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雞肉,食用油,鴨肉,雞蛋
魚,水果,蔬菜和糖
印尼
魚,水果,豬肉,蔬菜和牛奶
澳洲
牛肉,魚,水果
羊肉,豬肉,米
糖,水果和牛奶
紐西蘭
牛肉,雞蛋,魚,水果
羊肉和蔬菜

......(略)
新加坡市場上銷售的
幾乎所有的
農產品、蛋奶
肉製品、水果蔬菜
每一種,都是來自於7~8個
不同的國家或者地區
以保證供應的靈活性
例如,就雞肉來說:
46% 來自巴西
37% 來自馬來西亞
13% 來自美國
2% 來自阿根廷
1% 來自丹麥
1% 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

(圖源:Todayonline)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新加坡這樣的做法
可以有效避免
某一供應鏈的缺失
對新加坡社會造成的影響

不過,這菜籃子提在別人手裡
始終覺得 沒有安全感
新加坡還鼓勵本地的
農業公司在「和平時期」
在國外種植糧食並擴大規模
並在危機時期
將產品帶回本國
例如某水產公司
與汶萊政府成立合資企業
將部分業務遷至汶萊
從而利降低企業成本

「如果新加坡面臨國家危機
我們還可以在很短的時間
內將產品運回新加坡。」

(本地水產公司Apollo Aquaculture在汶萊建設養殖基地)
新加坡成立的食品局
將負責落實「30·30願景」
到了2030年
本地出產的農產品將
能滿足新加坡人30%的需求
新加坡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