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媒體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出席今明兩天的G20峰會,李顯龍將在會上與各國領導人共同討論如何克服冠病疫情,讓經濟儘快恢復等議題。
G20峰會
二十國集團(英語:Group of Twenty,縮寫: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對話的一種機制,由七國集團(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七個重要經濟體(墨西哥、阿根廷、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韓國、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以及歐洲聯盟組成。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
峰會參與國的詳情
據悉,此次峰會由於疫情的影響而搬上了網絡,由成員國中唯一的阿拉伯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主辦。沙烏地阿拉伯是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輪值主席國,峰會將由沙特國王薩勒曼主持,會議主題是「實現所有人的21世紀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不是G20成員國,此次峰會新加坡將以3G召集國身份參加。所謂的3G召集國即是聯合國環球治理組織(Global Governance Group,簡稱3G)。3G是由30個中小國家組成的非正式組織,旨在為中小國家發聲。
此外,除了新加坡,還有六個非G20成員國受邀與會:約旦、西班牙、瑞士、「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主席國盧安達、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以及海灣合作委員會輪值主席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以及其他多邊組織的領導人也將出席。
3G召集國的表態
在峰會召開前夕,3G召集國發表聲明表示,已針對疫情防控、國際貿易和數碼轉型等方面,向G20提呈非正式文件,闡明組織的立場和相關意見。
例如,在一份關於全球該如何更有效地因應冠病疫情及其他公共衛生緊急事故的非正式文件中,3G就呼籲G20成員國共同支持「獲取冠病工具加速計劃」(Access to COVID-19 Tools(ACT)Accelerator)以及冠病疫苗全球獲取機制等項目,並通過信息共享等方式,加強國際社會克服疫情的能力。
擔心受到貿易保護主義和衝突波及的3G,也盼世界各國共同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系,以維持自由、開放、透明和不帶歧視的經貿交流。
新加坡政府的表態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在出席G20財長會議上表示,全球合作是世界克服危機和應對國際挑戰的唯一途徑。他強調,全球必須強化集體韌性,才能挺過未來任何難關。

與此同時王瑞傑呼籲各國在疫後重建的過程中,善用科技和綠色金融發展,以打造更美好的將來。他表示各國應該繼續探討國家衛生和財政系統的不足之處,加強抵禦能力,以應對未來暴發的疫情。
王瑞傑說,冠病是全球危機,國際合作至關重要。占世界經濟總量近八成的G20,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都可發揮關鍵作用。
此次峰會的作用
毫無疑問,本次G20峰會最重要的議題是對抗新冠病毒,以及它所帶來的經濟困境。按照官方說法,本次峰會的主題是「實現21世紀的機遇」。而據峰會的一份公共聲明稱,要在危機時期凝聚國際合作,團結G20國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並保衛全球經濟。
據悉,G20成員國的經濟在世界上規模最大、增長最快,其GDP總量占據全球GDP的約85%。而在應對疫情方面,G20成員國已經貢獻了210多億美元用於新冠診斷和治療等。在保護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方面,成員國貢獻了11萬億美元,旨在通過有針對性的財政政策抵消疫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此前發布公開信,呼籲G20領導人在應對疫情方面採取更加「大膽」的措施。他敦促20國集團填補280億美元的融資缺口,以加快藥品和醫療設施供應。他還稱,「我們要避免任何形式的疫苗民族主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共有10種疫苗處於臨床試驗的最後階段,下一步就是進入生產。預計G20集團會就未來疫苗政策發布進一步的指導意見,以加速疫苗生產,並幫助成員國及其他國家形成投資計劃。
債務重組、氣候變化等議題
除了抗擊疫情、經濟復甦議題之外,氣候變化也是本次G20峰會的關注重點。中國和美國是與氣候變化問題相關的兩大國。中國已經表態要主動參與減排計劃,並承諾要在2026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在美國方面,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宣布美國退出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起關鍵作用的《巴黎協定》,而下一人總統拜登則明確表示將重返協定。由於美國政府正處於過渡階段,本次G20峰會能否就應對氣候變化提出深入舉措,還是未知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