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公定假期
新加坡選民要在這天選出總統
其實早在8月11日,李顯龍就頒布了總統選舉狀。
只要有超過一名候選人被成功提名,新加坡的選民就要在9月1日投票,選出下一任總統。
人力部對此宣布,將9月1日,總統投票日當天設為公定假期。
並表示各個公司的老闆必須對投票日跟其他公定假日一視同仁。
《僱傭法》保護下的每一位職工有權利享受國家給予的帶薪假。如果職工有必要在9月1日當天上班,老闆必須多發給職工一天的薪水,或者給職工放一天假。當然,老闆與員工也可以自行商量,按照時數,給予相應的補假。

三位候選人確定
競選標誌與口號,並發表講話
三位候選人目前已經選定了競選的標誌與口號。
1、候選人黃國松——口號:「團結一心,共創未來」&標誌:「手握愛心」。
他在順利提名後,向公眾解釋「手握愛心」標誌寓意時說道: 「五根手指代表新加坡的不同種族,手心則代表即便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種族或宗教,但我們共同組成了一個手掌,構成了一個國家。」

2、候選人尚達曼——口號:「相互尊重」&標誌:「黃梨」。
他在跟媒體解釋「黃梨」標誌寓意時說道:
「在這次的總統選舉中,黃梨寓意著——旺來,是好運的意思。黃梨對於所有的新加坡人來說,擁有著很特殊的含義。在搬家、開業時,想要獲得好運,希望好事發生時,黃梨就代表了興旺與歡迎。」

3、候選人陳欽亮——口號:「恢覆信任,給我們希望」&標誌:「四人舉花」。
「四人舉花」這個標誌寓意著我國的四大種族能夠和相處得更加和諧美好,共同為更加美麗的未來努力。」

新加坡總統大選
新加坡總統大選是選舉新加坡的國家元首,即總統的過程。以下是新加坡總統大選的一些基本概況:
職責和權力:新加坡總統的職責主要是國家的象徵性代表,體現國家的團結和穩定。雖然角色主要是禮儀性的,但總統還有一些實權。其中包括對國家儲備的使用進行監督,批准國防和內政預算,以及在人事任命方面擔任最終審批權。此外,總統還擔任了許多國際場合的代表人物,弘揚新加坡的形象。
選舉程序:新加坡總統通過普選產生。候選人必須通過總統選舉委員會的資格審查,並滿足一系列嚴格的條件。這些條件涵蓋了公職經歷、職業資歷、個人品德和社會貢獻等方面。候選人的篩選確保了候選人具備領導能力和良好品德,可以勝任總統的職責。

(圖:來源自網絡)
任期:新加坡總統的任期為6年,可以連任,但總共不得超過兩屆。這一任期限制旨在確保政府的連續性,同時允許新的領導者有機會服務。
選民資格:所有滿21歲的新加坡公民都有權投票,只要他們符合一些基本的選民登記條件。這確保了廣泛的公民參與,並反映了新加坡政府對民主過程的承諾。
投票日:投票日通常為公定假日,確保選民可以方便地前往投票站投票。這也鼓勵了更多人參與選舉,反映了民主精神的促進。
非種族准入:新加坡在總統選舉中採取了非種族准入的政策。如果連續五屆總統中沒有某個特定族群的代表,那麼下一屆選舉將只對該族群的候選人開放。這一政策確保了新加坡不同族群的平等代表,強化了多元文化的價值。
結果和宣誓就職:投票結束後,選票將立即清點,並在同一天晚些時候宣布結果。當選總統將在稍後的時間宣誓就職,履行其作為國家元首的職責。
新加坡總統大選的每一個方面都體現了該國對公平、透明和包容性選舉的承諾。通過綜合的候選人篩選、廣泛的選民參與和嚴格的選舉程序,新加坡確保了其總統大選既體現了民主原則,又符合了國家的獨特需求和價值觀。
歷來總統選舉的逸聞趣事
1993年的歷史時刻:1993年的總統選舉是新加坡歷史上的第一次總統普選。這次選舉標誌著新加坡政治體系的重要轉折點,開啟了新的民主篇章。
2017年的獨特選舉:2017年的總統選舉由於是專為馬來族候選人準備的,因此成為了一個特別的選舉年份。這一決定旨在促進族群代表的多樣性,強調新加坡多元文化社會的價值觀。
社交媒體的影響:近年來的總統選舉中,候選人和選民之間的互動日益增多,社交媒體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選民通過社交媒體與候選人互動、分享觀點,這反映了新加坡政治參與的現代化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