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香港,最近都過了一次小長假。
兩地人都傾巢出動,紛紛湧向臨近的兩座城市——中國深圳和馬來西亞新山。

圖源:South East Asia Business Post
本地人大量流失外地消費,但在新加坡和香港兩地,面對這個現象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香港人大喊「救救香港」,新加坡人則相對平靜許多。為什麼?
新山到處都是新加坡人!
每逢小長假,新加坡前往新山關卡的路,就會被塞得滿滿的。
蜿蜿蜒蜒一眼看不到頭的隊伍再次聚集在新加坡-新山陸地關卡處,很多人步行走去馬來西亞。

圖源:FB@Max Jason
等待巴士的人也不少,不少人不住地回頭看,正焦急等待巴士中。

圖源:FB@Wei Ern
從3月28日(公共假期當天)的早上,擁堵情況就開始了。

圖源:FB@Bravo SC
據了解,僅僅是那一天,就有51萬人通關新加坡關卡!這創下了歷年來單日通關人數的新紀錄!

圖源:FB@One Fong Yi
不僅僅是人多,去馬來西亞的車也多,從早堵到晚。

圖源:FB@Jenna Perissos Sg
有人說,晚上9點30分開始在兀蘭檢查站排隊辦理入境手續,直到晚上11點30分才順利掃描護照出關!

圖源:FB@Miguel Hernandez
擁擠現象從新加坡這一頭延續到了馬來西亞那一頭。
即使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方面都加開閘口和櫃檯運作,但那麼多人湧入處理起來的時間依舊很長,至少以小時計算。

圖源:FB@Complaint Singapore
大批通關的人群中,有不少是返鄉的馬來西亞人,但新加坡也絕對不少。
這不,在新山的某間商場停車場內,一名新加坡女子就在這裡堵了2個小時才出去。

圖源:TikTok@muthammah2124
香港人「攻陷了」深圳
和新加坡人瘋狂湧入馬來西亞相同的事,也發生在了香港和深圳之間。
3月29日,香港迎來四天復活節假期,大批香港居民北上消費,各大口岸和商場也迎來洶湧人潮。假期首兩日,港人出境人次破110萬。

福田口岸的人潮,圖源:南方都市報
有香港人說,自己開車準備和家人一起去珠海玩,結果現在口岸那邊等了三個小時,前面的車輛是一動不動龜速在爬......

圖源:南方都市報
休閒購物也是港人北上主要目的。深圳羅湖東門及寶安壹方城現場人頭涌動,不少香港家庭組團打卡消費。

圖源:南都·灣財社
不少深圳商家瞅准了時機,打出促銷標語吸引香港人到店消費。

圖源:南都·灣財社
吃飯、住宿、按摩、購物......香港人「北上」享受一條龍服務。
深圳和香港的角色,似乎在過去一段時間完全調轉了。

圖源:見水印
他們為什麼喜歡去新山、深圳
跨境消費成為了新加坡人和香港人的「新常態」,背後的根本原因是:去深圳/新山消費真的太有性價比了!
①深圳/新山的物價低太多
同樣的食物和商品,在新山的價格,可能只有新加坡的一半左右。
比如,一碗雜菜飯,在新山大約是10令吉(約2.85新),而在新加坡大約是5-6新幣。一包萬寶路香菸,在新加坡售價16新幣左右,在馬來西亞只要18令吉(約5.13新)。

上面這些食物,在新加坡怎麼著也要4新幣了,圖源:東方日報
深圳對比香港也是如此,很多港人都直呼「內地貨實在是太平靚正」了!

圖:香港小熊糕點價格 ↑
被稱為「最接近鮑師傅」的「香港小熊」糕點,一塊布丁蛋糕$90。
深圳鮑師傅糕點,海苔酥鬆小貝¥30/斤,注意,單位是斤。而一個無糖蛋糕只要¥19。

②賺得多,消費起來不心疼
新加坡人和香港人的薪水普遍都不低。在香港,超市收銀員一個月也能月入15000港幣,想要找到月入3萬港幣的工作似乎並不難。

圖源:介面新聞
而新加坡的薪水同樣也還行,統計局不久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僱居民住戶的名義人均月入中位數,達到了3500新幣。而且,新幣對令吉的的匯率也一路走高,到1:3.5了!
要是去深圳/新山花錢,這些個薪水真的「很頂用」。畢竟當地的薪水可不一定有那麼高。
③可供選擇的花樣多
雖然新加坡和香港都是國際化都市,但新加坡和香港物價高消費水平都很高,是否能消費得起另說。
不過,在深圳/新山,這個問題其實就不是問題了,選擇了多了很多。不光是去超市瘋狂掃貨去菜市場買菜,港人現在還流行去深圳看病......

圖源:見水印
這一點和新加坡人很像。過年前,一大波人去新山剛掃完年貨,眼瞅著開齋節要到了,又有一波人去新山選購慶祝開齋節物品了。
也有不少人不喜歡吃本地的口味,跨長堤就為了品嘗一下很多食物的「馬來西亞風味」。

④深圳服務態度更好
這一條是香港長久面臨的「困境」之一。
很多人之前去香港茶餐廳,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過被員工懟過的經歷吧?
事實上,一些香港人也受不了了,花錢還要受氣,那為何不來服務態度更好的深圳花錢「當大爺」呢?

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港人和新加坡人「北上」的現象,可能就不難理解了。
香港商家哭了,但新加坡沒有
然而,在一樣的小長假離境潮面前,新加坡和香港卻產生了完全不一樣的反應。
近段時間,因為港人北上的風氣(不只是小長假也包括了每個周末),香港本地的景況就略顯「慘澹」。
就在香港人擠爆深圳口岸的同時,一個網友分享了當天上午的銅鑼灣,並說「人都去深圳了」。

圖源:網易
曾經人潮洶湧的的餐廳,晚間飯點時分都還有不少空位,和之前的熙熙攘攘成為了鮮明的對比。

圖源:見水印
沒人成為了壓死很多香港商鋪,甚至是幾十年老字號的最後一根稻草。
單單是在前天,就有10間店鋪宣布結業。據港媒報道,「過去一個月相信有數百家店鋪關門」!

圖源:見水印
日漸蕭條的現象引起了不少香港人的關注。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紛紛呼籲「救救香港」。希望能留住人在港消費,保住更多人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