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娛樂圈醒世錄』

2020年06月19日   •   1萬次閱讀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電影娛樂產業遭受重創。據業內人士預測,今年上半年全球電影票房蒸發超過70億美元。

早在新加坡實行斷路器政策之前,2020年1月到3月3日,新加坡票房已經蒸發了35%!

而後,新加坡電影院從3月27日起全面關閉。儘管現在新加坡已經進入了解封的第二階段,但是電影院重新開放仍是遙遙無期。

但更慘的是,似乎沒有人關心新加坡娛樂產業有多慘……

新加坡娛樂圈真的這麼沒有存在感嗎?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的娛樂產業為什麼會掉隊得如此嚴重?

一切都要從這裡說起……

01. 新加坡「貴圈不亂」?

說到新加坡娛樂圈,你一下能想到誰?

如果你是個80後,可能會記得兒時守在電視機旁,等看電視台播出《雙面夏娃》、《蓮花爭霸》、《愛在女兒鄉》等新加坡電視劇的情景。你也因此認識了「小龍女」范文芳、「何仙姑」鄭秀珍、「殷素素」郭妃麗,幾個是新加坡美女演員。

如果你是個90後,很可能也曾因為孫燕姿、林俊傑、蔡健雅長期在中國音樂圈活動,而將他們誤認為是港台明星。

而到了00後,恐怕也只有范文芳的大婚,以及前兩年在《延禧攻略》中表現出色的「海蘭察」王冠逸,會偶爾激發人們對於新加坡娛樂圈的興趣,提醒著新加坡娛樂圈的存在感。

確實,新加坡的娛樂圈可不像中國那般如火如荼,星光閃耀,也沒有中國「貴圈」那般硝煙四起,暗流涌動。

當中國新浪記者來新加坡探訪明星足跡時,當地負責接待的人就好心地提醒說:「我們這裡沒有明星的。」

看到大家滿是質疑的神情,他解釋道,

「有一句話叫作『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放在這裡非常合適。新加坡是一個很小的國家,雖然政府開高額獎金鼓勵生育後代,但人口還是很少。因而,在我們這裡就沒有什麼大的明星,僅有的幾個有名的,也都去外面發展了。」

大多數人對於本土明星的關注非常有限。首先,這裡缺少國際知名的大牌藝人。對於藝人來說,新加坡實在不能算是個有足夠大空間讓其施展拳腳的地方,無論是從資源上還是影響力上來比較,這裡的藝人一旦有所成就,都會把事業的著陸點放在整個華語區。

比如,范文芳、李南星,他們都算曾經在華語地區很有影響力的新加坡藝人。他們所走的路線,就是在穩固本土娛樂圈地位的同時,積累資源趁機與香港、內地合作,拓寬中國市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加坡娛樂圈的現狀就是「青黃不接」,年輕一代後繼無人。

新傳媒是新加坡最大的媒體集團,它由政府部門演變成為名義上的商業機構,實際上唯一股東仍然是新加坡政府所操控的淡馬錫控股。新傳媒作為新加坡唯一免費電視經營者,其旗下的藝人和演員往往被戲稱為「公務員」。

然而現在新加坡電視「公務員」隊伍的一大問題就是「老齡化」,數十年如一日都是那些老面孔。

2019年,在新加坡頗具影響力的頒獎禮《紅星大獎》上獲得視帝、視後的是陳偉漢和鄭惠玉,而他們早在20年前就摘得過同樣的獎項了。

這些不斷輪流出現的老面孔,讓網友不禁感慨:25年來頒獎禮只是換了衣服不換人。

目前,列在新傳媒官網上的男藝人有51名,女藝人有55名,包括8頻道、5頻道和電台藝人。其中有多位演員年齡都超過60歲,中年演員更是占多數,而年輕藝人卻屈指可數。

《聯合晚報》也表示,新傳媒的年輕藝人這些年來表現黯淡,凸顯了本地娛樂圈青黃不接的現象。

不過就因為這樣,新加坡人也並未給本地藝人扣上偶像和巨星的光環。這裡的許多藝人都選擇經商、開店作為自己的第二職業。按照常理推斷,這些店面應該像任泉之於「蜀地傳說」,吳奇隆之於「檸檬葉子」一樣,因為老闆的藝人身份,而變得生意興隆。

不過恰恰相反,就拿曹國輝的燒臘店來說,剛開業的時候,生意非常糟糕,當地人並未因為藝人當老闆而特別關注這家店面。到了後來,因為他們改變經營策略,主推大眾接受的口味,才慢慢打開知名度。

這充分展示了新加坡人淡化的明星觀念,他們並不會因為店主是演員而特別關照生意。就連成龍這樣的巨星,在新加坡開設的咖啡旗艦店,也因多種原因而導致關閉。

但是新加坡藝人依然頗具職業精神。也許是因為新加坡較高的社會福利,這裡的藝人們很少抱著「改變命運」的想法進入娛樂圈,往往就是將其當作一份正常職業來看待。

此外,還有和中國娛樂圈很不同的一點,新加坡沒有「狗仔文化」。

因為在新加坡,公民的隱私權是受到高度重視和保護的。他們認為媒體不只是商業機構和信息的集散平台,也代表群眾對企業、政府進行的輿論監督。

因而,在這種主流思想的引導下,新加坡的本地報紙,幾乎看不到本土「狗仔」的身影,更不要提類似跟拍、揭秘、曝光等的文章標題,以及模模糊糊的牽手、擁吻的照片。

這裡的媒體,更多的是報道一些已確實的消息。像《聯合早報》這樣的當地華文第一大報,他的娛樂版面即便有八卦新聞,也都是轉載的港台媒體,很少有本土的記者的原創之作。

當年的范文芳和李銘順,他們兩個其實早在2001年就被媒體曝出相戀的新聞,但直到2005年,兩人才被內地媒體拍到了牽手照。

所以,即使明星出現在新加坡鬧市區進行活動或者拍攝,也並不會有大批粉絲圍觀。大部分的人,都是禮貌的從旁邊繞開。而當明星離開時,他們也會禮貌地打招呼,熱情但並不刻意。

