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5日訊)林中靜待榴槤落,一聲「砰」響眾人搶,無主榴槤被霸占!
《聯合晚報》記者於上星期四(11日)早上7時,到烏敏島親身體驗一場搶榴槤大戰。左邊是四名在本地工作的尼泊爾外籍員工,右邊是從本島過來的阿嫂和阿叔三人組,七人在島上的撿榴槤熱點守株待兔,只要聽到「砰」的一聲,雙方便會向朝聲音的方向跑去,看誰先找到剛掉下的新鮮榴槤。
在林中,只聽到阿嫂聲嘶力竭的朝隊友喊著:「在你前面,再前面一點!」

來自尼泊爾的外籍員工趁工作假日到烏敏島撿榴槤,他們自帶小刀在現場開榴槤品嘗一番。
尼泊爾小組也用家鄉話叫喊,讓原本寂靜的樹林氣氛升溫,瀰漫著緊張與刺激感。
而在大約500米外的樹林裡,有一名李姓大叔(67歲,退休人士)選擇遠離「戰場」,獨自一人靜靜等待。
他說:「這裡的榴槤樹少一點,但我不要跟他們搶。我早上等到下午四五點,撿10個都沒問題,有時可以撿到16或18個。」
經過約一個半小時後的爭奪,尼泊爾團隊共撿到30個榴槤,阿叔阿嬸也撿到14個榴槤,李先生則撿到兩個,大家都各有收穫。
每年7月榴槤季節,烏敏島都會出現大批人潮到島上撿免費榴槤,在記者乘搭進島的小船上,12名乘客中有一半是撿榴槤客。記者環島一圈,共看到16名公眾到處撿榴槤,他們自備袋子、手套、掃子和刀子,工具非常齊全,有些人還會帶上盒子,把榴槤果肉裝在盒裡帶回。
其中一位陳姓榴槤客說:「我每年都會來撿榴槤,這一季已經來第七天了,我家人都愛吃這種山芭榴槤。」
烏敏島村長朱玉春(74歲)受訪時指出,過去幾個星期每天都有撿榴槤客到訪,周末時一天撿榴槤者會多達百多人。
他說:「你走到哪裡都會看到有人在守著,他們知道哪裡有好榴槤樹,你要跟他們搶一個都難。」

到烏敏島撿榴槤的公眾一般都不會空手而歸。
態度惡劣欺負島民
撿榴槤軍團摸黑上島,還有管工負責監督,他們被指闖入島民家範圍撿榴槤,還態度惡劣欺負島上老人。
村長朱玉春指出,島民並不介意公眾前來撿一些榴槤自食或帶回家,但近年來有一些「專業的撿榴槤軍團」會在晚上或凌晨包船進島,把榴槤帶到島外售賣。
他說:「他們好像是有個公司,老闆派外籍員工來撿榴槤,還有幾個好像管工的人看著。他們會在樹林裡連夜守著,因為半夜最多榴槤掉。前兩天甚至有個人跑進來我家的地方撿榴槤,我好聲好氣告訴他說這是有人的,他還大聲罵我。」
利潤高吸引團隊包船
撿榴槤團隊不惜高價包船進出島,一趟可帶回上百公斤的榴槤,再以每公斤10元轉售給熟客。
樟宜尾渡船合作社會長揭高財(71歲)受訪指出,每年榴槤季節就是包船高峰期,有些顧客是在下午進島,然後在凌晨包船載榴槤離開,有些則是在凌晨3時或4時包船進島撿榴槤。
揭高財說:「船夫是希望他們來撿榴槤,因為他們願意花80元或100元包船,但島上的居民就不希望他們來撿,在榴槤季節的時候,他們一次進島可撿百多兩百公斤的榴槤。」
據他了解,這些專業的撿榴槤軍團會把榴槤拿回新加坡各處售賣,一公斤價格可賣超過10元,利潤非常高。
百年樹齡天然有機
以前居民勤種榴槤,留下過千棵的老樹,讓烏敏島成為本地「有機榴槤」盛產地。
在烏敏島土生土長的朱玉春形容,這些榴槤樹在他小時候就有了,至少已有七八十年樹齡,過百年的榴槤樹也不少。
他說:「烏敏島的大伯公廟都已經150周年了,那時候就有居民,不管華人或馬來人都有種榴槤,現在島上有過千棵榴槤樹。」
烏敏島居民郭亞妹(73歲)說:「我家門前的榴槤樹是我家婆以前種的,旁邊的幾十棵則是家婆的朋友種的,都有上百年了。」
朱玉春解釋,以前烏敏島上榴槤樹雖多,但幾乎每棵都有人認領和打理,所以並沒有外人到島上撿榴槤,但90年代時,大部分島民搬遷離島,島上的榴槤樹變成「無主野樹」,慢慢的便吸引越來越多人前來撿榴槤。
烏敏島的居民形容島上榴槤是全天然無農藥的有機榴槤,味道雖不如貓山王般濃郁,卻能讓人唇齒留香,很多在甘榜長大的國人,都特別懷念這種山芭榴槤的味道。
Post in: 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