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夢境、失樂園、無尾澗——新加坡老組屋區東陵福隱藏了哪些秘境?讓老居民帶你尋幽探秘

2021年07月08日   •   2萬次閱讀

超過半個世紀的東陵福和聯邦通道的31座組屋,在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下將於今年底拆除;這個曾經是我國第一個衛星鎮的老組屋區,在許多人為她寫下最後篇章的時刻,一個曾在東陵福第25座三房式組屋住了十幾年的東陵福人,告訴你在那裡度過的青澀歲月,歷史遺留的痕跡,以及只有東陵福人才知道的隱藏秘境。

人們總是用tanglin Halt來稱呼東陵福——一個被喚了半世紀的老組屋區。

受保留建築聖體堂的藍色屋頂有如摺紙。

上世紀50年代,為解決民生的房屋問題,英殖民地政府的新加坡改良信託局(建屋發展局前身)興建、發展了我國第一個衛星鎮,並以紀念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1953年加冕登基而命名為女皇鎮(Queenstown)。當時女皇鎮規劃了五個鄰里,分別是公主(Princess)、公爵夫人(Duchess)、聯邦(Commonwealth)、東陵福(Tanglin Halt)和皇后弄(Queen's Close),後來建屋局接手後又添加了美嶺街(Mei Ling St)和波那維斯達(Buona Vista)這兩個鄰里。

最初的五個鄰里中,四個命名與當時大英帝國有關,唯獨東陵福如此「土氣」,主要是英文Tanglin Halt的由來與山和火車有關。Tanglin意指附近的小山丘,當時人稱「大東嶺」(閩南語Tua Tang Leng);Halt是停頓是意思,因早年馬來亞鐵路在東陵福路(Tanglin Halt Rd)與東陵福弄(Tanglin Halt Close)交界處有個火車停靠站。

改良信託局時期建造的紅白低層組屋。

曼尼哇拉印度廟。

野地上的菌類。

老店鋪的舊式玻璃缸,售賣童年的味道。

舊式地磚的美發院,曾是鄰里家有喜事或晚上要喝喜酒來set頭髮的地方。

「十樓」里的「長短腳」

人們總是用Tanglin Halt來稱呼東陵福。早期的東陵福還有個別名「十樓」(Chap Lau),與聯邦道(Commonwealth Ave)尾端的「十四樓」(Chap Si Lau,也稱「藍玻璃厝」)及聯邦彎(Commonwealth Cres)的「十六樓」(Chap Lack Lau)齊名,當年人們教育水平不高,當高樓組屋建起來後,便以樓層高度來辨識地區。我以前住的第25座組屋,便是九棟立在女皇大道路邊,外形平整排列如火柴盒的「十樓」組屋之一,在當年是東陵福的地標。

這九棟「十樓」組屋中,其中大牌24至28有個奇特之處,不住這裡或者不曾來拜訪親友的人是難以得知其中奧秘的。

從前的組屋都沒有底層空地(void deck),所有住家都從地面層算起,樓層也用ABC來區分,而非現在所用的#01或#02。「十樓」組屋因坡地關係,屋子的構造是「長短腳」的,主要是屋子的一二樓之間有山坡,因此從一樓走到一半須爬一段階梯到地面層才能到二樓,來到地面層二樓也就變成一樓,這種情況給訪客造成不小的困擾。這樣的設計在以前非常明顯,後來增建多一座電梯後就不易發覺,但也使到這九座組屋才能如此平整排列,說明東陵福以前確實是山丘地形。

鐵道遺址旁的「失樂園」

許多人都知道東陵福有條火車鐵路,但卻很少人知道,從大牌55旁的小公園,有條小泥路可以通到近在咫尺的火車軌道,穿過軌道旁的綠茵山坡,五分鐘便可以到波斯陶路(Portsdown Rd)一帶的黑白洋房區。這些建於三四十年代,約90幢的黑白屋曾是英軍宿舍和別墅,目前這裡的環境與面貌改變不大,古老的大樹盤踞在小路兩旁,綠蔭下的矮房子與開闊的草坡,頗有英國鄉間田園氛圍。

穿過東陵福火車路遺址可到達波斯陶路一帶的黑白屋,那裡曾是英軍宿舍和別墅,頗有英國鄉間田園氣息。

進入叢林尋找「失樂園」,重拾童年野趣的快樂時光。

我小時候就常常從公園旁的破籬笆網,鑽進這個「愛麗絲夢境」,坐在老樹下看書,中學時還與同學到這裡拍照遊玩,築造我們的文藝夢。火車軌道隨著丹戎巴葛火車站在2011年7月1日走入歷史而拆除,鐵路遺址變成綠色步道,當年的破籬笆網也被拆除,變成一個隱蔽的出入口,黑白屋的居民也得以從這裡到附近社區餐飲和購物。

如今沿著鐵道徒步或騎腳踏車,往北可一直通往荷蘭路、錦茂,荷蘭路到武吉知馬的「綠色走廊」(Green Corridor),並連接到今年3月底重新開放的「鐵道走廊」(Rail Corridor)直達兀蘭。往南走可通往紅山到當年的丹戎巴葛火車終點站,全長24公里。無論往南往北,藍天白雲下總有花草蟲蝶陪伴,有時還可看見泥路旁有雨後冒出的菇菌,感受東陵福懷舊氛圍以外,另一種鄉野風情。

三度重訪,始終難忘這裡的火車鐵道,最近一次更是有了新發現。疫情收緊前在老同事的帶領下,我們來到軌道留下的綠色廊道,往南走向漢傑巴回教堂(Masjid Hang Jebat)後拐進大水溝旁的叢林,走一段完全沒有開發管理,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叢林,尋找傳說中的「失樂園」。

