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來,新加坡衛生部開始發展社區衛生中心,為私人診所提供輔助醫療服務,幫助診所更好地診治常見慢性病。
衛生部還推出「基層醫療護理網絡計劃」,向私人診所提供資金和行政支持,包括為聘用護士和護理協調員提供資金等。
該計劃還提供了一個分享治療實踐的平台,參與的私人診所可共用護士與護理協調員並共享資源,為社區內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醫療護理。目前,新加坡已經建立起10個基層醫療護理網絡,數百家私人診所參與其中。
一位林女士說,她在2015年被診出糖尿病和高血壓,剛開始,她定期去離家很遠的綜合診所看病。2018年,她家附近的私人診所加入了「基層醫療護理網絡計劃」,她就再也不用奔波了。
私人診所里有固定的醫生提供持續治療;有護理協調員幫助協調醫生的預約時間和檢查時間,以便她在一天內看完病;還有專業護士詳細介紹病情和控制方法,定期打電話跟進病情,提醒複診等。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說:「我們的目標是在病人熟悉的環境中,為他們提供更靠近家的護理。」
縣級診所是目前我國基層醫療最廣泛且最重要的組成單元,縣級診所的發展才是我國基層醫療水平的真正體現,強基層醫療,首先得強縣域醫療。目前,基層診所行業正在面臨從診所頂層設計到診所細節的全方位改革。
為此,診鎖界將於2021年7月28日-7月29日組織國內首個縣域診所遊學考察項目。走進縣域診所,關注行業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