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9日,新加坡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以紀念新加坡獨立55周年。
在閱兵式上,近年新加坡自研與引進的多款武器裝備幾乎全部亮相,其海軍艦隊也在濱海灣地區進行了展示。



當天,各種關於新加坡國慶閱兵的圖片和小視頻刷爆了小編的朋友圈。人們紛紛曬出自己的視角觀察到的閱兵儀式,可謂是舉國歡慶。
看到這些圖片,由衷地為新加坡國慶感到開心的同時,小編還發現一個細節:此次參與國慶閱兵的人員全部都佩戴了口罩,這在新加坡歷史上應該是開天闢地頭一遭。
什麼?你說距離太遠,你沒看清?來!給你上幾張清楚的圖片!


從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參加閱兵式的新加坡三軍徒步方隊全員佩戴口罩;即使是閱兵的車輛駕駛員,也佩戴了口罩。
原因很好理解,受新冠疫情影響,新加坡早已於4月14日頒布明文規定:全島居民外出都必須戴口罩。
閱兵隊伍都人人戴口罩,防疫意識這麼強,在新加坡應該沒有人會不戴口罩就出門吧?
還真就有。
總有那麼一群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公然挑戰規定,在公共場合不戴口罩。他們秉承著「頭可斷、血可流、口罩死都不戴」的原則,成了這個小島上「特立獨行」的「無罩人」。
01. 口罩的戴與不戴之爭
在這次的疫情爆發初期,關於口罩的戴與不戴,爭議頗多。總體來說,亞洲地區的人們相較於歐美地區更早地戴上了口罩防疫。新加坡政府也因在早期防疫工作中提倡不戴口罩,後又轉變態度而惹來爭議。
1月23日晚,據新加坡衛生部消息,新加坡確認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為66歲的武漢籍遊客。
1月29日,新加坡衛生部發布了口罩使用指南,指出:沒有生病不需要戴口罩。
之所以發布這樣的公告,新加坡是有依據的、根據WHO《就新型冠狀病毒對公眾的建議》,使用口罩的時機應是「如果您咳嗽或打噴嚏」,且「身體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

另一方面,從新加坡衛生部4月2日發布的疫情報告中,前期(1月末-4月初)確診病例主要由境外輸入(圖示中Imported)及其密切接觸者(圖示中Local Linked)構成。

這也就說明,在疫情發展前期,把控境外輸入病例是新加坡的首要任務。在病毒傳播範圍和速度可控的情況下,政府提倡戴口罩帶來的風險或許會更大。
其一,提倡戴口罩會引起民眾對口罩的哄搶,人群聚集會加劇病毒傳播風險;其二,新加坡本土口罩資源緊缺,為保證醫療資源充足,並維持醫院正常運轉是控制疫情的重要一環,因此口罩資源必須優先醫用。
故此,新加坡政府提倡把口罩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一是奔赴前線的醫護人員,二是有發熱、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同時,衛生部表示,即便面對無症狀的感染者,人們更容易通過接觸受到污染的物體表面受到感染,而不是通過對方咳嗽或打噴嚏被傳染,所以勤洗手比起戴口罩會更有效地抵擋細菌。因此給出的指引也是勤洗手、避免用手摸臉。
因官方發布指引的不同,公眾的抗疫方法也產生了差異。2月份,當中國國內已經是全民戴口罩時,新加坡的人們則傾向勤洗手抗疫。
截至4月初,新加坡的疫情發展表現為平穩可控,一度被全球譽為「抗疫典範」。
好景不長。4月初,由於客工宿舍的疫情爆發,新加坡本土病例激增,病毒的傳播範圍和傳播速度不再受控。此外,隨著疫情不確定性的增加,新加坡政府對於普通民眾是否需要戴口罩的態度也出現了轉變。
4月3日,新加坡政府表示「不再不鼓勵」國民戴口罩。
4月14日宣布,除了2歲以下嬰幼兒、正在戶外進行劇烈運動者外,所有人出家門時必須戴口罩。

從「不必戴口罩」到「人人戴口罩」,新加坡經歷了什麼?
4月14日當天的記者會上,新加坡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黃循財部長解釋道,新加坡口罩政策的改變,主要基於兩點:
其一,無症狀或者輕症感染者顯著增多,所以早前的「生病才需要戴口罩」的建議已經不再適用;其二,越來越多的社區感染病例出現,說明已經開始廣泛的社區傳播。
至此,在新加坡,口罩的戴與不戴之爭在政府的官宣中落下帷幕。口罩也就此成為了新加坡所有居民的生活必需品與外出必戴品。

