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辦公室
NO.1 600個申請
儘管申請積壓、等待批準時間長,新加坡仍然是許多家族理財室(Family Office)的首選目的地。
市場有傳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待批的家族理財室申請多達600家。如果全部獲批,引進的資金可能會達120億元至300億元。
雖然不少人認為這些家族理財室主要來自中國,但是專家認為不然。

其實希望來新加坡的家族理財室源自許多國家,他們對新加坡有著廣泛的興趣。新加坡以強大的法治、易開展業務的環境,以及世界級的金融基礎設施而聞名,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單單在本地就有超過1000多家的資產管理公司。
至於這些家族理財室到底會帶進多少資金進入本地市場,根據以往的經驗:「每個家族理財室通常最少會帶進2000萬元。比較合理的平均數字應該是介於3000萬元至5000萬元。」
據了解,這些家族理財室主要是對公開市場股票和債券有興趣。不僅如此,他們也對私人市場投資的興趣也開始日益濃厚。
如果這些待批的600多家族理財室都能符合金管局的家族理財室13O和13U申請條例,也通過反洗黑錢(Anti-Money Laundering,簡稱AML)的審核,獲得批准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早在2018年,本地大概只有約50個家族理財室。但是截至今年第一季,這個數字已經增加到800個。
家族辦公室
NO.2 why 新加坡?
新加坡對家族理財室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所謂的家族理財室就是為一個根據富裕家族和個人需求量身打造,幫助他們處理物質和文化財富,確保能薪火相傳的一個「辦公室」。它設計的範圍不只是財務規劃、投資,還提財富發展戰略、危機管理、慈善捐助,甚至還包括安排接班人等多方面的工作。

通常一個家族理財室會有一名執行長、一名財務長、一名首席投資官、數名投資分析師、會計師、審計師和行政管理人員。一些理財室還可能還會雇一名律師。一般富豪家族也會喜歡安排幾名家族成員到家族理財室的董事會。
根據星展集團私人銀行部發布的家族理財室報告,富裕家族的財富傳承過程經常出現問題。當家族第一代把財富傳承給第二代時,約七成家族的財富會減少;傳承至第三代時,多達九成家族的財富減少。
全球家族理財室數量近年迅速增長,總數至今已超過1萬個。到了2030年,全球擁有至少500萬美元(673萬新元)身家的高凈值家族更將有15.4萬億美元的財富需要傳承。
這些轉移資產包括企業擁有權、房地產和其他資產,以及如慈善基金會和藝術品收藏等更廣泛家族財富。這也使得財富傳承成了富裕家族和家族理財室的當務之急。
家族辦公室
NO.3 人才缺口
人才短缺已構成家族理財室重大問題。
報告說:「由此可見,要如何轉移家族財富,需要家族理財室有跨領域的豐富技能。然而,根據家庭理財室組織『家庭財富聯盟』,人才短缺已構成家族理財室的重大問題。」
報告引述Wealth–X數據指出,去年身家至少10億美元的億萬富翁人數增加8.5%至2825人,他們的財富總值增加10.3%至9.4萬億美元。美國是擁有最多億萬富翁的國家,共有788人。排在其後為中國,共有342人。

報告指出,這些億萬富翁有一成是不到50歲,五成是介於50歲和70歲,其餘四成則超過70歲。因此,不少億萬富翁和富裕家族下來將面對財富傳承挑戰。
報告說:「下來10年,亞洲預計有近2萬億美元財富將傳承給下一代,全球則有超過15萬億美元。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家族理財室雖能針對財富傳承提出解決方案,但它們一般不優先考慮這個問題。」
為此,報告指出,富裕家族可請專業人士負責管理家族理財室,培養家族成員的財富教育。
報告說:「文化差異確實會影響家族理財室的結構,例如東西方家族理財室最明顯區別,在於他們依賴外部專業人員實現投資目標的程度。相比東方家族理財室,西方家族理財室較多選擇外部專業人士,但隨著全球富裕家族有更多世代財富轉移,這個差距預料會逐漸縮小。」
家族辦公室
NO.4 投資回報
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全球的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簡稱單一家辦)今年來的投資回報陷入負數。當中,亞洲的單一家辦的整體表現比歐洲和中東的家辦好。
無論規模大小,家辦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讓下一代的家庭成員參與決策和管理跨代財富過渡。
瑞信的分析發現,從年初至7月29日,家辦在銀行保管下的資產平均損失7.63%,主要是因為股票和固定收益的投資陷入負回報,分別是負6.48%和負1.62%。當中,亞洲的家辦表現更勝歐洲和中東,亞洲家辦的回報率是負6.64%,比歐洲的負8.1%和中東的負11.8%來得低。

以家辦規模的大小來比較投資表現,小型家辦的表現也較出色,回報率是負6.26%。中型和大型家辦則分別是負9.25%和負11.47%。主要是因為大型家辦的投資組合中,股票的占比相對大(62%),股票占小型家辦的投資組合45%。
小型家辦指的是資產管理規模在1億美元(1億4340萬新元)以下,資產管理規模介於1億美元和5億美元之間的屬於中型,而超過5億美元的是大型家辦。
整體而言,截至今年7月底,家辦的資產分布為47%股票,29%債券,17%另類投資工具,其餘是多元資產解決方案。
瑞信也同時發布了一份對全球116個家辦所做的最新調查報告。調查發現,53%的家辦認為它們面對的最大挑戰是讓下一代參與管理和跨代過渡,因為他們持有不同的優先事項和風險偏好,46%認為最大挑戰是風險管理,36%則認為是人才的招聘和保留。
目前只有60%的家辦有下一代的參與,涉略的多數是家辦投資的策略方向。
在投資方面,54%表示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是他們關注的挑戰,而47%則表示是達到每年的回報目標。
家族辦公室
NO.5 創造就業
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為本地帶來投資機遇之外,也創造本地就業機會。
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Single Family Offices)聘用顧問和投資領域專業人士,也通過與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法律專業人士和基金管理公司共事,間接創造就業。
此外,單一家辦也為本地的起步和創業公司,及投資這些公司的本地基金擴充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
「投資公司也能從家辦管理層提供的戰略指導中獲益。一些家族也通過單一家辦或相關機構管理投資及對本地社會活動和運動的貢獻。」
目前在本地的家辦來自歐洲、美國和亞洲。個別家族之所以選擇在本地創設家辦,是因為新加坡提供親商環境,以及與區域的聯繫,這讓家辦能以新加坡為基地,開拓本區域的投資機遇。
為了鼓勵家辦對本地企業投資,政府從2022年4月起要求新加坡家辦撥出資產的10%或1000萬元,用於本地投資,包括在本地交易所掛牌的證券,及未掛牌的本地公司私募股權投資。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企業發展局也通過一系列平台,為本地企業與包括家辦在內的潛在投資者牽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