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早報網」[3]一篇文章里,新加坡政府跨部門抗炎工作小組組長黃循財認為,民眾減少社交接觸的步伐太慢了,不少人還是到夜店聚會,而新感染人群都可能在其中出現。「病毒不會等我們,它會繼續散播,隨時都可能暴發……所以我們得採取更果斷的舉措。」
零售商場和景點等雖然不必關閉,但得確保公眾不會密集接觸,每組不能超過10人,排隊也得確保有至少1米距離。景點表演和博物館導覽等也得暫停。
餐飲業可以繼續營業,因為國人「仍然得吃飯」,但前提是遵循早前列下的安全距離規定。
我的個人觀點是,新加坡不想一刀切地完全禁止所有聚會,因為如果這樣做,會導致很多中小餐館、酒店無法維持經營。新加坡政府還是想要儘量確保經濟活動能夠進行,所以才將聚會人數限定為不能超過10人,而包括生日慶祝、婚禮、葬禮等在內的活動,只要不超過這個人數,都不會被限制。
3月26日:
實施更嚴格的安全社交距離措施
政府宣布從3月26日11時59分至4月30日,實施更嚴格的安全社交距離措施,主要是以下兩項規定[4]:
1.居家隔離令 (14天),以下幾類人會收到:
所有返回新加坡的居民,都會收到居家隔離令。
所有從英國和美國返回新加坡的居民,都會被安排在政府指定隔離設施隔離14天。
所有收到醫生開具5天病假證明的,證明他有呼吸道症狀的。
所有收到居家隔離令的個人,在14天之內,嚴禁出門,違令者將被處以最高1萬新元的罰款,或坐牢最高6個月,或兩者兼施。
2.安全社交距離令
取消超過10人的聚會(學校和工作場所除外)。
所有公共場所採取措施保證公眾不會密集接觸。
我的觀察:
關於安全社交距離,主要有兩點:
一是控制入場人數,我看到很多商場和店鋪門口,都會控制進店人數。
二是劃定安全社交距離,餐廳的地上都畫了線,排隊時兩人間隔保持1米;餐廳的桌子間隔距離要在1米以上,限制同時用餐的人數。
3月27日:
學生每星期將有一天在家學習
學校從4月1日起,開始實行「每星期將有1天在家學習」[5]。
小學生每周三在家學習,中學生是每周四,初院生(相當於國內的高中)則是每周五。這項安排不影響教育部幼兒園。
暫時是每周1天,如果疫情嚴重,可能會增加天數。
小結
總的來說,新加坡政府出台上述措施的目的,我想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為了減少輸入型病例入境;
二是如果不能拒絕入境(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就儘量減少輸入型病例傳染給其他人的風險;
三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從而降低社區傳播的風險。
新加坡政府在前期抗疫期間,被各界批評過於「佛系」(當然也有讚許的聲音),我想是因為政府一開始過於相信人民的自覺性。
在前一階段,政策多為勸說式為主,例如,規定有感冒、發燒等疑似症狀的人自行去看醫生,並在家自我隔離;提倡人們自覺加強保持個人衛生,來防止病毒傳播。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在3月10號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可以看作是政府從佛系抗疫,逐步轉變為強力抗疫態度的標誌。
顏金勇在會上較為嚴厲地指出,個別人在身體出現疑似症狀的前提下,仍然繼續參加社交活動,這一不負責任的行為是很多本地社區傳播病例的主要原因。
3月24日,顏金勇則提到,每天仍然有大約1000人繼續出國旅行,這無疑增加了其他新加坡居民的染病危險。因此,從3月27日開始,凡是不聽從勸阻、從新加坡離境後又入境的人,如果在入境14日內感染肺炎,所有的治療費用自理,而且不能使用任何政府津貼來支付。政府近期也增加了對違反抗疫措施的罰款和監禁的懲罰力度。
在如此的強力舉措之下,新加坡民眾普遍加強了自我防護,往日在中午吃飯時間擁擠的大排檔,如今人流已經非常少,很多民眾開始選擇打包食物,大部分民眾也能自覺與他人保持更遠的距離。

(3月25日,新加坡的大排檔里,座位上有明顯的標識,告知食客「隔座入座」。但戴口罩的人還不太多。作者供圖)
公共場合戴口罩的人有所增加,但依然不多,我認為主要是口罩供應量短缺。但隨著中國疫情得以控制,口罩的使用量和需求量降低,相信會有更多的口罩出口到新加坡來。
另外,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推行在家辦公,或者AB輪班制度,這樣也減少了上下班途中,在辦公室環境中可能產生的傳染。
新加坡當前的抗疫舉措能起到多大作用,能否保住之前的「勝利果實」,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
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200330-1041210
[2]
https://www.businessinsider.sg/70-of-singapores-new-covid-19-cases-the-past-3-days-were-imported-and-most-were-singapore-residents-and-long-term-pass-holders
[3]
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200325-1039810
[4]
https://www.moh.gov.sg/news-highlights/details/promulgation-of-regulations-under-infectious-diseases-act
[5]
https://www.zaobao.com.sg/znews/singapore/story20200328-1040735
來源:本文為騰訊醫典獨家稿件,二次轉載請聯繫微信公號「騰訊醫典」(Dr_TXyidian),作者:周聰(騰訊醫典駐新加坡特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