02. 就是不戴口罩,能奈我何?
新加坡在官宣必須戴口罩外出之後,給全島居民發了四次免費口罩,推廣「人人戴口罩」不僅是喊口號,還落實在了行動上,可謂是用心良苦。
可是依然有那麼一群人,你無法理解他們的腦迴路,在人人自危、個個戴口罩的環境中,他們非要做「整條街上最靚的崽」,好像要以不戴口罩來證明自己的特立獨行。
神奇的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一個共性:囂張。
——三次不戴口罩成網紅
這位「奇女子」大概也是因不戴口罩成為網紅的第一人了。
第一次,她於4月14日早上,坐在順福巴剎和熟食中心內用餐且不戴口罩,被警員阻攔。網友將這一幕拍照發到網上,引起熱議。

第二次,她被舉報於4月30日在湯申路上段一帶拒絕戴口罩。
第三次,她於5月3日,再次在順福巴剎和熟食中心拒絕戴口罩,還與上前勸她的另外兩名顧客發生了衝突,再次引起熱議。
這一次,她不僅拒絕戴口罩,口口聲聲「你別多管事」,還疑似對他人比中指,一副囂張做派。 因許多網友拍下視頻放上網,她一夜之間成了「網紅」,網民開始紛紛調查她的背景。 一開始,網上熱傳這位不戴口罩的女子是一間科技公司Propine的總裁,不過,這間科技公司已作出澄清。

更多網友調查之後發現,她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今年40歲,職業是理療師。她在20歲理工學院畢業後就搬遷到澳洲生活了20年,去年才返回新加坡。 新加坡是個令行禁止、法紀森嚴的國家,她如此屢教不改,冥頑不化,將面對四項控狀:包括三項觸犯COVID-19(臨時措施)法令和一項公共滋擾罪。

新加坡國會議員Chong Kee Hiong也發文對此事作出評論:
「我要感謝新加坡警察今天當場迅速逮捕犯罪者。在整個新加坡做出犧牲並與新冠病毒戰鬥的關鍵時刻,我們不能容忍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千面嬌娃」秀兩幅面孔
很巧,這位大姐也是不戴口罩的慣犯了。
4月29日,這名印度族女子拒戴口罩,大鬧三巴旺的太陽廣場(Sun Plaza),對保安及商場職員爆粗口,全程被人拍下,當天她就因沒戴口罩而被罰300新幣。 5月7日,她又在在同一商場撒野。這次,她闖的禍更大。

她對一名華族女子爆粗口,然後對另一名華族女子說:「COVID-19都是因為你們華人!」
除此之外,她也辱罵了一名馬來男子,以及一名吳姓警員。她還被指在逮捕的過程中拒捕,對一名郭姓女警動粗。
還敢襲警……
根據警方文告,商場職員在當天下午2時左右,見她沒有戴好口罩,上前勸她把口罩戴好。她當時不聽勸,還對女職員以及保安爆粗口。警方接獲聞訊趕到,求她出示身份證,但她拒絕配合,反而將身份證背面的地址貼紙撕掉,並對一名警員動手。

然而這只是這位「千面嬌娃」的一副面孔而已。
就在事情發生後的5月9日,她通過視頻,戴著口罩,在國家法院面控。聽完控狀後,她馬上展現出了自己的另一副面孔。
她輕聲細語說:
「我不知道我到底為什麼被控,我當時只是覺得悶熱坐下來休息一下而已。」
之後,法官下令將她送到心理衛生學院進行精神評估。然後,報告完成後,她又馬上「打回原形」,在庭上以囂張的口氣表明不認罪,說:
「如果我不抗辯我就不會站在這裡,對吧?」。
真實演繹「千面嬌娃」,這位大姐,高,實在是高。

——暴躁姐坐霸王車毆打司機老人
7月15日上午,警方接獲一名71歲男子的舉報。該男子在太子街下車後,被一名身份不明的女子用一個木製餐盤毆打。
當天,受害者兒子也在Facebook上發帖,要求網民們幫助確認攻擊他父親的女子的身份。

據稱,該女子在計程車上沒有戴口罩,並在離開計程車前拒絕支付車費。

沒錯,就是這位姐,不僅不戴口罩,還坐霸王車;不僅坐霸王車,還要毆打司機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