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設立全球總部IHQ,有哪些稅務優惠?

2024年10月25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科技和創新樞紐,吸引了許多國際科技公司的區域總部落戶,如Google、Facebook、Databricks、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騰訊等知名科技企業。

隨著全球科技和金融巨頭紛紛加大在新加坡的投資,這座城市國家正迎來新一輪的增長浪潮。

各行業巨頭爭先搶占新加坡市場

據WSJ報道,亞馬遜雲服務(AWS)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投資計劃,以應對新加坡客戶對雲技術和服務需求的激增。

在2024年至2028年期間,AWS計劃向其在新加坡的現有雲基礎設施新增投資120億新元。這一消息緊隨新加坡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宣布的未來五年對人工智慧追加10億新元的投資,這也是新加坡在數字基礎設施領域吸引的最大投資之一。

自2010年至2023年,AWS已在新加坡累計投資115億新元,這一數字加上新的投資,到2028年,AWS在新加坡的總投資額將達到235億新元。這一連串的投資和增長,不僅顯示了AWS對新加坡市場的重視,也反映了新加坡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的樞紐地位。

這筆投資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其數額之巨,更在於它預計將為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約237億新元,並在2028年之前為AWS及使用其雲服務的企業創造超過12,300個工作崗位。這一數字的背後,是AWS對新加坡市場長期潛力的堅定信心。

無獨有偶,Google也看上了新加坡這塊寶地。耗資5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已於6月初全部完成建設,這也是Google迄今為止在亞洲最大的開發項目。

為什麼這麼多跨國公司,都選擇將總部設立在新加坡呢?

為了鼓勵企業在新加坡營商,新加坡簽署了21項多雙邊自貿或經貿合作協定、76項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及41項投資保護協定,使在新加坡進行跨國業務的總部公司享有稅務優勢,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新加坡全球總部計劃(IHQ)和區域總部計劃(RHQ)。

IHQ和RHQ簡介 IHQ/RHQ計劃是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管理和負責,主要鼓勵企業在新加坡設立新的業務或拓展在新加坡的業務例如總部功能,研發生產、資金管理等。根據申請的商業計劃,申請公司能夠申請PCI(Pioneer Certificate Incentive)、DEI(Development & Expansion Incentive)或FTC(Finance And Treasury Center)的政策。 全球總部計劃(IHQ):

這項稅收獎勵計劃,對於在新加坡經營公司以執行總部活動的實體很有利。超過區域總部計劃最低要求的跨國公司,從合格業務中獲得的增量收入,可以獲得更低的優惠稅率,大概5%至15%之間,並且可以享受5-20年的免稅期。

合規的總部活動僅限於以下幾種:

集團業務活動的管理、協調和控制職能;

採購及採購;

供應鏈管理;

營銷控制與策劃;

人力資源管理;

提供法律服務;

提供金融服務;

提供品牌管理服務。

區域總部計劃(RHQ)

除了標準的17%新加坡公司稅之外,從新加坡以外賺取的符合資格的增量收入,可以在區域總部獎勵下,獲得5年(3+2)的15%優惠稅率。換句話說,如果您的公司在第三年時符合獎勵期最低要求,那麼公司符合資格的收入,將獲得另外兩年的15%獎勵稅率。前提是,您的亞太區總部必須設在新加坡。

將全球總部(IHQ)或區域總部(RHQ)設在新加坡的跨國公司,具體優惠企業可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BD)進行商談,企業發展局可根據公司規模和對新加坡貢獻為企業量身定做優惠配套。一般情況下,IHQ或RHQ會與「先鋒企業優惠」或「發展與擴張計劃」一同授予。

IHQ/RHQ的吸引力

為何新加坡IHQ計劃如此吸引跨國公司?這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點:

01 稅收優惠

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可享受5%至10%的優惠稅率,以及5-20年的稅收減免期。此優惠政策適用於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提供企業支持和總部相關服務和業務專業知識的新加坡註冊公司。

02 商業環境

新加坡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高效的行政體系,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IHQ/RHQ的申請要求 01 基本要求

開展實質的總部活動:在新加坡進行戰略業務規劃、管理、營銷、研發等實際價值創造活動;

管理和協調多國業務:至少管理和協調三個國家的分公司業務,新加坡作為亞太總區的核心;

良好的集團地位:在業務部門或行業中具備一定規模和影響力;

高級管理層報告結構:在新加坡設立高效的管理體系,對公司活動進行明確的管理和控制;

本地僱傭:在新加坡僱傭具有本地背景的管理人員、專業人員或技術支持人員;

經濟貢獻:在新加坡進行實繳資本、海外擴展、員工培訓等經濟活動,或介紹新技術和知識或投資大規模的項目。

02 享稅務優惠要求需滿足

資本投資公司在成立第一年的年底實繳資本達到至少20萬新幣,並在第三年年底前增至至少50萬新幣。

海外擴展:從公司成立到第三年年底,在新加坡以外的三個國家設立子公司、分公司或代表處等實體公司,並且這些實體公司必須要從總部接受至少三種類型的服務;

員工培訓:公司75%以上的員工都應該接受技術培訓並取得相關技術職稱證書,最低也須得是NTC2證書(國家培訓證書2級);

專業僱傭:從公司成立到第三年年底,公司需發展到一定程度,並且在新加坡額外僱傭至少10名專業人士,其中至少一人持有新加坡認證的文憑證書;

高級職位收入:在同一個時間段,公司的五個高級職位員工的平均收入達到至少10萬新幣;

增加開支在同一個時間段,公司每年都應該在新加坡額外增加至少200萬新幣的開支,即總運營成本減去海外分包除新加坡以外的工作成本。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