饋很重要。
盧煒利受訪時說,4月21日開始列在「省錢之友」應用上的100種產品只是一個開始,團隊已著手探討與挑選其他適合的產品,並希望在下個月陸續列入應用。
「我們在選擇要在應用中列出哪些產品時,主要的考量是這些產品是否是消費者經常購買的日常必需品,而且我們希望長期下來能幫助新加坡公眾應付通貨膨脹,所以這些產品都會在應用上陳列比較久的時間,這是我們的承諾。」
他也提到,與消協合作只是Lazada為了幫助新加坡消費者抵消一些開銷的方式之一。該公司這幾個月來已陸續推出一些計劃,比如為平台上超過60萬種商品提供現金回扣,Redmart也有大約200種日常用品每天都有5%折扣。
文:梁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