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新加坡打工還是在家裡附近找工作呢?」當每個大馬人從大學畢業時,都會想過這個問題。而其中有很多因素會造成他們不同的選擇,而小編今天這篇文章,說的就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錢!
沒錯,金錢對人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不過也是因為金錢,讓人們忘了什麼才是真正要珍惜的人事物。
很久以前,大馬人和新加坡人都可以說是一家親,無論是文化上還是地理上。
然而,沿著歷史,我們被分成兩個不同的國家。而如今的數據表示,有685,979名大馬人都在新加坡打工,而新加坡人口是562萬。足足占了12%!
而是什麼讓這麼多的馬來西亞人選擇在新加坡工作呢?淺而易見」是1比3的匯率」。
1.1對3的匯率 讓人有更多的經濟能力

在小編寫這篇文章時,新幣兌馬幣的匯率大概是3.01。
大馬人只要簡單地跨越邊境或一小時的飛機而已,他們所賺的薪資就是普通大馬人在大馬工作的3倍。
是不是聽起來很美好?不過有利也有弊, 因為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城市之一,換句話說就是新加坡的生活費用很高,每個月至少需要 $1200 – $1500新幣來維持生活。
當然,如果換算去馬幣的話,工資是增加了三倍,但如果大馬人居住在新加坡,扣除了生活日常花費的話,能存個$500新幣已經很了不起了!
雖然$500並不多,但這對於一個月只能領$2500的畢業生來說已經占了他薪資的很大一部分了。
除了新加坡的生活開銷大之外,它物質和看重表面的社會常態下,將意味著將不得不花更多的錢來維持自己。當你把一切東西都考慮進去了,你就會發現在新加坡工作並沒想像的那麼美好,因為永遠不可能可以把你大部分的工資都帶回家。
當住在新加坡時,大部分工資將最終支付新加坡屋主,餐館,公共運輸工具,水電費和娛樂費用等等。

如果如我上面所說的,一個月可以存$500新幣($1,500令吉)的人,那你十分幸運也十分精打細算!然而這些計算都非常基礎,並沒有考慮在新加坡工作時間少過6個月的外國人,他們的稅率是總收入的15%。所以,相比於其他的高收入國家,新加坡實際上給予的其實是最低的工資。
2.種族主義
新加坡人可以說是不怎麼尊重外國來的勞動者。只要在網上搜索,就可以挖出很多東西,就像家庭傭工如何被欺負甚至更誇張的案件。除了幫傭之外,在專業工作方面也是如此。
甚至有些網民非常排斥討論或在這邊聽到這類話題。但事實是、這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怎麼能不討論
排外意識幾乎與他們的DNA糾纏在一起,每當他們想到你不是新加坡人時,他們就會直覺性的覺得就是低他們一等 (當然,這只是「少數」)。
這種排外行為,也成為新加坡幾年辯論的主要政治議題之一。
雖然一般來說大馬人看起來和新加坡人一樣,但一旦被認定為馬來西亞人,就會開始深深體會到他們對大馬人的刻板印象和差別待遇。而最好的例子是大馬人和新加坡人之間的薪酬差異。
作為馬來西亞的新畢業生,他們看到的不是$2,500新幣,而是大約$7,500令吉,這對初出茅廬的畢業生來說是天大的數字。
所以他們會想,在新加坡和在馬來西亞做的工作都一樣,為什麼不去做呢?

而事實上,Diploma畢業生就可以獲得$2,500新幣,而大學畢業生預計工資可以達到$3,000至$3,500新幣。這樣看來,即使非新加坡人士擁有一年的工作經驗,但薪水還是比沒工作經驗的新加坡人低。
但是大馬人非常渴望在新加坡工作,所以他們願意接受較低的工資,這正好中了新加坡僱主的下懷。
要知道新加坡僱主更願意僱傭馬來西亞人 or 外國人,是因為他們的工作能力及他們願意承擔責任。 (不投訴,也可以加班)
統計以來,造成馬來西亞人普遍的薪水過低的原因是這些:不熟悉新加坡環境,英語水平低,願意接受低薪。
舉個例子:一個月薪$2,600新幣的工作,需要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這些工作是新加坡人避之不及的工作,但還是很多人想要做。不懂對您來說還會是高薪嗎?
3.國外工作會有好機遇
人人都覺得外國的月亮特別圓,覺得國外發展一定會好過在國家內,會遇到很好的機遇,從此攀上人生巔峰。
其實不然,機遇一直在我們身邊徘徊,只是看我們有沒有發現它而已。
而且,這些遊子們忽略了有一個叫做機會成本的東西,當他們在國外尋找機遇時,同時間地他們也失去了和家人相處的時間。
在新加坡,外國不能購買任何被稱為房屋的房產,只能租房。嚴格的房屋條款為想買房的非公民建了一堵高牆。即使成為PR,在有資格購買組屋之前,必須滿足許多要求。
而且在新加坡購買的房產僅適用於60年或99年的租賃期權。一旦租賃期結束,業主必須無條件地騰出自己的HDB,很奇怪吧!
雖然在新加坡入駐的外國公司總部比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還多,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為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馬人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那是因為新加坡政府規定僱主每聘請7位新加坡公民,才可聘請1位外國人。
4.很高的生活費用
新加坡被列為最昂貴的城市之一。你的大部分工資將用於支付你在這個城市的日常開銷。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們的第一個就在您的工資中討論到存款的問題。
小編列下了您可能會花費的費用:
新加坡的公共運輸十分便利,一般每月花費約$100至$120。假設您一星期乘坐$ 15 Grab兩次,需要每月額外多準備$120的交通費用。食物&日常用品 – 由於大量產品都是進口的,這可能比許多國家更貴。

