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1日訊)柔南越堤族組織主席韋衍清呼籲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不應把自己稱為「馬勞」,無形中已為自己設限,而承受無謂的壓力。
他指出,現在普遍上社會大眾對於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民有兩種稱呼,即「馬勞」或「越堤族」。
他說,「馬勞」可被譯為大馬外勞,或大馬勞工,該詞彙讓人直接聯想至低階層非技術性的外勞,含有貶義。
「我須對幾十萬一起在新加坡做工的朋友喊話,我們不應把自己稱為『馬勞』,若日常月累把這個名詞植入我們的思維,無形中我們已為自己設限,而承受無謂的壓力。」
「我也呼籲社會各界,以『越堤族』統稱在新加坡打拚的朋友,摒棄『馬勞』一詞。」

韋衍清今日發文告聲明指出,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當中,不乏白領階級的精英以及中管階層,馬勞一詞並不恰當。
「就算是那些在新加坡從事藍領階層工作的朋友,該領域也應被視為一種專業,所謂行行出狀元,各種行業對社會的貢獻是不能抹滅。」
「新加坡政府已經把從事藍領階層工作的外籍人士稱為『外籍客工』或『外籍工友』,而非『外勞』,以認可他們對新加坡發展所做出的貢獻,這也相當程度減少各階層間的距離感與摩擦。」
「若馬來西亞社會大眾依然以『馬勞』稱呼在新加坡打拚的馬來西亞人,這叫人情何以堪。」
韋衍清說,越堤族課題目前已獲馬來西亞政府與各界正視,這是值得欣慰的事。
「我們了解越堤課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課題,但我希望各界先從這個小改變做起,請稱呼我們為『越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