02. 新加坡電影也曾輝煌

一直以來,說娛樂產業就必須說到電影。因為,最燒錢也最能代表一個國家娛樂產業發展水平的就是電影產業。

在亞洲電影發展過程中,有這樣一種說法——現在的香港是過去的新加坡。上世紀60年代之前,新加坡電影曾經是亞洲重要的電影製作中心,當時新加坡的兩大影片製作公司邵氏電影公司和國泰影片公司帶動了電影業的發展,新加坡本土電影工業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但到了70年代,邵逸夫北上香港,造成了新加坡電影的沉默,卻促成了香港電影的「起飛」。之後國泰影片公司也退出新加坡,新加坡電影業開始走向衰落。

——重製造輕文化致電影衰落

論及新加坡電影的衰落,有一個客觀原因是難以迴避的:當時的新加坡政府正致力於經濟的發展,重製造輕文化。再加上新加坡是一個多移民的國家,國民對母國文化的難以割捨使得本土觀眾對於本土電影的硬性需求並不大,以至於上世紀70年代期間,新加坡幾乎沒產生過一部本土電影。

政府重製造輕文化的策略在當時的新加坡無可厚非,短短几十年內新加坡經濟的高速崛起就是明證,但隨著新加坡綜合國力的提升,現在的新加坡人,應該面對這樣一個問題了——音樂戲劇影視作品,對一個國家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英國首相邱吉爾有這樣一句名言:我寧願失去一個印度,也不肯失去一個莎士比亞。美國前中情局頭子艾倫·杜勒斯則殺氣騰騰地說:我們要讓蘇聯青年聽我們的音樂並隨著這節奏跳舞,那麼總有一天,他們會用跟我們同樣的思維思考問題的。艾倫·杜勒斯的話透露著腐朽的冷戰思維,但也不無道理,在當前世界和平的主基調下,能夠走向世界的文化產業正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

——1989年開始加強文化建設

在意識到文藝事業的重要之後,1989年,新加坡文化藝術諮詢理事會提出了國家藝術發展報告書。該報告書被認為是新加坡文化藝術發展的分水嶺,表明政府在國家穩定、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開始加強文化自身的建設。

2000年,新加坡政府又公布了《文藝復興城市報告》。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開始日常性推廣本土電影,在這之後平均每年產生7部左右的本土電影,2006年公映了10部本土電影,新加坡電影開始邁上復興之路。

成立於1988年的星霖電影公司是新加坡首個電影製作公司,在星霖電影公司的發展之路上,我們不難發現,它更多地是參與投資而非獨立製片,比如《畫皮》《七劍》等等影片的背後,我們都能看到星霖電影公司的影子。

由於新加坡本地對本土電影的需求並不大,使得新加坡電影人更多時候必須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而這也是新加坡電影人很多時候情願做副手與其他電影公司來共同開拓的原因,但是,這個製片策略也有著自己的缺陷,它不能確保經濟上的成功,同時,如果在影片中缺少新加坡俚語和幽默,跨國製片就會有喪失本土市場的風險。

——「很難在幾百年內產生『新加坡電影文化』」

不過,對於缺乏穩定傳統的新加坡電影而言,前路還顯得坎坷。在當前的新加坡,電影從業人員還顯得單薄,拍攝影片在很多新加坡人眼中,還算不上有前途的職業。

而對比新加坡和香港電影,很多人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比如近年來在新加坡票房不錯的《第一戒》和《小孩不笨》,《第一戒》是鬼怪懸疑片,《小孩不笨》則表現的是大都市中忙於工作的父母對子女教育的問題,都沒有體現出比較明顯和獨特的文化烙印。再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新加坡古裝電視劇,其題材多來自於中國歷史或者港台武俠小說,

李光耀就曾坦言,新加坡很難在幾百年內產生「新加坡文化」。這或許也是新加坡電影要想真正獨當一面的制約因素之一。

03. 為什麼輸給了香港?

新加坡和香港同作為金融中心,國際大都市,地理環境也很相似,可是為何新加坡娛樂產業遠不如香港發達?

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是新加坡電影的黃金年代,現有數據顯示,那10年新加坡共計拍攝了200多部影片,平均年產十幾部。而在同時期的香港,一年的電影產量就超過200部。

新加坡是個華人社會,可以把它放到整個東南亞華語娛樂市場來考察。在這個區域內,只需要一個娛樂輸出中心。那麼在1949年後,就只能是香港。而東南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華人族群,包括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都是香港娛樂產品的消費者(至少在電影方面如此)。

為什麼就得是香港?

因為無論從香港在華語文化圈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社會基礎和人才儲備方面,當時的香港都當之無愧發展成了文化中心。所以二戰之後國泰和邵氏也很自然地把業務重心從南洋轉移到香港,新加坡從此失去了一爭之力。

娛樂產業發展要尊重多樣性,需要自由開放的輿論環境,更重要的是產業和人才的基礎。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