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一群活蹦亂跳的小孩子,不是誰都能招架得住。
除了要有愛心、有耐心,還要夠溫柔,而多數人都會把這些特質與女性的母性本能聯想在一起。
因此,在新加坡,學前教育仍是個「陰盛陽衰」的行業。
幼兒培育署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新加坡的幼兒園男教師人數近乎翻倍。
聽起來好像很多?其實不然。
男幼教的人數只是從2019年的130人,增至今年初的245人。
儘管人數上升,男性在全國2萬5700名幼教當中,仍占不到1%。

看慣了女教師,男教師的加入讓孩子們感到既新鮮又興奮。(Little Footprints Preschool)
31歲的男教師羅哈尼(Mohamad Noorhisyam Rohani)接受《今日報》訪問時笑說:
「對孩子們來說,在幼兒園看到男教師,就像看到獨角獸一樣稀有。」
想抱卻不能抱 想幫也幫不了
每次看到孩子們熱情地奔向他「討抱」,羅哈尼都會儘量保持距離,只是輕拍孩子們的背。
別誤會,羅哈尼不是冷漠,更不是討厭小孩子,那只是他自我保護的方式。
羅哈尼聽說,有男教師與孩童肢體接觸後遭家長投訴,甚至驚動警方調查。
(又不是虐童,有必要報警那麼誇張嗎?)
是的,即使是一個不經意的擁抱,也可能觸動一些家長的敏感神經。

可以送禮物,但不可以抱抱哦!(Little Seeds Preschool)
羅哈尼直言,有的家長甚至會當著校長的面,公開質疑幼兒園聘請男教師的用意。
「他們會說:『男人不應該從事這種行業』、『你確定他們沒有戀童癖嗎?』
最令人沮喪的是,連我的中學同學都說過這樣的話。」
學前教育業者也深知這一點。
經營159家幼兒園的職總優兒學府(NTUC First Campus)告訴《海峽時報》,校方對於男教師照顧孩童的起居生活方面有明文規定:
這些限制常常讓27歲的男教師羅斯利(Malik Saiful Nizam Rosli)感到既無助又內疚。
「有時我會覺得自己是個累贅,在孩子們需要幫助時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等其他女教師來解決。」

幫孩童洗澡,就交給女教師吧。(海峽時報)
羅哈尼也擔心,當他不回應孩子們的擁抱時,這種冷淡的反應可能會加深師生之間的隔閡。
「孩子們可能會誤以為:『哦,我不能跟這個老師玩,也不能跟他做朋友。』
這對我們男教師來說很不公平。」
以行動證明自己 贏得家長信任
為了減輕男幼教在工作上面對的無力感和孤獨感,羅哈尼、羅斯利和另外兩名男教師決定在社媒上成立互助小組Men in Preschools Singapore,為全國200多名「戰友」分擔解憂。

(Instagram截圖)
31歲的學前教育中心校長卡馬爾(Muhammad Hadi Kamal)也是小組成員之一。
曾擔任幼教的他,經常以過來人的經驗,與男教師分享教學心得。
他提醒,當孩童發脾氣鬧情緒時,男教師不一定得「袖手旁觀」。
「如果孩童開始扔椅子,對他人造成傷害,男教師就必須確保大家的安全。」
「面對這種情況時,適當的肢體接觸是可以被允許的,例如擁抱孩童,讓他冷靜下來。」
卡馬爾認為,男教師只能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專業與能力,減緩家長們的疑慮,逐漸與他們建立信任。
「最重要的還是把孩子們教好,當孩子們回家告訴家長『我喜歡這個老師』,家長也會對我們改觀、放下戒心。」
男教師們也彆氣餒,支持你們的還是大有人在。
紅螞蟻的小夥伴聽到朋友孩子的幼兒園聘請了男教師,流露出一臉的羨慕,因為她的兒子喜歡跟男教師玩,偏偏他就讀的幼兒園一個男教師也沒有。

搬東西這種粗活,就交給男教師吧。(海峽時報)
據職總優兒學府總經理Thian Ai Ling觀察,男教師能為課程規劃提供另一種視角,在進行需要體力的活動與戶外遊戲時也有很大的貢獻。
她也強調,一個正面的男性榜樣,對孩童的個性塑造和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對來自單親家庭或缺乏父愛的孩童來說尤其珍貴。
「看到男性從事教育工作,孩子們也會認識到,關愛和同理心並不是某個性別的專屬特質。」
的確,只要擁有一顆疼愛孩子們的心,願意幫助孩子們發掘潛力,相信不論男女都能勝任幼教的工作。
反正孩子們升上小學後,一樣會遇到男教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