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9日訊)新加坡的病毒阻斷期目前定為四周,鑒於帶病毒者可在未出現症狀時傳染,新加坡專家建議把阻斷期延長兩個星期,以策安全。中國專家則提出,如果要讓生活停擺以切斷傳染鏈,阻斷工作就要做得徹底。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在視訊連線訪談中說,假設無症狀者把病毒傳給家人,那得預留兩周「等」那名家人發病,再預留兩三周讓病毒完全排出,前後估計要六周。
他指出,新加坡的控制不如中國嚴格,阻斷期進行了一周後,還有人問是否可以出去跑步或遛狗。「身為醫生,我是比較喜歡中國的做法,但我們的人民肯定不能接受。」
梁浩楠說,當政府規定只有提供必要服務的機構可以營業時,當局就接到好多企業反映,希望能繼續讓員工上班,「如果不嚴格執行,病毒只會在新加坡停留更久。」

( 圖The Straits Times)
他認為,只有等到每日新增病例少過五起,才能對新加坡的病毒控制較有把握。
梁浩楠是本地公眾熟悉的傳染病專家,上海的張文宏醫生則常用幽默語言解釋傳染病,被網民親切稱為「張爸」。
他還開設以自己所屬專科命名的「華山感染」微博帳號科普醫學知識。他曾比喻中國的強硬防疫做法是少林派,新加坡是表面看起來平靜、實際很強大的武當派。
張文宏在訪談中說,現在回頭看,武漢封城以及徹底的聯防聯控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如果當時武漢沒有封城,會出現多少個武漢?如果有10個武漢,我們有多少力量去支持武漢?我們可能沒有這麼多床位,這應該是少林的主要舉動。」
他指出,現在歐美的封城做得不是很徹底,亞洲地區的民眾經過沙斯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比較配合政府的決定。
「新加坡李總理幾次的發言我們聽了都很感動,我們兩國都是從非常高的戰略級別看待這個問題,民眾都理解,就是留在家裡。」
他也分析,武漢封城時,剛好碰上中國農曆新年放長假,利用多數人不上班的「契機」來度過一個病毒潛伏期。
他打趣說:「我們不上班了,你們還在上班,這就是當時少林武當的區別。歐美要追求的就是新加坡這樣的,始終在控制之餘還能正常工作。我們前段時間是用猛烈的打法來控制疫情,下來的挑戰,就是如果我們對歐美開放之後,如何對待大量輸入病例,我們也要學習新加坡進行常態化管理。」
他也指出:「封城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做得很徹底,否則兩個星期的封城沒有意義。」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指出,新加坡的控制不如中國嚴格,阻斷期進行了一周後,還有人問是否可以出去跑步或遛狗。「身為醫生,我是比較喜歡中國的做法,但我們的人民肯定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