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海和新加坡距離超過7000公里,那裡發生的事情和新加坡有關係嗎?
我國政府最近的一項決定,說明了胡塞武裝攻擊商船引發的紅海危機,和新加坡有切身的利益和原則關係。
國防部長黃永宏本周二(1月9日)在國會宣布,新加坡將加入美國領導的的紅海防衛聯盟「繁榮衛士行動」(Operation Prosperity Guardian)。
具體內容包括派遣一支行動策劃團隊,與國際夥伴共同制定行動計劃。
原因是:
這符合新加坡的利益,也符合新加坡的原則。
供應鏈中斷的夢魘重演
作為全球貿易的其中一個關鍵樞紐,新加坡的繁榮與安全離不開全球商業航運的安全運行。
自由開放的航行是新加坡的利益所在。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通道之一,經過紅海的貿易量占全球總貿易量的12%至15%,全球約30%的貨櫃運輸途經此處。
紅海危機爆發後,一些商船選擇繞道非洲好望角,導致航行時間更長,燃料費用和人力成本更高。
部分選擇繼續通過紅海航行的航運公司,也得面臨更高的保險費用。
這令外界擔憂,紅海危機可能繼俄烏戰爭後,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另一次巨大傷害。
這對一般人最直接的影響,無疑是原本已經看見舒緩跡象的通脹問題,恐怕又要捲土重來。
目前為止,紅海武裝攻擊事件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仍然有限,但隨著時間越來越長,負面衝擊將會慢慢浮現。
作為連結亞洲、地中海和歐洲的交通要道,航行時間拉長、費用增高等都會傳導到商品價格。
此外,胡塞武裝從原本聲稱只會攻擊和以色列有關聯的船隻,轉而對途經紅海的全球船隻展開無差別攻擊,掛著新加坡國旗的船隻也無法倖免於難。
航運公司馬士基一艘在新加坡註冊的「杭州號」貨輪於去年12月30日兩度遭遇攻擊。所幸美軍收到求救信號後出動解救,成功攔截原本射向該船的飛彈,並擊沉胡塞武裝的船隻和擊斃船上人員。
遭受一枚飛彈攻擊但仍然適航的「杭州號」過後繼續駛向埃及北部城市塞得港,並由「繁榮衛士行動」部署的安全部隊護航。
因此,從利益角度而言,新加坡表態加入「繁榮衛士行動」,有其必要性。

在新加坡註冊的馬士基「杭州號」貨輪去年12月30日遭遇胡塞武裝攻擊,所幸船隻依然適航,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路透社)
此外,從原則角度來看,和國際社會共同保護主要航道,確保航道開放,也是新加坡秉持的關鍵原則。
過去在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受海盜威脅,導致船隻保險費劇增時,我國就已經闡明了這項立場。

新加坡將加入保護紅海商船安全的「繁榮衛士行動」。(路透社)紅海危機恐有外溢風險
必須注意的是,紅海危機已有向外擴張的跡象。
美國和英國今天(12日)開始對胡塞武裝在葉門的多個目標發動空襲,此舉恐怕將加劇中東地區的衝突。
在這之前,「繁榮衛士行動」主要採取防禦性軍事措施。
各大分析普遍認為,美國及其盟友在是否加大打擊胡塞武裝方面,處於兩難局面。
胡塞武裝襲擊紅海船隻襲擊的成本相對較低。
他們使用造價廉宜的無人機和飛彈,利用地利之便,就足以對使用紅海航行的航運業構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1月9日,胡塞武裝發動自去年11月19日以來最大規模的襲擊,美英海軍成功擊落18架無人機、兩枚反艦巡航飛彈與一枚反艦彈道飛彈。
但美英軍方的行動雖然成功,卻也代價巨大。
胡塞武裝用來襲擊商船的無人機造價僅為2萬美元,但西方盟軍用來擊落無人機的飛彈卻要價超過100萬美元,相當於是大炮打小鳥,殺雞用牛刀。
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在軍事或經濟角度而言,都是不切實際的。

英國空軍參與了空襲胡塞武裝在葉門軍事目標的行動。(路透社)
因此,美國等國不得不考慮加大攻擊胡塞武裝的力道,今天展開的空襲正是一例,但與此同時卻又必須顧及其他友好中東國家的觀感。
美國和其盟友強調「繁榮衛士行動」是一項確保全球航運自由開放的行動,但胡塞武裝卻成功在中東地區營造出「襲擊商船行為是反制美國在以哈衝突中挺以色列立場」的一種印象。
這也讓除了巴林以外的大部分阿拉伯國家,至今仍不敢冒著引發民眾怒火的風險,加入由美國主導針對胡塞的軍事行動。
此外,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仍無消停跡象,全球輿論對以色列和力挺該國的美國已開始出現雜音,「繁榮衛士行動」必須慎防陷入一樣的局面。
現階段看來,「繁榮衛士行動」仍獲得各國廣泛支持。
聯合國安理會周三(10日)以11票贊成,零票反對、四票棄權獲得通過決議,「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胡塞武裝發動的襲擊,指這些襲擊阻礙全球商業活動,危害了船隻的航行權利與自由,以及區域的和平與安全。
但這樣的情況能維持多久,無人說得准。
美國和其盟友若不加大打擊胡塞武裝的力道,例如持續展開對其據點空襲的行動,恐怕無法完全遏制胡塞武裝對紅海船隻的襲擊行為。
用力過猛,又可能引發反效果,導致中東局勢進一步升溫。
因此幾乎可以預料,全球貿易在紅海被卡住脖子的情形,短期內將無法完全化解。以哈衝突最令人擔憂的外溢效應,恐怕已經是現在進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