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國概況
新加坡

國名:新加坡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首都:新加坡市
面積:733.1平方公里
人口:564 萬(截至2022年)
官方語言:英語、馬來語、漢語、泰米爾語
民族:華人、馬來人、印度人
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印度教
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貨幣:新加坡元

歷史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於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加坡設立貿易站。1824年,新加坡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國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分為直屬殖民地。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5月30日,舉行第一次大選,人民行動黨在51個立法議院議席中贏得43席,6月5日,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政府宣誓就職,李光耀出任新加坡首任總理。1963年9月16日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同年12月22日,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尤索夫·賓·伊薩克出任首任總統
地理位置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是一個城邦國家。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的廖內群島相望。新加坡地處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線馬六甲海峽的南端出口,戰略地位重要
地理環境
新加坡由新加坡島、德光島、烏敏島和聖淘沙島等63個島嶼組成,面積為733.1平方公里,因綠化程度較高而有花園城市之美稱。新加坡地形平緩,最高點為新加坡島上的武吉知馬丘陵,海拔高度為163.63米。新加坡河流由於地形所限,都很短小。新加坡共有32條主要河流,加起來共93公里長,最長的加冷河不過10公里。新加坡沒有天然湖泊,但是建有人工湖儲存淡水。新加坡水資源嚴重匱乏,新加坡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居世界倒數第二位,城市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用水主要靠收集存儲雨水及從鄰國進口淡水(目前有超過50%的供水來自馬來西亞的柔佛州)
氣候
新加坡靠近赤道,為熱帶雨林氣候,常年氣溫變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氣濕度高,氣候溫暖而潮濕,年平均溫度在23~31攝氏度之間
經濟
新加坡被譽為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擁有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體系,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先進的基礎設施、高素質的就業人口、較低的稅率、完善健全的制度、廉潔高效的政府,新加坡已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
行政區劃
新加坡是一個城邦國家,故無省市之分,而是以符合都市規劃的方式將全國劃分為五個社區(行政區)。分別是:中區社區,東北社區,西北社區,東南社區,西南社區
國家象徵
國旗

新加坡國旗,又稱星月旗,啟用於1959年12月3日,由紅、白兩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組成,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以及五顆白色小五角星。紅色象徵著世界友好、人人平等;白色象徵著純潔與美德;五顆五角星代表了新加坡這個國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進步、公正、平等;新月象徵著新加坡作為一個新興國家正在冉冉升起。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徽

新加坡國徽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繫。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文化
語言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其官方語言包括英語、漢語、馬來語、泰米爾語,英語為行政用語
宗教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也因此彙集了世界上多種宗教。佛教為新加坡第一大宗教,新加坡人信仰的其他宗教還包括道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基督教等
社會
教育
新加坡很重視教育,每個兒童都需接受10年以上的常規教育(小學6年,中學4年)。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強調識字、識數、雙語、體育、道德教育、創新和獨立思考能力並重。雙語政策要求學生除了學習英文,還要兼通母語
外交
新加坡是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在獨立自主、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同所有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但卻將自己看作是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主要盟友。新加坡在東南亞國協中發揮重要作用,是該組織的5個發起國之一。迄今,新加坡已與193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