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在本地設立東南亞最大的3D印表機技術,並希望未來將該技術應用在組屋建設中。

3D列印技術
使用這種新技術不僅可以使建築工作速度加快、成本降低、勞動力強度降低,還可以比傳統建築方法增加更多設計的可行性,以提高建築效率。與此同時,建屋局可能率先將次技術應用在登加(Tengah) 和比達達利(Bidadari)的一些預購組屋項目中,實驗性使用3D列印技術在一些公共空間和景觀桌椅等設施。

這台高3.8米、寬3.5米的3D印表機就設在建屋局旗下的建設及開發署。印表機已經成功地在6天內列印並完成了一個11平方米的房間,對比現在建築技術快了很多。

建設及研發署的建築設計與預製系統科長何林森表示,3D列印技術可以為未來的建築行業帶來更多可能性,建築師和設計師能夠更靈活和自由地發揮設計構思,加上3D列印技術的程序高度自動化,大大降低了對人力的依賴。另外,新加坡建屋局還在研製無人技術,取代傳統人工,定期檢查組屋質量。

何林森科長還補充到,目前3D列印技術還比較新,而組屋將繼續與行業專家合作,探索其潛力。整個3D列印房的製作過程,包括手工鋼筋插入結構,並安裝窗戶和門大概花費了6天時間。相比人工需要花費大概2個月的時間,這還不包括設計模具所花費的時間。

目前組屋建設一個90平方米的空間需要174個工作日,而2010年時需要205個工作日。2010年與2018年相比,新加坡組屋的生產率已經提高了17.8%。採用這一技術後有望在2020年前就實現提高25%的生產率。

新加坡政府3D列印技術不僅要應用於建築方面,預計在未來還會應用在武器製造,取代現在新加坡國防軍配的老式裝備;另外還會應用在醫療衛生領域,可以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骨骼,利用在人造假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