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加坡總理換屆選舉年,在權力交接之際,新加坡政治上又發生了涉及兩位著名政治家的法庭案件,以及執政黨成立70周年。對於新加坡政治來說,今年是多事之秋,儘管萬眾期待的大選必須等到新年,但政治穩定仍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必要條件。

圖源:FACEBOOK
領導權交接與執政黨成立70周年
今年5月,黃循財宣誓就任新加坡第四任總理,並於12月完成向第四代領導層的過渡,當時他被該黨最高機構選為人民行動黨秘書長。隨後,他任命了新一屆內閣,除了任命貿易和工業部長顏金勇為副總理外,主要職務基本保持不變。
有知情人士表示,預計大選後內閣將進行更重大的改組,如果人民行動黨再次當選,他計劃將年輕的部長輪換到不同的職位上。由於當前兩位副總理都是經驗豐富的人,目前尚不清楚誰是最關鍵的副總理,但人民行動黨最新的內部任命可能會提供一些線索。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長陳振聲和國家發展部長李德民繼續擔任助理秘書長。陳振聲還從副主席晉升為總部執行委員會主席,該職位以前由黃循財擔任。
除了權力交接之外,新加坡政府內部涉及前交通部長S. Iswaran和反對黨領袖Pritam Singh備受矚目的刑事案件在2024年引起了較大反響。
現年62歲的伊斯瓦蘭在審判的第一天承認了五項指控,避免了許多人預計會就包括腐敗在內的指控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法律鬥爭。今年10月,他因四項作為公務員獲取貴重物品的罪名和一項妨礙司法公正的罪名被判處12個月監禁。
隨後,黃總理重申了政府對腐敗的零容忍政策。儘管對同事和朋友採取行動是痛苦的,但黃總理表示,政府有責任這樣做,以確保新加坡的政治體系保持廉潔和無腐敗。
但僅僅幾周後,48歲的辛格就兩項向議會委員會宣誓撒謊的指控申請受審。在為期五周的13個開庭日中,審判深入探討了工人黨負責人向特權委員會提供的證詞,該委員會是為了調查前議員Raeesah Khan所說的謊言而召開的。
此案使反對派——尤其是工人黨的內部運作,在2025年11月舉行的下一次大選之前成為焦點。辛格作為共和國第一位反對黨領袖,該案的判決預計將於2025年2月17日進行。如果被定罪,他將面臨最高三年的監禁和最高7000美元的罰款。

圖源:FACEBOOK
事實上,今年新加坡最大的政治事件應當屬於執政黨70周年。2024年6月8日,總理黃循財與人民行動黨活動人士在金沙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活動上發表講話,為為期六個月的振興和加強人民行動黨畫上句號。
除了國家層面的重置外,人民行動黨還著手在2024年迎來70歲生日時進行自我更新。6月,人民行動黨承諾更廣泛地參與並與新加坡人更好地溝通。這意味著人民行動黨需要有效的溝通渠道,不能僅僅依賴公務員或政府渠道。
該黨將通過其政府議會委員會來實現這一目標,這些委員會是按照部委路線組織的黨的機構。人民行動黨還成立了兩個小組來應對心理健康和氣候變化。這些挑戰跨越了傳統的人口界限。
該黨的其他團體針對女性、年輕人、老年人和馬來/穆斯林社區。黃總理表示,該黨不能再在競爭更加激烈的政治環境中「從背後運作」。相反,它必須「站出來」解釋其政策。
社會各界高度關註明年大選預算
眾所周知,新加坡每屆議會的「壽命」為五年,即2025年11月23日是必須舉行下一次大選的最終截止日期。第一個里程碑是選舉邊界審查委員會的成立。該委員會列出了選區邊界的變化,最近的大選是在委員會發布報告後的一到三個月內召開的。
但人民行動黨和反對黨都沒有等待確定的邊界落地,潛在的候選人已經在幾個選區被發現。反對黨之間似乎也開始了某種程度的討價還價。這是為了避免三角爭奪戰,這在歷史上一直被視為一件壞事,因為它們分裂了反對派的選票。
例如,紅點聯盟負責人Ravi Philemon於12月14日表示,在得知新加坡進步黨不再活躍後,他的政黨於8月開始在義順集選區進行步行活動。據悉,RDU是與國家團結黨、新加坡人民黨和新加坡聯合黨組成的四黨聯盟的一部分。2020年,在擬議的七個反對黨聯盟未能成功後,大多數反對黨不得不斡旋雙邊協議。

圖源:FACEBOOK
對此,黃循財將下一次大選描述為一場高風險的大選,並指出即使對執政黨的選票有哪怕一點點的波動,新加坡最終可能會成為一個弱得多的政府。他還警告說,人民行動黨可能會再失去三到四個議員,這可能意味著失去四到五名部長。
當被問及選舉成本等首要問題時,黃總理要求新加坡人關注即將於2025年2月發布的預算案。11月8日,他表示,2025年預算案將著眼於支持不同人生階段的新加坡人。這包括有孩子和年邁父母的夾層群體,以及那些進入勞動力市場或組建家庭的人。除了增強SkillsFuture等現有努力之外,預算還將尋求幫助人們提高技能並確保更好的收入。
與此同時,行業組織也開始發布預算案願望清單。新加坡全國僱主聯合會(SNEF)和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已經起草了提案,為企業提供資源以應對成本不斷上升的環境。SNEF呼籲繼續提供財務救濟,包括通過企業所得稅退稅、企業融資計劃和租金退稅,以緩解近期的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