這是一段充滿挑戰的野徑。全憑方向感走進灌木叢林,野草長及腰際,甚至與人同高,七斜八倒的枝幹蔓藤,腐朽落葉和一窪窪積水爛泥,一不留神便腳下滑溜;還不時要上下坡,大家都不斷叮囑,互相牽手扶持,雖是充滿小挑戰,卻也有驚無險,讓我們體驗小小的雨林探險,也讓我們重拾童年野趣的快樂時光。

所謂的「失樂園」是指叢林池塘附近一截倒下的大樹幹,有人就地取材,在樹幹上搭起簡陋的平台,用石頭木頭搭起梯階;平台上有兩張舊椅子和一張木凳子,邊緣還掛著一個可以點燃蠟燭的玻璃罐。看來此處是某些人的「秘密花園」,相約在這裡喝酒聊天,暫時避開城市喧囂,何嘗不是一種情趣?

曾有一座煤氣廠

東陵福有幾處古蹟是極少人提到的。從女皇大道拐進聯邦通道時,路口便是造型奇特,藍色屋頂有如摺紙的天主教聖體堂(Blessed Sacrament Church),其設計靈感來自《舊約聖經》里的「會幕之門」(tent of meeting),它建於上世紀60年代初期,並於2005年獲選為受保留建築。從前教堂後院連著鐵路邊有個迷你動物園,是我們小時候常去喂兔子的地方,教堂對面第33座組屋後面有個大草場,則是我們盪鞦韆,追追跑跑的樂園。

與教堂緊挨的是差不多同時期建造的曼尼哇拉印度廟(Sri Muneeswaran),不遠處還有漢傑巴回教堂。再往聯邦通道方向前進,會看到九座(大牌57、61、67至73)三層樓的紅白屋,那是改良信託局時期建造的低層組屋,至少有70年歷史了。在這九座屋子背後,原本是大牌74至80,底層有小工廠的七座10層樓組屋,我印象中大牌76及77就有四家古早味麵包廠,其他還有家具廠、加工工廠,以及人民行動黨幼稚園等。當年許多家長在下午三四點幼稚園下課接孩子放學時,剛好麵包出爐,就會買麵包順便要了切下的麵包皮,這在當時是很常見的。大牌79附近有座綠色圓形煤氣廠,而且連接著一片工業區,當年的「萬好頓」巧克力和英保良製衣廠都設在這裡,這些建築在2008年第一次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下已經被拆除了。

時過境遷人事已非

在東陵福對面的史德林路(Stirling Rd),以前人稱「無尾澗」(Boh Beh Kang),這裡第41至48八座組屋,是我國最早期的政府組屋,對面的山頭有我國第一座點式組屋(Point Block)及「蝴蝶樓」(Butterfly Block),第一個作為國外政要參觀的「貴賓樓」(The VIP Block)也在東陵福北邊的聯邦弄。

從「無尾澗」往前走可到達我國第一個鄰里體育場(包括標準型游泳池);「無尾澗」旁邊的大草場,上世紀70年代經常有馬戲團在此搭大大的帳篷演出,一演就是一兩個月,後來這裡建起一座圓形的穆扎希丁回教堂(Masjid Mujahidin)。穿過操場可以走捷逕到聯邦道,在不漲潮不下雨的時候,可以走大水溝躍過排水道,從水溝走上來到當時最熱鬧的大眾百貨公司、金山酒樓、金都和金城戲院、女皇鎮舊考車中心,以及我國第一所社區圖書館——女皇鎮圖書館。值得一提的是,與聯邦道平行的大水溝,接近交通圈的地方,正是當年大盜林萬霖與警方駁火中槍斃命的地方。

時過境遷,人事已非。從這裡追蹤的歷史遺蹟還有14層高的「福華大廈」(Forfar House)、公主樓(Princess House)、前英國軍營Buller Camp原址三層樓公主住宅區、前福利車廠、太豐餅乾廠、ABC釀酒廠、立興鋼鐵廠等。這些歷史遺址坐落地點,都可在東陵福大牌45後面的建屋局女皇鎮分局旁小公園的坐標柱上找到。

東陵福老組屋即將拆遷,「十樓」將成為歷史。臨別依依,走一趟最後的老鄰里,看一看將消逝的景物和人情,不管你是不是東陵福人,都能感受到歲月在這裡遺留的痕跡和溫度。奇特美麗的組屋建築,悠長鐵道,鄉間野趣,人情味與古早味糅合的美食,將為東陵福留下歷史的回顧與舊時組屋生活的回憶。

建議徒步路線

從聯邦地鐵站(EW20)沿著東陵福路走到大牌24,看看女皇鎮警察局舊址、「長短腳」組屋,繞過一排老店來到大牌33,越過聯邦通道的小馬路看教堂和印度廟,再從第55座組屋旁的小徑進入鐵路軌道遺址。你可以從這裡沿著山坡和梯階到黑白洋房區走走,再沿著原路回到軌道向前走到第57座的紅白屋,到第48座的巴剎和熟食中心尋找古早味美食,以及周圍的老店買餅乾蜜餞,全程約4公里。

「失樂園」叢林裡是枝幹蔓藤的野徑,還有一方小池塘。

你也可以從火車軌道走到漢傑巴回教堂,再從大水溝拐進叢林探險,尋找「失樂園」,建議幾個人結伴走,大家要緊記方向和辨認地上別人走過的痕跡。在裡頭繞一圈不迷路的話約1公里多,只要看到黑白屋就可以走出叢林。

文/攝影:許月英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