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蛇年要到了,新馬兩國大街小巷又響起農曆新年歌曲,這可說是已成為地方特色。
只是新加坡直播帶貨藝人王雷的一句「阿貓阿狗都可以出新年歌」,瞬間讓馬國人覺得引以為傲的新年歌「百花齊放」盛世被「玷污」,結果被群起撻伐。

(南洋商報臉書)
《轉角國際》曾經比喻馬來西亞為地表上產出最多新年歌的國家,華裔人口僅有20%所產出的農曆新年歌量卻是全球最多。
根據馬國媒體,馬國每年創作的新年歌曲就多達300首,就連小學也推出新年歌,拍成MTV放在網上。
有說這是因為馬國華人高度重視農曆新年,在濃烈氛圍下飄揚賀歲歌曲已成必然,還有馬國賀歲歌曲登上中國的央視,讓當地人引以為傲,認為是傳承傳統文化外還帶有本地特色,代表著「我們(馬來西亞華人)的文化」。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商場 Central i-City 蛇年裝飾。(Malaysia Shopping Mall臉書)
只是近年湧現的五花八門新年歌太創意無限,加入許多新元素,有別過往由童星或歌手翻唱的新年「口水」歌,但究竟是百花齊放還是粗製濫造,就真的見仁見智。
農曆新年聽賀歲歌真的很有過節的感覺,更像慰勞自己過去一年的忙碌,再好好準備在新的一年重新出發,聽著充滿新年開心氛圍的應節歌曲真的很振奮人心。
門檻越來越低?
不過賀歲歌的門檻似乎越來越低,尤其是網路發達帶來的網紅亂象,王雷的阿貓阿狗論真的太刻薄嗎?
馬國歌手兼內容創作者鄭斌彥就坦承,除了出於對華人文化的自信與使命感,流量和收入也是創作動機的一部分。
他告訴《星洲日報》說:
「每1000次觀看大約能帶來4令吉的廣告收入,更重要的是這些賀歲歌曲的持久流量。即使數年前的歌曲,每逢新年都會有新一波的點擊量,為藝人帶來長期的被動收入。」
這也就是為何越來越多所謂的網紅和Youtuber各出奇某地創造賀歲歌,都希望從流量也帶來廣告收入,當然就無所不用其極。為了刺激流量,無法拿出質量的網紅就只能走譁眾取寵之路,希望用怪招吸引注意。

馬國賀年歌《愛呀恭喜你》MV截圖。(培永 Phei Yong Youtube)挑戰華社接受度
當數年前興起自創賀歲歌曲時,歌曲加入吵雜的電子音樂或重金屬,還有饒舌之類的元素,聽起來只讓人「心跳加速」,卻毫無過節的喜悅,還真的難以接受,但友人說這是跟著時代進步,不能一成不變。
好吧,這是自己的問題,歌詞詞不達意或不知所云也是「流行」,只要內有過年塞車或本地景象的歌詞,也得統稱是本地特色。
不過,這些網紅越來越挑戰華社的接受度,不但唱歌走調,女的穿著性感地在MV中搔首弄姿,男的則用猥褻動作來「博出位」,甚至還有男扮女裝。

2025 新年歌【魅力四射•蛇蛇蛇蛇】馬國賀年歌《魅力四射•蛇蛇蛇蛇》MV截圖。(小哈尼Youtube)
歌詞就更糟糕了,以用男女生殖器為樂,至於用諧音當梗其實沒問題,但問題是大部分都意識不良且粗俗。
話題人物黃明志的歌曲更是爭議性十足,爆粗是家常便飯,還大玩諧音,從去年被禁的「龍的傳人」到今年的「蛇出來了」,真的是自己想太多而「誤會」其健康意識屬性嗎?
但你看看MV,再看看歌詞,真的沒有意識不良嗎?
比看誰可以更粗俗?
原諒我的古板,我至今仍無法接受電音這種太時髦的賀歲歌,但只要是理念正確的賀歲歌曲,還可說是提供多元選擇。
至於唱歌走音和毫無意義的歌詞,就真的應該改善,不要拉低新年歌曲的文化水平和素質。
但相比之下,那些以粗俗當有趣,淫穢作噱頭的賀歲歌才真正是「玷污」農曆新年和傳統文化,荼毒年輕一代,更應被批判。
只是這些「神曲」點擊率卻奇高,難怪網紅前仆後繼地在比賽,看誰可以更粗俗,想出更有「爆炸性」的梗。
這些都被美其名的說是創作的自由,或稱是發揚文創精神,因為粗話也是一種文化,粗俗也是潮流,還有人甚至說是傳承華人文化。
這根本就是胡說一通,如果有人過年時跟你說「終於蛇出來,一起sing高潮」,還真的是大吉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