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嘟哥大概兩個月前考完了Final Theory Test,高級駕駛理論,那也很簡單,主要是考開車的步驟,一些交通規則,看盲點看後視鏡,怎麼踩剎車踩油門這類操作。很簡單,背書再做幾套模擬考題就好了。BTT和FTT都是45/50道單選題答對就能pass。為了FTT嘟哥準備了倆星期,又是48/50一次過。
這次我想吐槽的是新加坡從去年12月開始的強制性必須做的TPDS(Taffic Police Driving Simulator)。
這是什麼呢?以前是沒有的。但是19年12月報名的學生開始,不管是自動擋手動擋還是摩托車駕照,不管是駕校學生還是跟著私人教練,都必須在駕校做完模擬器訓練,總共三次訓練,每次20分鐘。這個不計分,只要做了就可以~
為什麼需要這個模擬器訓練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和教練一起在公路上練習開車的時候,有很多限制。比如不允許上高速練,每天只有白天固定的上路練習時間,所以不能練夜間開車。另外,練車的時候開車很少碰到極端的天氣和各種突髮狀況,比如路邊突然衝出來一輛車這種危險情況。所以模擬器會模擬各種危險狀況,也可以讓初學者體驗一把高速上快速開車的爽。
(來源網絡)這個模擬器和我用的那個模擬器完全一樣,看上去是不是很好玩?椅子也可以調整,就和真正汽車駕駛位差不多,方向盤和各種按鍵都有。

你的座位是有點像4D電影那種感覺,如果在模擬器里撞車或者撞馬路牙子了會有那種撞擊感。油門和剎車都比較靈敏,比我現實中學的那輛車更靈敏,加速很快。
很合理對不對?應該很有用對不對?概念很好,出發點也很好,但是實施和算法有點沒跟上。
01 真的暈
首先先說一下我的主觀體驗哪裡不好。。。因為是三塊大螢幕在你面前,其實挺暈的,就想像你在打CS轉來轉去,但是面對的是大螢幕,又不是VR,還要全神貫注,看5分鐘眼睛就很累了。第一次上完模擬器之後下來雙腳虛浮走路都是飄的,是那種很嚴重的暈車感,嘟哥回家狂吃酸梅喝咖啡,緩了兩天才緩過來。天曉得我是個平常不暈車,從來不暈飛機不暈船的人吶!
強烈建議大家如果要上模擬器,
能不戴就別戴眼鏡,那會加深暈車感~
02 設計和算法都有點傻
我是在Bukit Batok的駕校練的,因為不是一台機器一間房,而是一間教室里有五、六台模擬器,離得都很近,每台機器聲音都很大,而且一般都是幾台機器同時進行模擬訓練,然後你就發現,你自己的指令根本聽不清,因為你能聽到所有模擬器發出的的聲音,大家的指令都差不多,很難分清哪個指令是你的機器發出的,安排極其不合理。然後稍微偏出一點電腦要求的軌道,就會報錯,你就需要重新啟動重新出發。然後每次別人撞車了,那個聲音你會以為是自己撞車了,ε=(´ο`*)))唉太難了。
(來源網絡)
下圖這個教室的並排排列還比較合理,干擾會少一點,你只被左右的干擾。嘟哥去的教室是一間屋子沿著牆排了一圈,所有人機器的響聲都能聽到。

我去的Bukit Batok駕校教室排列大概大概是這個樣子的,你會被所有機器干擾。右邊是聲音的傳播示意。

另外,比如有一個危險情況是,指令告訴你要換到右邊車道,這時你右邊盲點有一輛摩托車。正常情況下是你減速,讓摩托先過去,你再換道對吧?但是呢,你減速了,這輛摩托車也會減速,就是說你快它就快,你慢它就慢,等了半天它還不過去,這是因為你減速太早了,還沒到電腦設定的換車道的那個點,所以摩托還在隨著你的速度。你想早點把危險避過,電腦偏偏不讓,呵呵~
03 浪費很多時間
太麻煩了,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三個駕校都很遠,如果你是請私人教練,為了上模擬器,一共要跑四次駕校。
第一次是在上完至少5節課後,必須教練陪你一起去駕校辦公室辦手續,大概路上大半個小時,排隊大半個小時,辦手續只花5min,然後訂第一次模擬器的time slot,一般最快是三四天後,然後回家大半個小時。突然你發現,大半個上午就過去了。所以最好在上午駕校剛開門的時候去,不太用排隊。
於是你過幾天第二次來到駕校,路上大半個小時,做模擬器二十分鐘,回家大半個小時。現在才能訂下一次模擬器,一般也是三四天之後才有slot。
對,只有做完一次,
才能訂下一次模擬器
也就是說,如果你家離駕校很遠,你想一天之內,一次性把三次模擬器都做了,這是基本不可能的。所以你為了總共60min的模擬器訓練,要跑四次駕校,運氣好你只浪費額外6個小時的時間,如果你家離得更遠就浪費更長時間了。
哦,
也許他不允許一次訂完三節模擬器訓練,
是怕大家做完都吐到不行吧。。。
所以,這篇推文是想說什麼呢?就是在吐槽的同時,告訴大家別太把這個模擬器訓練當回事,就還,挺雞肋的吧~
要早點把時間規劃好,如果能順路去一下省時又省力~
~最後祝大家如果要在新加坡考駕照都能順利一次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