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上學的娃,基本都繞不開DSA這個話題,畢竟能利用自己的特長降分進入名校,真的太香了!
什麼是DSA?

DSA就是(Direct School Admission)直接招生計劃。
新加坡目前一共有100多所中學參與這項計劃,目的是讓學生在小六會考前,憑藉學習成績以外的才華報讀中學。
DSA包含哪些項目?

小六學生可以申請的DSA項目,包括體育類、藝術類、學術類、領導能力類等。
學術類DSA
比較側重學生的成績,主要參考競賽成績,如果能夠在各大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申請成功通過的幾率會很高。
特長類DSA
在藝術,體育等方面有優勢的學生,比如繪畫,弦樂,體操等。
按照教育部的方針,DSA會更多的關注非學術類的特長生,如果是學習好的學生,慢慢會回歸到以PSLE為主的選拔方式。

DSA錄取比例
自從2018年DSA改革後,自主中學和自治中學通過DSA可分別錄取20%和10%的學生,多數中學可錄取5%。
新加坡有3所學校只通過DSA招生,它們是:
•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中學(NUS High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新加坡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s Singapore)
•新加坡科技中學(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還有1所學校只通過自己的錄取流程招生,它是:
•新加坡體育學校(Singapore Sports School)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字,2023年通過DSA錄取的學生一共有4400名,占所有應屆生的11%,其中65%就讀非直通車課程學校。
舉例來說,據不完全統計,南洋女中每年約有30%--35%中一新生是通過DSA入學的。
然而,有些家長反映,在DSA選拔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公平的情況。
教育部將進行徹查
教育部長陳振聲2月7日表示,教育部將徹查DSA選拔過程中出現的不公平現象。
他補充說,在過去5年里,平均每年有7對家長質疑孩子的DSA選拔結果,還回答了國會議員林志蔚關於DSA的提問。
「根據教育部對每個案例的審查,我們發現學校的選拔過程是嚴格、客觀和專業的,」陳振聲說。

圖源:CNA
林志蔚表示,這個問題是由潛在的不公平做法的事實引發的。
例如,就申請人的選擇標準而言,特別是在體育項目中,教練的推薦可能具有主觀性,因為一些教練本身也負責DSA的校內選拔工作,希望提高DSA選拔過程的透明度。
林志蔚還詢問教育部,是否計劃對整個DSA流程進行更徹底的審查,而不是逐案審查。
陳振聲在回應中表示:「如果任何人發現任何環節出現不公平現象,歡迎申訴到教育部,我們會進行審查。」

圖源:The Straits Times
陳振聲強調,4000份DSA申請中只有7起投訴,這一比例甚至低於PSLE上訴的比例。
他補充說,也可能存在家長和學生「無法選擇」學校的情況,從而導致不公平做法的指控。
「如果有這樣的事情,請告訴我們。我向你們保證,教育部將徹底審查每一起案件。」
PSLE成績惹爭議
正如陳振聲部長所說,每年都有不少有關PSLE成績的投訴,特別是2022年的PSLE數學考試,一大批家長聯名上書到教育部,甚至登上了本地報刊,引起了一波熱議。


這些孩子都來自南華小學6年級A班,孩子們明明平時數學成績都穩定在AL1,不乏成績保持在95分以上的孩子,甚至還有數學DSA去了華中的孩子,這次會考竟然遭遇滑鐵盧,從平時的AL1下滑到AL3、4甚至AL5,下滑幅度達到2到3個積分等級!

家長無法接受這樣的成績,於是通過學校向教育部提出核查分數的要求,結果被告知以往的申訴基本是徒勞的,而且也無法查到紙質的答題卡!家長們對此很失望,所以聯名向教育部提出訴求:要求教育部提高教育體系評估系統的透明度,允許家長在申訴程序中核查卷面批改情況。
這則新聞在辣媽的粉絲群里引發了大量討論,文末留言也是源源不絕,很多家長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針對家長關於會考分數的異議,考試與評鑑局表示,只要考生在數學試題中,能表現出他們運用了正確的概念,就可以得到滿分。考評局工作人員專門補充到,正確的數學概念包括algebra(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方程)。
同時考評局也表示,當局有著嚴格的流程,以確保小六離校考試試卷是根據教學大綱來設題的。考試評審團包括經驗豐富的教師,以及來自教育部和考評局的專業人員。他們會確保考試試卷的難度有一定平衡。
雖然這則新聞是對家長們查分申訴的回應,但是大家的關注焦點已經集中在了能否在小六會考中使用方程這一問題上。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爭議呢?
辣媽特意採訪了高年級的雞娃媽們,牛娃媽們表示,小六會考能不能使用方程這個疑問已經存在很久了。因為新加坡小學的教學大綱和本地老牌的補習機構一般都是沒有方程的,但是近年來本地新興的一些輔導機構會比較推崇用方程解題,因為這樣可以提高計算效率。
但是在小六會考中到底能否使用方程解題一直有爭議的,有些輔導機構認為,如果使用方程但是最後得到了錯誤的答案,解題過程就不會得分,所以風險還是挺大的。
這次考評局的回答也算是對一直以來爭議的回應,不過對於其中的評分細節大家依然無法得知。
在孩子的學習考試過程中
你是否也遇到過
感覺「不公平」的現象呢?
你認為考核的過程透明公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