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矽谷銀行和Signature銀行的倒閉,毫無疑問,會是今年全球金融領域的大事件,然而,它所帶來的影響和波及的範圍,相信還會更大。那麼我們簡單聊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銀行的倒閉,什麼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以及會對新加坡的帶來什麼影響。
第一,美聯儲持續加息
自2022年以來,美聯儲一直在不斷加息,來應對通貨膨脹壓力,美聯儲加息直接帶來的後果是高利率,不少依託貸款或募資來存活的初創企業,融資成本就大大增加,所以他們開始從銀行提取資金,來滿足日常的流動性資金需求。隨著現款提取的增多,這就要求矽谷銀行要有足夠多的現金儲備,來滿足客戶的提款需求。
第二,虧損出售債券組合
大家都知道,銀行多是靠客戶的存款來投資賺錢的,包括矽谷銀行在內的許多美國銀行,都將客戶的大量存款買入長期國債或其他政府債券。然而,隨著持續加息,這些債券在二級市場上的價值已經下降,因為新發行的債券的收益率,要比加息之前發行的債券高。

為滿足客戶的提款需求,矽谷銀行嘗試贖回已投資的債券,先是出售了一個210億美元的債券組合,其中大部分是美國國債,而該組合的平均收益率為1.79%,遠遠低於目前3.9%收益率的10年期國債,那麼這筆交易,就直接造成了18億美元的損失。
矽谷銀行非但沒有通過贖回債券的方式籌集到資金,反而陷入了更大的虧損和資金缺口,也就意味著,矽谷銀行需要另想辦法來籌集更多資金,來填補越來越大的虧空。
第三,出售股票崩盤
矽谷銀行隨後宣布,將出售22.5億美元的普通股和優先可轉換股票,來填補其資金缺口,然而股價當天收盤時直接下跌60%,因為投資者對矽谷銀行已失去信心,進而越來越多的客戶從矽谷銀行撤出資金。對矽谷銀行來說,這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隨後,矽谷銀行宣布集資失敗。第二天,也有努力在做最後的集資嘗試,比如出售公司等等,但就在當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宣布,矽谷銀行已被關閉,並被其接管。就這樣,在全美位列第16位的矽谷銀行,就在短短的幾天內,正式倒閉。

矽谷銀行的倒閉,激起了美國和全球銀行業股票的波動,包括新加坡在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隨後發布聲明,向公眾承諾,新加坡當地的銀行系統仍然是健全和有彈性的,銀行資本充足,流動性狀況健康,並有穩定和多樣化的資金基礎作支撐。
儘管如此,相信不少人還會有些擔憂,那麼矽谷銀行倒閉事件會對新加坡帶來哪些影響呢?
一些專家表示,包括矽谷銀行在內的美國銀行的關閉,可能會促使美聯儲在未來在加息方面更加謹慎,也有人預計,可能會降息25個基點,來調控銀行業目前面臨的風險和危機,如果這樣的話,新加坡的銀行利息,相應也會有一定下調。
對新加坡來說,最直接的影響是,與矽谷銀行和其它銀行有業務往來的美國企業,可能面臨籌集資金來繼續維持運營的壓力,如果這些公司在新加坡有業務或客戶,這可能會對新加坡產生影響。另外,和矽谷銀行合作的風險投資公司,也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它將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合作,評估矽谷銀行和Signature銀行倒閉可能對新加坡的初創企業和那些在美國有業務的企業,所帶來的任何潛在影響,目前從收到的反饋來看,影響都是有限的。

星展銀行表示,其貸款帳目受益於利率上升,而其債務證券或固定收益證券組合的到期日相對較短。與長期債券相比,短期債券對利率變化的敏感度較低,這意味著如果利率上升,與長期債券相比,投資組合中的短期債券的價值不太可能大幅下降。
(文章整理自Straits 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