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菜飯,新加坡小夥伴絕不陌生。
本地咖啡店、熟食中心/食閣都有攤位在做,一個檔口十多種菜品選擇,包括肉類、蔬菜、海鮮等等。
便宜好味分量多,圈粉了新加坡各階層群眾。

對於新加坡民眾來說,雜菜飯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近期,紐約時報報道了一個消息:雜菜飯在香港,賣火了?
新加坡:雜菜飯 中國香港:兩餸飯
自選菜飯,在新加坡叫雜菜飯。
但是在香港,叫做「兩餸飯」(餸sòng),如果你點的是3菜1飯,就是三餸飯。名稱依此類推。
而現在,香港全島至少有353家餐廳在做兩餸飯的生意,整個行業搞得紅紅火火。
有專門的地點可查詢


主打菜肴為粵菜,比如番茄炒蛋、咕嚕肉或蘿蔔燉牛腩等等。
菜色看起來也是相當優秀,很有食慾。如下圖


如果是到店堂食,是這樣的

吃出經驗來了,會有人自己帶餐盒打包。
因為這樣看起來,老闆給的菜好像真的比較多。


如果沒空去堂食,也沒有自帶打包盒。
店家則有專門的外送菜單,就跟門店堂食一樣的。

從價格來看,2菜1飯在香港可賣到25-35港幣一份。
摺合新幣的話,大概價格介於4.5新到6新多。
這個價格,目測比新加坡的要貴上那麼一點。現在到食閣/咖啡店吃2菜1飯,3.5新、4新就能解決。
看點的是什麼菜色,比如商場內的食閣售價:
2蔬菜+1海鮮套餐,4.4新;
2蔬菜+1肉套餐,4.8新;
3肉1菜,6新等等。
如果純素套餐,價格就更便宜了,2個蔬菜2.4新。


不過,一樣是菜飯,港版跟新版還是有差別的。 香港的兩餸飯,主打粵菜。
而新加坡的菜飯,還有馬來版本的。

那麼,菜飯現在在香港到底火到一個什麼程度?
香港餐廳一天賣出6000盒
從這三點可以看出來:
1)開菜飯的店實在太多。
據說單是在旺角,就狂開了30家店。

2)一家店一天能賣出1000盒菜飯。
據香港本地的一家連鎖餐廳 Kai Kee表示,他們旗下6家分店,每個分店一天能賣出1000盒飯。
相當於一天下來供應香港人6000個盒飯。
而一到飯點,菜飯店門口就非常熱鬧。
有的商家會提前擺出盒飯供選購。顧客來了帶走。

圖源:NYT
熱門餐廳排隊是正常的。

圖源:NYT
這種場景跟新加坡就很像了。
一個安娣端著打包盒等著顧客下單。差別僅僅在於,香港是專門的獨立小店。

圖源:NYT
而新加坡比較常見的是食閣/咖啡店等檔口。


3)想吃的人太多,還有跨區吃飯的氛圍。
好吃的菜飯,值得跨區打卡。


說了這麼多。
其實菜飯這種自選+米飯的套餐組合,可能全世界都有,只是叫法跟具體的菜色不一樣。
在新加坡,叫雜菜飯。
在香港,叫兩餸飯。
在馬來西亞,叫雜飯。
在中國內地,叫快餐。

椰友們,你們平時菜飯吃得多嗎?
口味如何?哪家最好吃?一般花多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