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火爆朋友圈的信,引發了好多人對教育的反思

2018年11月15日   •   8892次閱讀

萬事通老師說

萬事通老師常常接到家長的各種問題,而為什麼要留學是一個最核心的基礎問題。最近,看到葉瀾教授說:以「成事」替代「成人」是中國當前教育最大的問題。而一封來自美國的的「開除信」可以給我們極大的啟示,如何做學問?如何做人?引發熱議......

美國克瑞頓大學(Creighton University)2017年開除了一位來自中國的研究生。這位被開除研究生的導師袁勁梅教授,鄭重地寫下了長長的一封信,坦言:我就不該錄取你

袁勁梅,系美國克瑞頓大學(Creighton University)哲學系的終身教授,美國哲學協會「亞洲哲學和亞洲哲學家委員會」委員。近年來,在海內外發表大量散文、詩歌、小說及哲學論文,作品曾獲「聯合文學獎新人獎」等多種獎項。

以下為袁勁梅教授致被開除學生的信件原文:

XX同學:

接到你要求「保留學籍」的上訴被研究生院董事會駁回的消息,我想告訴你:這是你的失敗,也是我的失敗。你很難過,我也很難過。一個教授,一輩子培養不了多少研究生。

你祟拜的Y教授,剛去世,他一輩子也就培養了九個「東西方比較哲學」的研究生。

我創建的C大「東西方比較研究」,從第一個研究生到最後一個研究生,一共十一個。你是第十一個。現在,第十一沒有了。因為項目停了,以後也不會再有。

在美國,或在C大,遍地都是西方文化,加開一點中國文化研究項目,很不容易,全是教授自願作出的無償貢獻。所有的研究生,都是教授的作品。

我用同一個標準要求所有的研究生,我希望每一個作品都是傑出作品。你被取消學籍,第十一個作品報廢。你沒達到標準,是我和你的共同失敗

你想到的是:你的前途中斷了。這是不對的。你的前途依然有無限多的選擇。你可以從商,在網上辦你的雜文網站,或回中國辦公司,再換一個能收你的項目學習,等等。我希望你在別的行業和地方能有成就。

如果,你下了決心要在學術界做學問,我下面寫的東西,是給你的臨別禮物。如果你不想做學問了,下面的話,你根本不用看。

世界上路很多,不一定要做學問,做個好人,就值了人生。你可以就看到這句為止:「你當個好人,我祝你好運。」

如果你往下看了,那我假設你想知道為什麼你剛開始往「做學問」這條路上走,就失敗了的原因。如果,你還想走做學問的路,下面的話會對你有用。我對你直話直說。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跟你繞過彎子,也沒有改變過對你的要求。你失敗的原因,有些是你自己的責任,有些是那些把你教成這種樣子的教育模式和社會環境的責任,有些是我的責任。

先講我的責任。我的責任是:我不應該錄取你

因為你想要的東西,我無法給你。

你想要的是到美國來見識一圈,和教授搞好關係,使一些點子,讓教授按著你的設計,給你一些作業,你輕輕鬆鬆得到一個學位;再靠這個學位,說自己成為學者了,然後在中國或美國找個掙錢多又體面的工作。

你說你將來想在大學當教授,你還對我說過不止一次,你必須得到這個學位。我懂這個學位對你的重要性。

但是,我能教給你的,是做人和做學問的基本原則,讓你成為一個尊重知識、熱愛真理的人。

在學術領域,你必須不為任何利益撒謊,只說真話,且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你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尋找未知,沒有捷徑可走;你還必須知道自己的局限和無知,把你個人的角度和判斷低低地放在「公正」之下,這樣,你才能開始做學問。

