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光耀於2015年03月23日過世以來,其故居是否拆除一直懸而未決,並且多次引發國民熱議,一直牽動新加坡國民的心。
2018年4月2號,對李光耀故居該如何處置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新加坡李光耀故居該如何處置的部長委員會發布工作報告,總結了三個可供未來政府考慮的選項:1.保留故居;2.只保留具歷史價值的地下層飯廳;3.完全拆除故居並重新發展。

其中第二條很多網民認為不可行,認為這條很「搞笑」:把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故居拆除,只保留所謂「具歷史價值」地下層,這算哪門子的保留啊?問題還是拆與不拆。

2015年,英國的一家新聞門戶網站 ,調查了1000個新加坡人, 其中77%的受訪者支持拆除李光耀故居,新加坡也為此事進行一次民意調查,調查結果是80%的民眾贊成拆除故居。
1李顯龍沒有「反對」拆故居
2016年,李瑋玲再次強調李光耀生前對拆除居所的決心,再次重申民眾應尊重總理遺願,拆除李光耀故居,並且呼籲國民理解和支持。
2016年9月16日,李光耀其女李瑋玲在發文,並且「指責」李顯龍不尊重父親遺囑,反對拆故居。還說:「保留這間屋子,會對新加坡的政客和有意從政的人發出錯誤的信息。」 此話一出,再次引發人們對此事的熱議,還有人含沙射影地指責,有人不想拆故居,是想利用李光耀故居「撈取」政治資本等等原因。

作為李光耀的長子,總理李顯龍在這個問題上更是兩難。他曾經表示,作為長子,他應該遵守並執行父親的遺囑;但作為總理,他也需要考慮公眾利益,考慮保護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故居的重要性。
瓜田李下出於避嫌,李顯龍主動提出成立一個由張志賢副總理領導的部長委員會,探討李光耀故居未來處置的選項。他本人不參與相關事項的決策。 在2016年發生的李家三兄妹的公開爭吵中,主張堅決執行父親遺囑的二弟李顯揚、三妹李瑋玲,不但指責大哥李顯龍「濫用權力」,也質疑這個部長委員會的正當性、合法性,甚至稱它是李顯龍設立的「秘密委員會」。
不過張志賢強調,政府現階段無需對此事作出決定,如何處置故居和執行相關決定,將由未來政府決定。因此委員會在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出任何傾向性建議。
但是從公開的信息上來看,李顯龍一直沒有明確表態拆與不拆,只是說此事由政府討論決定。所以有人說李顯龍「反對」拆故居,是沒有根據的。
2李瑋玲一直沒有搬出去
李瑋玲雖然贊成拆故居,但是拆故居有一個前提條件,必須要等到李瑋玲搬出去後才能拆故居,但是李瑋玲至今還一直住在故居裡面,李光耀生前強調,即使故居要拆,也要等到李瑋玲搬出去以後。李瑋玲雖然贊成拆故居,但是自己一直沒有搬出去,是否可以理解,李瑋玲口頭上雖然「贊成」拆,實際行動上並不贊成拆,因為如果她真的想拆,就應該事前要搬出去,自己找個房子搬出去大概不難做到。所以她至今不搬出去,即使政府決定拆除故居,現在也沒有條件執行。所以說現在討論李光耀故居拆不拆,條件還不成熟。

3李光耀對故居並非只有一個選項
對於故居是否保留,李光耀並非只有一個選項,並做好接受拆除房子以外的其他選項,認為政府決定不拆,也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做好適當安排。
新加坡有兩個「國父」,一個是萊佛士,一個是李光耀,萊佛士是英國殖民者,但是新加坡的華人仍然對他是非常尊重,新加坡國家內,隨處可見紀念他的地方,如萊佛士廣場、萊佛士城、萊佛士大酒店、萊佛士塑像等等,對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也很尊重,孫中山只是在新加坡短暫居住過的孫中山別墅,也作為紀念地保留下來,對經濟界知名人士的房屋,也有保留的,如虎豹別墅等等,為什麼建國總理李光耀故居不能保留?而且李光耀故居不僅僅是一個建國總理的故居,還是現任總理李顯龍的故居,也就是說兩代總理的故居。同時也是現在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創始的地方,為什麼不能保留呢?

李光耀執政期間,新加坡因填海造地,國土面積從原來的50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700多平方公里,現在竟容不下一個李光耀幾百平方米的故居,在新加坡,有什麼土地能比李光耀故居的價值更大?
這次發布工作的報告,發現留言贊成保留的人漸漸多了,說明了經過深入討論,對「李光耀故居拆還是不拆」的問題,隨著時間發展,還是能夠逐步統一認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