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波居民嫌棄出門不方便,自己造了座「橋」!這波操作合法嗎?
新加坡歷來以嚴刑峻法著稱!
隨便在家門口修橋?
這波操作真的合法嗎?

就是這座橋,承載著鄰裡間的甘榜情!
很多初到新加坡或者剛了解新加坡的小夥伴估計不清楚何為新加坡的「甘榜」...
這是新加坡一直提倡的「甘榜精神」!
簡單理解就是凝聚力強的社群精神!
更深含義就是——
新加坡甘榜精神除了是早期生活在鄉村地區的社群中,人們互助互利的精神的簡稱以外,甘榜精神洋溢在空氣中的還有一股濃濃的人情味。大家自我奉獻和互相幫忙的基礎,建立在人的感情上,而並非古銅味上。不明白的人,因為抓不到重點。明白的人是幸運的人,因為他們心中可能都曾有過某種類似的鄉情。

今天小圈兒要說的這座「橋」,合不合法就在這兒!
過去,盛港南芬維爾巷(Fernvale Lane)的居民對每天出行時必須攀爬的「小天梯」並不陌生。因地勢的關係,這一帶居民從組屋到位於楊厝港路的巴士站,必須穿越停車場,然後再一步步走上40級的梯級才能抵達。
就是出行很不方便,好像愚公每次進城總要翻過兩座大山...後來愚公就開始了移山...
而附近的居民沒有去拆橋...而是搭橋...
眾所周知,橋肯定不能隨便建,要不就完全亂了套了...

這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滴!
由於出行不方便!
這事情就反應到了負責盛港南區事務的宏茂橋集選區議員那裡,後來經過實地考察+走訪居民,去年提出了造橋的提議。
這期間的過程也沒少下力氣,也曾研究其他選項,如建造電梯,但考慮到電梯的維修費用等因素,最後決定採用銜接橋這個「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最關鍵的就是——
修橋不用申請建造資金,居民自發參與來了個眾籌!
造橋費用約為38萬8000元,全數由基層人員、居民和其他私人捐款籌集而得。
建築工程約兩個月前展開,如今順利完工,那一帶的約1600戶家庭將從中受惠。

現在,附近居民已經和40級的梯級說拜拜了!
這座橋將巴士站銜接至停車場第三層。停車場內設有斜道和電梯,讓行動不便者同樣能輕鬆往返。
就這麼一座不起眼的銜接橋,不只省去了居民每天爬梯級的不便,也承載著鄰裡間的甘榜情。
所以,橋的揭幕儀式,總理都趕來為其慶祝、揭幕...
這背後的話題和思考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小夥伴們還是先都說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