要想從我這裡得到學位,你必須達到這些標準,我不賣學位。我的知識可以無償貢獻給願意跟著我一起尋找真理的學生,但不做交易。

這是我們之間的誤區。我是在你選了我的兩門課之後,才認識到我們之間的這個誤區。

這個誤區,造成我們之間的所有衝突。我認識到,把你錄取來,是我犯的錯誤,也是對你犯的錯誤,讓你錯誤地計劃了前景。

其次,講你的責任。

講你的責任,其實是我對你的最後評價。或,是我給你的解釋——為什麼你不適合做學問。

你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商人、公司老闆或其他什麼職業人士。搞學術,和經商或當清潔工,沒有職業高下的不同,但明顯有職業要求的不同。

做學問,要有品格,最首要的是,得做人。我前面說的誤區,與其說是學術上的,不如說是如何做人上的。

你在C大期間,做學問的技術,我時時刻刻在教你,那些技術都詳細寫在你的每一篇作業和論文上了。但是,關於做學問和做人的關係,我沒跟你講透徹。在談你的責任時,我會講這個問題。

因為你本科成績不好,我親自在北京對你面試後,才決定錄取你。錄取你,是我拍的板。當時,我對你的判斷是:人很聰敏。但是,那是一個錯誤判斷,因為那個錯誤判斷,我得分擔你失敗的責任。

現在,我對你的評價是:你不聰敏,你沒有一點兒做學問的人所必需的聰敏。這種聰敏就是蘇格拉底說的「我知道我的無知」。

你一進校的時候,就認為在美國上大學很容易,你知道怎麼能玩得轉。你不停地顯出你什麼都懂;參加討論,不懂的事,你也常常不懂裝懂,胡說一通。

上課,你原著不讀,必讀書不買,看一些網上第三手的書評、簡介,就敢宣稱:書讀完,懂了。就敢狂加評論。

你有種種理由認為你是對的,所以,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宣稱,你懂了,你比同學教授都懂得快。

你有你的機巧。但你的讀書「機巧」我完全不看好,那是做生意的機巧,不是做學問的技術。

我對你的判斷是,在我的前三門課上,我要求的必讀書,你不是沒讀,就是沒讀懂。你真正開始認真讀的一本書,是我的第四門課「比較邏輯」上的《邏輯》。這本書,目前,你讀懂了60%。這是你的進步。

我想告訴你:你這種很壞的學習方法,至少得為你的三個「C」和兩個「I」,負一半責任。

用你那種學習方法做不了學問。你可以東找一點西找一點獵奇的信息,放到你的網站上,讓大眾讀著玩(這是你的權利),就像舊時茶館裡說書的、傳小道消息的人,目的就是吸引聽眾興趣一樣。

這沒什麼不好,也是一種傳媒方式。但這種方式絕不能用來做學問。做學問,不是獵奇,也不是快速地搜羅信息。

做學問,是一點一點地積累,在他人工作的基礎上,撥開前面讓人看不清楚的雜草,細細地分析;用理性拷問自己,拷問先人;然後,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塊小小的新石頭,讓後人踩著,不摔下來。

這就是為什麼維根斯坦將能不能把思維說清楚看作是一個道德問題。你很愛說,也總是在說。但是,你很少能把問題說清楚。

在做學問上,「凡你能說的,你說清楚;凡你不能說清楚的,留給沉默。」(維根斯坦,Tractatus)在一知半解的時候,你胡說,那叫「擴散無知」,是害人、誤導,是浪費別人生命。

做學問的人,要對自己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如果你不能,或不想負這個責任,你別走這條路。我不培養產品推銷商(不會),也不培養譁眾取寵的網絡編輯(沒能力)。

因為你學識基礎很差,你得彌補這個致命缺陷,才能去做學問。學識基礎差並不要緊,你從基礎開始好好補,是能趕上去的。但是,你卻用了一些奇怪的、與學者品格不相容的方法來掩飾你的致命弱點。

第一個例子,你剛來的時候,和我談話,動不動就扯出一些社會「名人」,這個,那個,你跟他們都認識。你說的這些「名人」,我半個也不認識,也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把這些人的名字夾在你和我的談話中。我也不想認識這些社會「名人」。

