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1月3日是工人黨建黨67周年紀念日,大隊人馬在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前排左8)帶領下,到淡濱尼多個地點售賣黨報《鐵錘報》,插旗意味濃厚。 (取自工人黨面子書)
(新加坡訊) 新加坡來屆大選必須在今年11月前舉行,淡濱尼集選區議席成為工人黨上陣目標,多名淡濱尼居民反映,他們過去一兩年經常會看到工人黨在區內走動,甚至有義工非常肯定地對居民說:「這次大選淡濱尼選民會有機會投鐵錘。」
鐵錘是工人黨的象徵。在2024年11月3日建黨67周年當天,除了在網路上發布《後港》紀錄片,這個新加坡最大反對黨還派出大隊人馬到淡濱尼多個地點販賣《鐵錘報》,發出在那裡插旗的強烈訊號。
工人黨多年來積極走訪新加坡東部,以後港和阿裕尼集選區為大本營,逐步擴大在鄰近選區的影響力。其中,淡濱尼集選區是該黨耕耘多年,但至今尚未派人角逐的選區。
根據《聯合早報》掌握的可靠消息,工人黨在來屆大選的布局包括到淡濱尼參選。
工人黨過去多次考慮淡賓尼參選。早在2011年,時任工人黨秘書長劉程強,就將淡濱尼形容為工人黨的「首選」,但考慮到從工人黨過檔到國民團結黨的吳明盛計劃到淡濱尼參選,工人黨最終沒有派人競逐淡濱尼議席。
上一屆大選,工人黨曾要前非選區議員餘振忠帶隊到淡濱尼,對抗原本準備成為下一任總理的時任副總王瑞傑理。但工人黨最終為了避免讓人覺得想趁冠病疫情危機,擾亂第四代領導團隊接班的計劃,放棄參選淡濱尼議席。
目前在淡濱尼集選區活躍的反對黨,包括自1988年起就多次在這個區參選的團結黨,以及吳明盛另起的爐灶——人民力量黨。
淡濱尼向來是人民行動黨的安全區,從2006年至今的四屆大選,只有2011年分水嶺大選的得票遜色於人民行動黨的全國平均。
不過,過去「攻城」的反對黨實力不強,上陣的如果換成有吸票能力的工人黨,人民行動黨得票會否大幅度下滑,有待觀察。
淡濱尼這次或更吸引反對黨爭奪的原因,還包括人民行動黨團隊曾經被醜聞纏身。原先負責淡濱尼東分區事務的前行動黨議員鍾麗慧,2023年因婚外情退黨,造成議席懸空。她的基層組織顧問職務,已經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助理教授陳以君填補。
在淡濱尼領軍的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兼衛生部第二部長馬善高,則已經參加四屆大選。接下來他會不會繼續競選,也是個未知。
針對工人黨來勢洶洶,人民行動黨淡濱尼團隊不願置評。
根據2024年7月21日的統計,淡濱尼集選區有選民16萬4462人,比2020年大選增加1萬7213人。與淡濱尼相鄰的白沙—榜鵝
集選區則有18萬319人,增加1萬8367人。
新加坡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已在上個月成立,以2025年2月的選民人數為依據,這兩個區最近都有不少預購組屋項目完成,選民人數還會增加,致使選區範圍發生變化。
一般相信,白沙—榜鵝集選區中的榜鵝組屋區,有可能會劃分出新的選區,成為工人黨參選的目標。
工人黨上屆大選派出21名候選人競逐6個選區的議席,加上新目標淡濱尼集選區和榜鵝,來屆大選可能會有近30名工人黨候選人參加。
長期觀察新加坡政治的新加坡管理大學楊邦孝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認為,工人黨似乎計劃競逐國會至少1/3的席位,並有可
能以「不要給執政黨修憲的空白支票」為競選主題。
「淡濱尼和白沙—榜鵝集選區和工人黨現在管理的選區相鄰,居民可以看到工人黨市鎮的管理水平和人民行動黨的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工人黨曾經不只一次指出,其中期目標是確保至少1/3的國會席位不落在執政黨手中,並非組織政府。」
陳慶文也指出,工人黨的活動範圍包括鄰近選區,這也能降低選區範圍調整的影響,確保多年來在基層走動的努力不會白費。
2006年起就在白沙—榜鵝集選區參選的新加坡民主聯盟主席林睦荃受訪時說,他目前沒有在選區內和工人黨相遇,但他對黨際交流和競爭持開放和歡迎的態度,也希望不同政黨的觀點碰撞與良性競爭,為居民提供更豐富的選擇,促進社區發展。
「無論面對何種競爭態勢,我們都將持續深入傾聽居民的需求,並積極分享我們對社區未來發展的規劃與願景,以實際行動贏得居民的信任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