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科目編班制實施了一年,有中學教師發現學生們顯得更有動力。少了分流的標籤效應,學生們之間關係也更加密切,這為他們營造了更愉快的學習環境。
不同學習能力的中一新生以往在參加迎新營時不會被安排到同一組。在全面科目編班制推行後,每個班級現在包括修讀不同水平的科目的學生,學生們都對新安排感到滿意。
思勵中學中一新生納烏沙德說:「我和班上所有的朋友互動。他們非常友好,很容易和他們打成一片。」
教師們也察覺到,學生們如今更積極互相學習交流,也有更多課外的發展機會。從2027年開始新加坡-劍橋中學教育證書考試將取代目前的O水準和N水準會考,教育專家認為全面科目編班制提供的靈活性是有利的。
國立教育學院副教授陳英泰博士說:「分流制最大的缺陷之一就是它的應用過於寬泛。從中一開始學生就被劃分了。幾年後當這些學生選擇高等教育途徑時,也將有更大的靈活性。」
儘管特需學校和直通車學校無法在全面科目編班制下提供所有的科目,但學生們仍可以根據自己的步伐規劃學習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