如果他們有成就,我為他們高興,但是,他們與你我都無關。你要做學問,好好跟我學,不必去追啥社會「名人」。

學術不是社交,不是出名,是坐冷板凳。你做學問的目的,必須是對真理的熱愛和對未知的好奇心。名不名與學者無關,得獎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對學者來說,做學問本身,就是樂趣所在。想用社會「名人」來襯托你自己的地位,你要麼是騙人,要麼是騙自己,都是想掩飾你先天的不足,沒有自信心。如果你不想用你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他人的信任,你也不能做學問。

再一個例子,就是你在XXX課上的抄襲問題。

你可以跟我解釋,從網上複製了東西,貼下來當作業交給我,不叫「抄襲」,是我「誤解」了。

事實上,我也沒真報告你抄襲。你也用不著解釋來解釋去,說你不是存心要抄襲,怪我不理解。我理解或是不理解,其實都不是關鍵。

關鍵是:一,我沒有報告這事件;二,不管我「誤解」不「誤解」,事實是你交來的作業,7%以上絕對與網上他人的東西一樣,這就叫「抄襲」(按C大校規定義,7%以上雷同就叫「抄襲」)。

這件事,是我堅決反對你想找捷徑、藉以掩蓋你的基礎差和沒有治學能力的缺陷的開始。我就此警覺並反對你的走捷徑,一直和你對抗到上周的最後一次考試。

對你第一次「抄襲」這事本身,我只希望你說一句話:「對不起,我再不這樣做了。」

然而,我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報怨:為什麼我不理解你的解釋——那不是「抄襲」。

我沒有報告你抄襲,甚至都沒有取消你的獎學金,這是我所能做到的對你的最大保護,是給你改正機會。

但,你要我接受「那不是抄襲」,這是你在指鹿為馬,還公然要求你的教授跟著你一起自己騙自己,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可以賴掉一個錯誤,我可以不追究,但你同時也失掉了我對你的信任。如果,你還想做學問,你永遠要有能力和勇氣認識和承擔自己的錯誤,不然,你不能做學問。

你自己要承擔的責任,還包括你的人格分裂。這一點,不能全怪你,人格分裂是畸形教育的結果,這也是我最後要講的你的社會背景的責任。

你是我見過的最自相矛盾的學生。當我想到你的社會背景,我對你的人格分裂抱有同情。

但是,我還得指出,這是病態。你應該儘快找心理學家幫助,治好這個毛病。

做學問的人,必須里外一致,言行一致。

看完這封信,大家有什麼感受呢?萬事通老師感覺句句戳心,臉上和心裡都火辣辣地疼。

我們選擇留學或出國,根本的目標是把孩子培養成「真人」,擁有健康的身心,擁有足以應對未來社會的真才實學,擁有堅韌誠實的品格,擁有世界人民對中國的尊重和肯定!

價值觀的問題是教育的根本問題。

新加坡以廉潔、自律、公正、安全、美麗,已經成為全球留學最佳選擇地。在新加坡的字典里,「人才就是最大的資源」。新加坡深知,只有才是其唯一的財富。因此,新加坡非常重視教育,教學質量堪稱世界一流 ,無論是教育體系還是教材都是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得到了其他國家的普遍認可,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紛沓而來。

圖片來自早報網

作為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家,不管您是什麼國籍,只要你足夠優秀,你都可以順利實現自己的所有夢想!

萬事通留學依託萬事通媒體,和新加坡眾多優質學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我們是新加坡各大學校的官方招生合作夥伴,從幼兒園到成人教育,都可以給您最客觀嚴謹的規劃和服務。

我們以幫助到每個有留學夢想的家庭為己任,以客觀,真誠、專業的服務,讓您最放心省心安全地實現您的留學夢想!

快快添加sgtong009,和萬事通老師交流吧~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063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3591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249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