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政部要求屏蔽95個同外國網絡有關聯的社交帳號,不讓本地用戶獲取相關內容,大部分帳號屬於一個同流亡美國的中國商人郭文貴有關聯的網絡。分析員認為,這些設在外國的社交帳號具有反對中國的色彩,他們建議國人要提防外來干預。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陳恩賜副教授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雖然不確定郭文貴為何會選擇新加坡傳播他反中國的思想,以及為何發布有關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的虛假信息,但他可能是為了引起新加坡華人反對中國的情緒。
《8視界新聞網》報道,內政部援引《防止外來干預(對應措施)法令》今天向五個社交媒體平台發出帳戶限制指示,要求屏蔽95個同外國網絡有關聯的社交帳號,不讓本地用戶獲取相關內容。
當局發現,大部分帳號屬於一個同流亡美國的中國商人郭文貴有關聯的網絡。這些帖文是經過協調發布的,內容指我國受外國行為體(foreign actor)控制,它也在幕後操控我國挑選第四代領導人的過程。
新加坡為何成為目標?目的又是什麼?
資深媒體人、政治分析員林義明受訪時說,根據內政部的調查,這事件不只涉及被中國通緝的郭文貴,還有美國的右翼政治勢力,意味著這些外國組織具有反對中國的色彩。
陳恩賜副教授也認同以上看法,認為利用社交媒體散播虛假信息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反中國,尤其是中國目前的政府,而新加坡的受眾只是達到目的的其中一種手段。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認為,發布假信息的時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剛好在新加坡領導人交接期間發布,並巧妙地利用它來製造毫無根據的指控,以推動郭文貴反中國的言論。
林義明也覺得,對美國右翼分子或反中分子來說,顯然不能接受新加坡政府公開不親美,也不親中,不選邊站的立場。
外來干預對新加坡造成負面影響
陳恩賜副教授表示,這些外來干預對新加坡造成了負面影響,影響國人對新加坡領導人、政治制度和社會凝聚力的信任和信心。
陳慶文說,鑒於新加坡在中美地緣政治競爭中的戰略地位,在線上和線下都會成為外來干預的理想目標。外國組織也可能會試圖「測試」他們的敵對信息活動、戰略和創新工具,以提高他們的能力。
陳慶文認為,就這起事件而言,新加坡其實並不是郭文貴陰謀的直接目標。但他和他組織的行為清楚地表明,他們準備利用新加坡來實現他反中國和個人的目標。外來干預基本上是為了降低國家的主權和獨立,削弱公眾對政府機構的信任和信心,破壞民主和治理進程,並利用新加坡人作為「素材」來進行他們自私議程。
林義明也透露,新加坡人在社交媒體平台很活躍,可能在不留意的情況下受到影響。
陳恩賜副教授也認為,新加坡確實容易受到外來干預,特別是當國人對社交媒體上分享的虛假信息沒有警惕。這會導致國人有可能成為一些與新加坡領導人和政治制度有關的陰謀論的犧牲品。
國人使用社交媒體時需要注意什麼?
為了防範這些外來干預,林義明認為,重要的是新加坡人在社交媒體平台時,閱讀和轉發前先分析作者的意圖。
陳恩賜副教授則認為,國人應該有更多認知、具有批判性、並且懂得分辨真假,時刻進行必要的事實檢查;新加坡作為一個在大國競爭的世界中運作的小國,國人應該了解國家的有原則的外交政策和立場。
林義明表示,這起事件凸顯了政府必須實施有關法令的必要性,制止任何別有意圖的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政治。
陳慶文也建議,無論是假新聞、深偽技術還是敵對信息活動,國人都要時刻提高警惕,避免被他人利用。國人必須懂得辨別在社交媒體上所讀到、看到或聽到的內容,但這也不代表國人無法信任網上的任何信息,而是要分辨什麼可以信任,什麼不可以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