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設立一家慈善機構,需要做哪些準備?整個流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分享註冊慈善機構的詳細流程。

一、在註冊之前需要了解什麼?
在你註冊一家慈善機構之前,有許多問題需要考慮清楚。
你是否考慮成立一個慈善機構?有很多方法為社區貢獻你的金錢、時間和精力,例如捐款或在已有的慈善機構做志願者。
你可以先查看新加坡已有的慈善機構名單,了解是否有慈善機構已經在做你所想的事情。與現有的慈善機構合作以實現類似的慈善目的可能比成立一個新的慈善機構更有效,並減少你的行政管理費用。
注意:如果您想知道新加坡目前已有哪些慈善機構,可以給出海寶私信或留言哦~

圖/來源:pexels網

二、關於慈善機構
根據《慈善法》的定義,慈善機構是指專門為慈善目的而設立的機構,並受高等法院在行使管轄權時的控制。此外,你的機構必須為促進其慈善目的而開展有利於公眾的活動。如果你的機構符合這些要求,它必須在成立後3個月內向慈善機構專員申請註冊為慈善機構。
所有註冊的慈善機構將自動享有所得稅豁免。對於完全用於慈善目的房產,經申請並經房產稅總監審核後,可獲全數或部分豁免房產稅。

圖/來源:pexels網

三、註冊為慈善機構的標準
1、做慈善機構的目的
要註冊為慈善機構,你的機構必須只以慈善為目的。你的機構的「目的」是你的機構要實現的目標。根據「普通法」的定義,我們認可下列目標為慈善目的:
①減輕貧困;
②提高教育水平;
③促進宗教發展;
④其他有益於社會的目的,包括普遍認可的目的。
2、法律結構
慈善是賦予機構的地位,而不是法律結構。因此,在註冊為慈善機構之前,您的機構必須建立為以下3種法律結構中的任何一種:
①會計和企業監管局(ACRA)下的擔保有限公司(CLG);
②社團註冊處(ROS)下的社團;
③慈善信託。
3、註冊條件
要註冊為慈善機構,您的機構需要滿足《慈善機構(註冊)規例》中規定的以下基本條件:
①管理文書為你的機構的目的作了規定,目的必須是慈善的;
②您的機構至少有3名理事會成員,其中2名必須是新加坡人或永久居民;
③您的機構宗旨必須完全或實質上有利於新加坡的社區。
4、理事會成員
理事會成員構成了對你的機構進行總體控制和管理的機構。理事會全體成員對此負責,確保你的機構遵守管理文書和所有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理事會還確保你的機構得到良好的管理,在運作過程中盡職盡責,從而使你的機構保持高效、可信和可持續的發展。
理事會必須確保被任命為理事會成員的個人有資格擔任理事會成員,例如:
①至少18歲;
②未因涉及欺詐、恐怖主義、恐怖主義融資或洗錢的罪行而被定罪,並且此定罪未失效;
③不是未獲解除破產的破產人;
④未被取消擔任公司董事的資格;
⑤從未在調查後被慈善事務專員解除任何職務。

圖/來源:pexels網

四、慈善機構命名
1、名稱使用規則:
如果您的機構打算註冊為慈善機構,則可以在其名稱中使用哪些詞,這是有規則的。您的機構的名稱不能是:
①與現有慈善機構相似;
②向公眾誤導慈善目的和活動的真實性質;
③含有冒犯性詞語;
④完全使用外語。它必須包括一個英文術語,以區分您的機構的性質(例如寺廟、教堂等);
2、您的機構名稱可能包含以下詞語:
①「新加坡」或其縮寫(如果用在名稱末尾的括號內),例如ABC慈善(新加坡)表示你你的機構註冊地;
②「國際」(如果您的機構在新加坡有服務於社區以外的目標和活動);
③「基金會」,如果您的機構:(a)由個人,家庭或營利性公司自籌資金,以幫助您的機構實現預期的慈善目的,或(b)由捐贈基金資助。

圖/來源:pexels網

五、關鍵時間點
1、對於慈善機構和IPC:
時間段
您需要提交
在財政年度結束後6個月內
每年通過慈善網站提交的資料包括:年度報告,財務報表治理評估清單
如需查詢更多資料,請瀏覽慈善門戶網站→「慈善機構和IPC」→「管理您的慈善機構」→「年度提交」
2、僅對於IPC的額外要求:
時間點
您需要提交
1月31日
①通過ipcLink或離線驗證程序向「新加坡稅務局(IRAS)」提供所收到的每項「可扣稅捐款(TDD)」的詳細信息,但第(ii)項所述的除外;以及
②如果您的IPC收到任何未向IRAS報告的可扣稅捐款(如工資扣減捐款),則向慈善專員辦公室或您的「區域管理員(SA)」提交可扣稅捐款的年度報表。
如需查詢更多資料,請瀏覽慈善門戶網站→「慈善機構及IPC」→「管理您的慈善機構」→「年度提交」→「可扣稅捐款報稅表」
3、區域管理員
當您的慈善機構或IPC做出以下更改時,請通知慈善專員辦公室或您的區域管理員:

備註:資料來源於新加坡慈善門戶網。

圖/來源:pexels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