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線上的百勝地鐵站

2022年11月16日   •   7866次閱讀

▲百勝地鐵站電動扶梯間水光粼粼的投影

本期要談的,是人們不一定感覺到其存在的一座建築物——百勝地鐵站。只因為大部分都「藏」起來,假如你沒進入地下,光看地面結構,甚至感覺不出它的精彩。其實,連用「一座」這個量詞,也不一定貼切。

這位「朋友」今年只有12歲,是筆者在本欄中書寫的最年輕的建築。由於數年前有段時期常常見面,並對它特別欣賞,也可稱得上是「老友」了。

與地鐵結下不解之緣

兒時乃至少年時本地還沒有地鐵。1970年代出國留學第一次在倫敦搭Tube——當地人這麼稱倫敦地鐵,大開眼界。那時,世界首創,通車於1863年的倫敦地鐵已有百多年歷史,車站和車廂皆陳舊,但對我來說卻是「新」。該地鐵路線圖多種顏色的路線網初看複雜,其實不難明白。又學到搭電動扶梯時,如果自己不動,定要靠右邊站,以讓出左手邊給匆匆趕路的人。

新加坡建地鐵的探討始於1960年代,並在1972至1980年間分三個階段進行研究。曾有一組專家認為只要強化巴士服務,是不需要地鐵的。幸而這理論最終被推翻,含東西線與南北線的地鐵工程在1983年啟動。

到了獅城地鐵於1987年通車時,我已在國家發展部大廈內的公共工程局任職數年。麥士威地鐵站離辦公處不遠。忘不了第一次坐MRT是在午餐時間和幾個同事僅從此站坐到下一站萊佛士坊便又回返,純粹是為搭地鐵而搭地鐵。只見一切簇新,和倫敦的相比有天淵之別。一份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時已搬到惹蘭侖平公寓居住。十分幸運,東西線的金文泰地鐵站離住處不遠,走路僅15分鐘。當時公務員周六須上班半天。周六我通常不開車,搭地鐵上下班;妻開車去買菜和日用品。自此與地鐵結下不解之緣。

年輕建築事務所的傑作

環線上的百勝地鐵站是本地建築事務所WOHA的作品。當年,為求這線上首批地鐵站設計優秀,曾舉辦國際設計比賽。成立於1994年的這家年輕的建築事務所一鳴驚人,百勝和體育場兩站皆奪標。迄今,除了這兩個項目獲得國際獎項,WOHA的另一些項目也出類拔萃,獲獎連連,其中之一是「垂直甘榜」海軍部村莊。

百勝地鐵站設計的一大挑戰是它位於勿拉士峇沙路底下,在當時是我國最深的地鐵站。而且,它就在國家古蹟新加坡美術館前方,對老建築磅礴氣勢要表示謙卑,但自身仍須有獨特性格。獲選作品的神來之筆,在於它在美術館前面的地段幾乎看不到任何結構,僅一泓清水倒映著老建築。清水之下有一玻璃蓋頂,為地底的地鐵站採光。

記得當我看到這樣一個設計獲選時,心中暗暗喝彩。到了環線通車,迫不及待就到此站體驗,果然不同凡響。

「玻璃池塘」倒映國家古蹟

到站後,跟著指示牌走向出口,會經過一個高聳的中庭。有電動扶梯讓人們緩緩「升高」。大量光線從玻璃天頂射入,投射在壁上、梯上,竟是會移動的光與影——原來是粼粼水波之舞。當時從未見任何一座建築物有這麼特別的設置,建築師大膽地用了,使百勝地鐵站確實與眾不同。

在地面上看,「玻璃池塘」倒映著新加坡美術館主立面,令我想起在歐洲所見宏偉宮殿投影於池中的美景,果然是對不凡老建築的最佳敬禮。此舉也美化了勿拉士峇沙路這一帶的景觀。

這一帶我是十分熟悉的。在公教附小和公教中學求學的日子裡,抵達的巴士站在維多利亞街聖尼各拉女校對面,定要走勿拉士峇沙路轉入奎因街;回家的巴士站則在勿拉士峇沙路上。聖約瑟書院(新加坡美術館前身)前面的大草場也是常往的。公教沒有草場,借用此處供學生上體育課、讓軍樂隊操練和舉行運動會。地鐵站水池的所在地,就是我當年活動的空間。

▲水池倒映正在裝修中的新加坡美術館

好一個「百勝」之名

都說了,我與地鐵有不解之緣。六年前搬到山景道居住,僅半年後濱海市區線通車,山景地鐵站就在公寓側門外數十步之處,太方便了!這是20多年前購置該單位作為退休居所時絕對想不到的,而搬家時的確離自行決定捨棄職場生涯的日子不遠。那年年底報讀天主教神學院課程,翌年開始上課,地點是滑鐵盧街天主教中心——不正是在百勝地鐵站邊上?於是,有無數個日子搭地鐵到與公教中學舊校園比鄰的神學院上學,放學也搭地鐵回家……啊,走過人生大半輩子,像是回到童年、少年求學的無憂歲月。

一向來理所當然稱Bras Basah MRT Station為勿拉士峇沙地鐵站。為寫此文上網一查,竟是百勝地鐵站。想必是從附近本叫書城的百勝樓取得靈感命名,有趣!

由於特別緣深的獅城建築皆已寫就,筆者決定為《建築情緣》專欄畫上句號,並於日後將部分文章結集成書。謝謝大家這8年來的支持。

(作者為本地建築師兼作家)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2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