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穩定事業轉當職能治療師 本地女子為助人夢想而轉業

彭楚卉為助人夢想而放棄穩定事業,重回校園,並在今年成為一名職能治療師。(圖:受訪者提供)
放棄穩定事業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需要一定的勇氣,而放棄穩定事業去追求夢想來幫助別人,除了需要勇氣,更需要一份高尚情操。
本地一名女子為了讓年長者能更好地安度晚年,毅然放棄事業重返校園念學士,轉業成為一名職能治療師,看到長者治療後能自主生活,臉上所掛的那種笑容和興奮感,讓她有無比的滿足感。
職能治療師(Occupational Therapist)是專業醫療團隊幫助患者康復的重要一環,主要通過「有目的性的活動」,從身理、心理去訓練患者尤其是年長者,能獲得最大的生活獨立性。例如,他們會使用飲食輔助器,教導有進食問題的人學習如何自己吃飯。治療師需要很好的耐心、創意、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為患者設計出針對性的療程。

彭楚卉目前在邱德拔醫院任職。(圖:受訪者提供)
30歲的彭楚卉告訴《8視界新聞網》,她因受朋友的薰陶,考完劍橋A水準會考時就已經有要成為一名治療師的想法,無奈當時本地大學沒有相關課程,父母又不捨得讓她出國深造,只能將自己的夢想暫擺一旁,在國大修讀生命科學(Life Sciences)。
不過她畢業後,因工作關係接觸到不少慢性疾病患者,讓想要幫助他們的心再次火熱起來。
她說,當時她在金文泰綜合診療所擔任協調員,負責協調和管理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護理,當時的工作最多只和每名患者接觸一、兩次,沒辦法長期跟進他們的康復過程,便產生了轉業的念頭。
她從診所同事那裡認識到「職能治療師」這份工作,經深入思量,認為和自己的職業目標和價值觀都相當接近,尤其是職能治療師可以通過創意,使用各種方法來幫助患者去實現自主生活目標,更堅定了她要更深入涉足這一領域的信念。
「我老爸也因為手部有問題,需接受職能治療師的幫助。我陪他去看的時候,我覺得確實有幫助。親身體驗之後,也覺得這是我想要(從事)的行業。」

彭楚卉(左排第三人)與她在金文泰綜合診療所的前同事聚會。(圖:受訪者提供)
新婚燕爾 夫婦求學顧慮多
但問題是,父母對她的這個想法不太理解,不明白為何她要放棄穩定事業,重返校園念書,反而是新婚的丈夫反應不一樣。當時還在修讀博士學位的丈夫,除了提出可能需要考慮的問題,也問她:「若沒有(轉業)的話,你會後悔嗎?」
「他(丈夫)擔心經濟問題,如果兩個人一起讀書的話,我們剛剛結婚,有屋子要供,如果計劃要生育,該怎麼辦?這些都是比較實際的問題,是我們需要去面對的。」
經過一年深思熟慮,彭楚卉還是決定加入勞動力發展局的轉業計劃,要成為一名綜合醫療保健人員。
「當然金錢上比不了以前那樣,但我覺得錢其實是可以賺回來的,短期我們需要做一點犧牲,還是能生存。」

彭楚卉(中)與家人出席新加坡理工大學畢業典禮。(圖:受訪者提供)
難忘患者臉上笑容
彭楚卉從新加坡理工大學畢業後,今年7月到邱德拔醫院工作,正式開啟職能治療師的生涯。儘管接觸的患者不算多,但有一名年長者尤其讓她印象深刻。
這名老人有心臟病,長期臥床,上廁所、沖涼等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幫助。剛開始時,他連站立都有問題,很容易失去平衡,不過老人家的堅定意志讓她欽佩不已。
「他意志力很強,他想要參加兒子的婚禮,他跟我說『我不要我太太、我的女傭幫我,我要自己來,因為我想要證明給兒子看,我有這個意志力』。」
彭楚卉花了許多心思來幫助這名長者,除了和他建立友好關係,也會特別去了解他背後的故事,同時也跟他妻子、女傭緊密合作,幫助老人進行職能治療。
皇天不負有心人,看到老人家慢慢地進步,可以自己穿衣服時,他臉上的笑容和興奮感,以及自信的增長,讓她自己也深深受到激勵,也可以確定地告訴自己,這條路是選對了。
彭楚卉覺得,現在的工作實現了她想要更好幫助年長者的心愿,日後也想多了解長者護理、老年痴呆症護理等領域,繼續在這一行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