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為有吞咽困難病人研發食品的本地社會企業The Gentle Group獲兩大基金注資200萬元,用於擴展集團的研發工作和服務。(圖:魏鳳琴)

亞洲首善影響力基金和SEEDS Capital向社企注資200萬元 為吞咽困難病人研發食品
專為有吞咽困難病人研發食品的本地社會企業The Gentle Group獲兩大基金注資200萬元,用於擴展研發工作和服務。這筆注資來自本地私人企業聯合設立的亞洲首善影響力基金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旗下的投資公司SEEDS Capital。亞洲首善影響力基金由亞洲社會企業投資平台合力達基金Heritas Capital管理,主要投資者包括星展銀行、曹氏家族理財室和萬邦集團。
專為有吞咽困難病人研發食品的本地社會企業The Gentle Group獲兩大基金注資200萬元,用於擴展集團的研發工作和服務。
這筆注資來自本地私人企業聯合設立的亞洲首善影響力基金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旗下的投資公司SEEDS Capital。
亞洲首善影響力基金由亞洲社會企業投資平台合力達基金(Heritas Capital)管理,主要投資者包括星展銀行、曹氏家族理財室(Tsao Family Office)和萬邦集團(IMC Group)。
吞咽困難可能是由中風、退化性疾病、頭頸癌等疾病引起的。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出現吞咽困難的人數不斷增加。有研究顯示,本地約15%的老年人有吞咽困難。
The Gentle Group的語言治療師邱珮莉說,許多人以為,有吞咽困難的人只能吃流質或泥狀食物,因此往往在食物里加水然後攪爛。但這麼做並不正確。
「比如我現在煮一碗粥,就用一些米,加魚肉、雞肉和很多水。可是當你攪拌的時候,營養成分會減少,因為會有更多水分。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他們也不知道攪拌過的食物可能會變得比較黏,如果食物太黏,會粘在喉嚨,其實很危險。」
為了讓吞咽困難者能安全食用和享受到食物的美味,同時攝取所需營養,集團專門開發軟滑和稠度適當的膳食,至今已推出200多種食物。

為了讓吞咽困難者能安全食用和享受到食物的美味,同時攝取所需營養,集團專門開發軟滑和稠度適當的膳食。(圖:魏鳳琴)
「很多人喜歡的是我們的娘惹飯Nasi Lemak,還有白米粉、海南雞飯。我們的小點心也很受歡迎,水粿、紅龜粿、豬腸粉和菜頭粿。」
集團新設的中央廚房目前每天可準備1500分餐食。有了新注資,集團希望把中央廚房的生產力擴大到每天生產3000到4000分餐食,同時把每年所服務的病人增加兩倍以上。集團也計劃進軍台灣、泰國等市場。
管理亞洲首善影響力基金的合力達基金的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植偉超說,這是合力達第二次為這家公司注資,主要因為它是本地少數開拓這類食品的企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且能造福社會。
「其實社會企業在一般的投資基金的眼中,基本上都不會傾向去支持,因為從回報的角度都會覺得社會企業是在幫助社會,有點行善的感覺。但是我們有不同的觀點,就是其實社會企業也滿足我們社區的一些要求,但同時我們大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成長的業務來支持。這兩者並不衝突。所以我們通過這個基金要證明這點。,就是讓社會企業在服務社會的同時,獲得我們資金的支撐和支持下,能夠成長成為很好的業務。」
合力達去年同星展銀行基金會合作設立亞洲首善影響力基金以來,已經為兩家社會企業注資。基金的目標是為亞洲10到15家社會企業提供催化成長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