Buying a Corolla in Singapore compared to Malaysia
就像牛奶,非熱帶水果和非亞洲產品如奶酪往往就相當昂貴。如果你每天在家做飯,你可能每個月至少花200新幣購買雜貨。
咖啡 – 當地小販中心的咖啡可能只需花費$1塊多,而西式咖啡館或星巴克連鎖店的咖啡可以讓你損失$5-$6。
食物 – 在郊區小販中心用餐您可能只需$3至$4(不包括飲料)。不過如果您在中端餐廳用餐時預算大約$20至$30左右。
移動數據 -如果你用的是基本的數據配套,2-3 GB 的數據就要價$20, 如果想要更多的數據,就可能要價$30以上。
運動 – 新加坡的健身房費用並不便宜,健身房會員月費通常在$100-$150之間,如果他們專注於MMA或其他東西,可能會變得更加昂貴。除非你已經是健身房老手,否則不要註冊,因為你通常會被迫一次註冊一到兩年。
當然,還有您可以選擇到鄰近的ActiveSG健身房(公民和PR每次入場費為$2.50,非居民每次入場費為$3.30)和社區俱樂部。

Three classes of lifestyle in Singapore
娛樂 – 如果你想看電影的話,Weekday的價錢大約是$9,Weekend則可以要價$13。而且酒的價格就非常昂貴,市中心一家酒吧的啤酒價格約為$10至$15。卡拉OK的價錢就大概在$25-$35左右。
如果預算有限,請結交不需要在特定場合才會出現的朋友,這樣就可以享受更便宜的活動,如野餐,騎自行車,徒步旅行或Netflix(基本訂閱每月$10.98)。
約會 – 如今的社會約會是很容易的,只要你在Tinder上滑一滑,不過當你決定約出來進行晚餐之類的約會,那你就得花費$50以上咯!
旅行 – 新加坡的機場四通八達,只要有錢,哪裡都可以去。但請記住,去一趟普吉島就可能要花費$200以上咯。
5.壓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一項研究,2015年,新加坡在亞洲的抑鬱率最高。
新加坡的打工仔可以說是東南亞最不幸的人。平均 72%的新加坡員工都受到工作所帶來的的壓力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新加坡的打工仔也是東南亞地區最不開心和最緊張的人之一。
每天晚上9點或10點才離開公司是很正常的,如果你準時下班的話老闆可能還會覺得你的工作太輕鬆,而多派工作給您。相反的,小編的大馬朋友在大馬工作通常都可以準時下班。
6.Kiasu 態度
Kiasu(怕輸) 和 Kiasi (怕死) 是新加坡人的特點之一。 「這個我要,那個我也要」,「我一定要第一個」這些態度在新加坡人中表露無疑。
而新加坡排隊文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人們擔心失敗的心理會產生一種群體心態,使得他們不想錯過任何東西,看到有隊伍就先排隊,有些甚至還不知道是排來幹嘛。而這個排隊文化甚至讓人們開創了排隊的業務。有人願意付$110讓別人幫他們排隊買東西。

以前在新加坡生活過的馬來西亞人多數都會被這種群體心理「感染」,變成Kiasu又Kiasi的新加坡人!
7.馬來西亞 VS 新加坡
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說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就像雙胞胎。 只是年長的雙胞胎比年輕的雙胞胎大一點,老一點而已「。
這總結了為什麼覺得馬來西亞人應該改變對新加坡的看法,如果新加坡GDP可以達到US$57,714.30,小編相信馬來西亞在不久的將來也可以辦到。
如果工作效率得以提高,薪水也會相對的增加。只要有實力,沒有理由不能在馬來西亞賺取高額的工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