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女性履行國民服役的社會成本將遠超益處,任何強制性徵兵也必須服務於保家衛國的宗旨。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5月9日答覆議員就徵召女性履行國民服役提出的口頭詢問時說,目前沒有必要強制女性履行國民服役。

自2015年以來,已有超過500名女性以志願軍身份接受訓練和執行任務。(國防部提供)
平權課題近來受到關注,有人提議探討讓女性通過擔任護士、教師等形式,強制履行國民服役。
對此,黃永宏說,無論對男女實施徵兵制,如果是出於軍事防衛這個迫切需求以外的其他考量,都存在隱患。
只強制徵召男性的背後考量與性別平等與否關係不大,而是為了快速組建一支能保衛新加坡的軍隊。黃永宏說,當年的國防部長吳慶瑞博士設立新加坡武裝部隊時,傾向組建一支由男女正規軍人組成的部隊,但正規軍的規模不足以保衛新加坡,因此才推行國民服役。
根據1970年通過的國民服役徵召法令(Enlistment Act),男性和女性都可以應徵入伍。建國總理李光耀本主張女性也參加國民服役,但吳慶瑞認為,新征男丁組建軍隊已經不容易,如果再徵召女性入伍,執行起來會更艱難。
國民服役制度能在新加坡行之有效並獲得民眾支持,是因為目標保持明確,即應對保衛國家的迫切需要。徵兵的主要理由必須是為了訓練出能保衛國家、抵禦和擊敗任何入侵者的士兵;警察部隊和民防部隊的國民服役同樣是依據新加坡的國土安全和應急需要而設。
「保家衛國、保衛國家安全是設立國民服役的主旨,強制徵兵也必須以此為首要考量。這同徵召女性擔任看護者和醫療人員的提議,或是為了釋放出強有力的平權信號有著很大的差別。這些都不能做為強制一個人暫時放下平民權益、奉獻生命中兩年的時間,甚至因為違例而必須坐牢的適當理由。」
強制徵召女兵還會使女性延後加入勞動隊伍,加劇新加坡勞動隊伍規模收縮和家庭收入減少。即使只讓女性加入醫療和社會服務等非軍事的國民服役崗位,也會導致其他行業人力短缺。
長遠而言,不只女性,她們的家庭、孩子、伴侶乃至整個社會都得承擔龐大的成本。
「不過,如果有朝一日侵略者對新加坡的存亡構成威脅,我們迫切須要增加兵力,我確信國防部和武裝部隊會呼籲當下的政府不只徵召女性,也徵召青年和較年長的男性參軍,保衛新加坡。」
把焦點放在對的地方
4月份才就新加坡女性發展動議進行九個半小時辯論,國會5月9日一復會就繼續討論女性課題。首兩道口頭詢問圍繞女性能在防務中扮演什麼角色,以及是否考慮強制女性服役,皆由女議員提出。
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答覆時用了相當篇幅追溯新加坡強制徵兵的歷史。他說,1970年生效的國民服役徵召法令,寫的不是「男人」或「女人」,而是「人」(person),意味著男女都可被徵召入伍。
然而,第一任國防部長吳慶瑞博士不希望國防部承擔起徵召女兵的「額外負擔」。這句話乍聽之下似乎是在歧視女性,但黃永宏解釋,這存粹是因為當時嚴重缺乏能訓練新兵的軍官和指揮官,這位開國元勛因此無意組建龐大的全職國民服役人員(NSF)隊伍。
黃永宏提醒不要將強制服役和性別平等混為一談,並認為如果是出於軍事防禦以外的其他原因徵兵,會有明顯隱患。
他說,新加坡仍是國民服役制度獲接受、運行良好並得到公眾大力支持的少數國家之一,這主要是因為我們一直將國民服役的使命明確聚焦於新加坡對國防的關鍵需求上。
把焦點放在對的地方,體現的是新加坡政府務實、以需求為依據的作風。它不執著於意識形態,或是釋放道德信號(virtue signaling),而是從普通民眾的視角來衡量問題。黃永宏就提到了強制服役對入伍者(不論男性或女性)和社會都帶來的巨大成本,如入伍者推遲進入勞動力市場,家庭收入因而減少。
文: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