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非永久居民配偶的新加坡公民,從現在開始只要年滿21歲,就能申請建屋發展局高達4萬元的津貼購買轉售組屋,無須等到35歲才能享有津貼,提早實現擁屋夢。
根據建屋局之前的規定,新加坡公民與外籍配偶(非永久居民)在非公民配偶計劃(Non-Citizen Spouse Scheme)下申請津貼購買轉售組屋,必須符合至少年滿35歲及首次購屋的條件。

隨著我國有越來越多跨國婚姻,建屋局受詢時向《聯合早報》證實從本月26日起放寬年齡限制,有非永久居民配偶的年滿21歲新加坡公民只要符合資格,就可獲得最高4萬元的額外安居津貼(Enhanced CPF Housing Grant,簡稱EHG)。
其他申請條件包括申購者中的一人須已就業至少12個月,並且平均家庭月入的一半不高於4500元。改用EHG之前,申購者只可獲得最高2萬元的額外公積金購屋津貼(Additional CPF Housing Grant,簡稱AHG)。
新達產業顧問研究與諮詢部主管陳瑞謹指出,政府宣布放寬津貼條件,不僅能幫助更多買家減輕購屋負擔,也進一步鼓勵他們提前規劃婚姻與生育。

根據上個月公布的《2019年人口簡報》,去年有6312對公民與非永久居民結為夫妻,占全國婚姻總數的約23%。
過去20年,這個比率維持在兩成至三成之間。
政府上一次放寬這方面的購屋條例是在2013年,首次允許有外籍配偶、年滿35歲的新加坡人在非公民配偶計劃下,申購非成熟市鎮的二房式預購組屋。當局已在2015年將之前的小型公寓和二房式組屋計劃整合為二房式靈活計劃。

陳瑞謹說,許多首次購屋者準備生兒育女,仍比較傾向於購買房型較大的單位,此次給予他們更高額的津貼,相信更能夠鼓勵這些買家提前購屋。
為三兒女買三房式組屋
剛透過非公民配偶計劃購買轉售組屋的蘇吉拓(44歲,搬運業),就是為了三名兒女決定買房。
他說,他和印度尼西亞籍妻子結婚13年,妻兒都在印尼生活,他自己則一直與父母同住。
他結婚時未滿35歲,根據舊有的組屋購屋津貼條例,並不符合資格,無法享有津貼,要購買私人住宅也不便宜,他因此只好暫時打住購屋計劃。
如今,眼見兒女即將從中學畢業,購買轉售組屋也能享有更高額的津貼,他因此決定在後港一帶買下一個三房式單位,將妻兒接過來同住。
情侶考慮購買轉售組屋
剛大學畢業的廖姓銀行職員(25歲)與中國籍男友虞先生(25歲,大學生)原本打算購買私人公寓,但得知當局為有非永久居民配偶的公民調低購屋津貼年齡限制後,將重新考慮購屋計劃。虞先生受訪時指出,他們會考慮購買轉售組屋,不過還得看價格和地點。

從事房屋經紀10年的諾斯塔(46歲)受訪時說,這幾年在非公民配偶計劃下確實有越來越多買家。「許多前來詢問的買家,誤以為只要配偶不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就只能購買私人住宅。」
她也指出,一些買家有意購買優質地段的轉售組屋,卻因未滿35歲無法獲得津貼,反而覺得與私人住宅的價格差距不大,轉而購買私人住宅。
「此次放寬申請津貼的年齡限制,相信能進一步刺激組屋轉售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