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李光耀訪問台灣表示希望台灣能為新加坡軍隊提供訓練場地,得到時任台灣領導人蔣經國的首肯。
1975年4月,新台達成協議,擬定了新加坡軍隊到台灣進行實地野戰訓練的計劃,代號「星光計劃」。

蔣經國將台灣南部的恆春一帶劃為「星光計劃」的實施地區,因為恆春的地形與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交界處比較相似。
協議期初有效期是一年,後來一直延續至今。
依據計劃,新加坡組建了一支由步兵、炮兵、裝甲兵組成的「星光部隊」定期輪流到台灣的恆春三軍聯訓基地、斗六炮兵基地、湖口裝甲兵基地三個軍事基地進行軍事訓練。

新加坡每年都送新兵到恆春進行半年的野戰訓練,現在年齡介於二十至五十的新加坡男子,幾乎都到恆春營地訓練過。
最高峰有1多萬新加坡軍人在台灣訓練。台灣只對新加坡軍人消費的物資收費,其他分文不收。
2016年11月新加坡星光部隊的裝甲車在香港碼頭被扣事件後,新加坡仍然沒有終止星光部隊在台灣的訓練。
據台灣《自由時報》2016年12月27日報道,台灣新竹縣新豐鄉30多名漁民26日到台陸軍裝甲訓練指揮部鳳山連靶場管制哨前,抗議射擊演訓危害漁民安全和生計,更要求台代訓的新加坡星光部隊即期退出坑子口地區。

以前新加坡因國土面積狹小訓練有困難,中國對於星光部隊在台灣的存在也是睜一眼閉眼。
但是現在台灣島內的「台獨」勢力氣焰囂張,不斷尋求從外國獲得先進軍事技術以增強自身軍事力量,妄圖以武拒統。
而新加坡正是台灣獲得先進軍事技術和訓練方法的一個重要渠道。

台軍通過與新加坡軍隊訓練可以獲得更加先進的訓練方法,有助於提高台軍戰鬥力。
新加坡軍隊經常美日英等國進行軍事演習。台灣身份特殊不可能公開與這些國家演習,而通過新加坡就可以獲得這方面的經驗。
台灣通過新加坡為中介獲得依靠通常手段無法獲得的軍事技術。
據媒體報道台灣「雲豹」裝甲車就有可能是新加坡從中牽線而研製成功。理由是台灣「雲豹」裝甲車與新加坡「特拉克斯」裝甲車都是同愛爾蘭Timoney技術公司合作的產物。
現如今,新加坡軍隊的訓練水平、武器裝備、作戰方法遠遠高於台軍。根本不需要以台灣軍隊為師,即使為師也學不到什麼東西,純屬浪費時間。
所以說,在台「星光部隊」已無存在的必要。

新加坡軍隊的訓練場地早已不像以前那樣窘迫。通過租借的方式新加坡在澳大利亞、美國、德國等國獲得了比台灣更大的訓練基地。
此外在泰國、汶萊也租借了適於熱帶雨林作戰的訓練基地。因此台灣基地的使用與否,並不會影響新加坡的軍隊的訓練水平,也不會危害到新加坡的國家安全。
與此同時,在新加坡和中國關係日益緊密的今天,新加坡也堅定表達了反對「台獨」立場,堅持一中原則。
所以最終「星光部隊」撤走與否,而成了新加坡履行反「台獨」承諾的風向標,值得拭目以待。

總的來看,新加坡在軍事上的重視程度和支出投入真是一點也不含糊。
強制的兵役制度也為全民皆兵做好了準備。
因為軍事硬實力,就是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島國,能夠在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中,動盪的東南亞海洋上,始終保持獨立主權的底氣和原因。
這支強大的海空軍隊,給了新加坡自保之力。
資料來源:
1. 早報:海軍最後兩艘巡邏艦退役
2. 早報:新印泰海上軍演 保障通航安全
3. 騰訊:新加坡海軍是憑什麼成為東南亞最強的
4. 早報:新加坡和印尼陸軍線上舉行常年演習
5. 早報:新加坡印度海軍年度聯合演習今天結束
6. 新華網:美媒揭秘新加坡如何擁有東南亞最強海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