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鵝數碼園區第一階段工程將在2023年完工,
居民屆時可享有更多的工作和學習機會、
更環保和智能的住所,
以及更多的便利設施。
榜鵝(Punggol)在新加坡東北部,是較新的一個市鎮。其地名源自馬來文「Punggol」或「Ponggol」,意思是「用彎曲木棍把樹枝鉤下以採收水果」,反映了此地從前是水果種植地。
早期的榜鵝是農業地帶,開闢了橡膠園,居民也以種植果菜、捕魚、養豬等為生。後來農業逐漸淘汰。
2007年,政府宣布「優質榜鵝21」開發計劃,要以「水」與「綠」的生態環境,打造優質宜居市鎮,吸引年輕家庭與樂於親近綠水藍天的人們到這裡生活與休閒。
今天如果你還覺得榜鵝是是偏遠地區的代名詞,那也許你真的是out了,新加坡的未來全靠她!

到2023年,榜鵝將會以更全新的面貌迎接大家!占地50公頃的榜鵝數碼園區,不僅是未來的數碼科技園區,更是一個旅遊寶地。
榜鵝數碼園區 2023年完成
榜鵝數碼園區的首階段發展工程已於1月17日正式啟動,預計三年後完成。
榜鵝數碼園區占地50公頃,商業園首階段將建造五棟大樓,預計2023年完成。新加坡理工大學也將遷入這裡。屆時大專學府、業界和政府機構將有更多交流機會,推動數碼經濟發展。
智慧國及數碼政府署表示,榜鵝將設定為智慧國策略性項目,可用來測試和制定數碼方案,同時改善居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休閒方式,發展成新加坡首個全面智慧市鎮,展現獅城未來的生活面貌。

未來在榜鵝取得的成果,還將逐步推展到登加和現有新鎮。
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表示:
「整個榜鵝市鎮內的住宅區和數碼區將作為實驗室,讓公共機構和企業在居住、工作、服務供應等測試新概念。」
到了2020年代初期,榜鵝也將試行無人駕駛巴士,方便居民、工人和學生在區內穿行。
榜鵝日後將在關鍵增長領域如網絡安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等創造更多工作崗位,園區將創造2萬8000個就業機會。
隨著新加坡理工大學和裕廊集團落戶榜鵝數碼園區,學生也可更輕易與企業合作研發適用於現實生活的解決方案,企業也能從大學和學生的研究設施與能力獲益。
數碼園區也將成為綠能和各種科技的測試平台,比如智能電網和公開數碼平台。
北岸智能組屋 今年內建成
如今,榜鵝市鎮已有多個依水而建的組屋(公共住房)與私人公寓項目,新加坡首批生態組屋「綠馨苑」也建於此。鎮內的人工水道——榜鵝水道,榮獲多個國際獎項。市鎮附近的榜鵝尾也蓬勃起來,恢復昔日「好吃好景」海鮮美食一條街的風貌。

而具備智能設施的榜鵝北岸組屋項目將在今年下半年完成,每個單位到時將裝置智能配電板和插座,檢測住戶能源消耗。組屋周圍也將設有智能照明燈和風扇等,進一步節省能源。
在遠期規劃中,榜鵝居民將在2023年起陸續享受到的科技方案包括:設有智能設施管理的小販中心、每年可減少1500噸碳排放的智能電網系統、無人駕駛巴士試驗,以及智能氣動垃圾收集系統等。

榜鵝數碼園區的智能小販中心預計在2023年下半年完工。其中將設有傳感器探測用水量、氣味和廚房排氣氣流,以及管理廁所清潔度的反饋等,具體功能將在工程展開後的較遲階段確定。

在榜鵝市鎮採用數據分析和數碼科技將有助策劃和管理市鎮,例如政府可根據人流量數據,找出最適當的地點設立社區設施和零售空間等。
此外,榜鵝居民也可期待更多新的便利設施,例如面向青年和專業人員的新型民眾俱樂部——imPAct@榜鵝數碼園區,以及可提供虛擬訓練、增廣實境遊戲及網上預訂設施服務的榜鵝區域體育中心。
其實,新加坡榜鵝市鎮名聲早已如雷貫耳。早在2012年,榜鵝水道就在國際水協會的創意工程雙年獎中,獲得「全球卓越成就獎」的最高榮譽。
「問渠何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榜鵝水道正是生態市鎮的點睛之筆。
當年,新加坡在榜鵝河和實龍崗河的河口建造堤壩,形成兩個蓄水池,在兩個蓄水池之間挖掘出一條溝渠,讓水來往流動,並把溝渠打造成風景怡人的水道。流動的水道橫貫榜鵝,靈氣頓時貫穿全城,將榜鵝這偏居一隅的衛星小鎮蛻變成新加坡人熱衷的濱水新城。

2011年建成開放的榜鵝水道(My Waterway@Punggol),是新加坡標誌性的瀕水休閒景區。這條人工水道全長4.2公里,穿過榜鵝市鎮,西邊連接榜鵝蓄水池,東邊連接實龍崗(Serangoon)蓄水池。

坐落於榜鵝水道最西部的寶石橋(Jewel Bridge)是觀賞日落的好地點。

榜鵝水道公園(Punggol Waterway Park)沿著榜鵝水道而建,適合一家老少來遊玩。遊人可在這裡散步、跑步、騎腳踏車與野餐。公園也設有健身設施,而小朋友則可在戶外嬉水區與玩沙區,盡情玩耍。

波浪橋(Wave Bridge)將兩岸的組屋區與瀕水地帶相連接,橋的鐵欄杆設計得如波浪狀,增添瀕水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