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生活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對各種會館有所耳聞,眾多會館不僅隨處可見,似乎也在新加坡華人圈子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那麼看似神秘且龐大的會館群體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本期我們來了解一下,新加坡獨特且豐富的會館文化是怎樣的吧~
01 會館文化的形成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了中國之外唯一由華人建立起的國家,華人的比重超過了四分之三。因此,以地緣和宗親為代表的兩大流派會館在新加坡應運而生。

在新加坡的眾多會館中,福建和廣東一帶的會館占了絕大多數,一個下屬的地級市又或者是縣級市的會館都有可能在新加坡尋到到蹤跡,這主要是由新加坡早期移民的分布所決定的。
1860年代,華人移民已占新加坡人口的65%,成了最大族群。說著福建、潮州、廣東、客家方言的早期移民,雖然適應新加坡生活的速度很快,但是在遇到和自己說著同樣方言的老鄉,也是倍感親切。自然而然,通過語言連接起來的組織開始初具規模,並成為了後來移民來新加坡的同鄉人所投靠的重要組織。
新加坡的會館主要有兩個大類,一類是以地緣關係為劃分標準的會館,新加坡福建會館、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新加坡海南會館、安溪會館、廈門會館等都是這個類型的代表。另一類就是以宗親為主要劃分標準的會館,姓氏是這類會館最強有力也最直接的連結,新加坡黃氏總會、新加坡李氏總會等都是新加坡宗親會館的佼佼者。
02 主要會館介紹
福建會館
新加坡福建會館是新加坡一間文化兼教育機構。該機構於1840年以推廣教育、社會福利及保留新加坡和東南亞華人的華文和華族文化為宗旨而創立。
主要事件
1839年
1839年,在先驅陳篤生、薛佛記等人的領導下,在草莽和港口之間的直落亞逸街興建天福宮, 閩幫領導中心於1840年天福宮建成後遷移到該廟。
1954年
1954年,第十屆主席陳六使與李光前帶頭各捐獻20萬元,在天福宮對面戲台地段建福建會館大廈。大廈落成後除了供會館使用外,也是愛同和崇福兩所小學的教學場所。
1953年
1953年1月16日在福建會館執監聯席會議上,陳六使建議捐獻雲南園土地500英畝, 以創辦南洋大學。經過三年的積極籌辦,南洋大學於1956年3月開學。

福建會館當今在新加坡扮演的角色已經發生了轉變,更多的是發揮文化教育功能,對華族語言的延續、華族文化的傳承盡一份力,扮演著相傳薪火的角色。
潮州八邑會館
於1929年成立的潮州八邑會館是潮州方言族群的地緣性會館,「八邑」指過去屬潮州府的八個縣,即潮安、揭陽、澄海、潮陽、普寧、惠來、饒平和南澳,會員至今已達5000多名。
主要事件
1928年
1928年9月15日召開潮僑大會,議決成立潮州八邑會館,推舉林義順等20人為籌委會,外加每縣各派2名代表,籌委會共計36人。
1953年
1953年至1954年,響應創辦南洋大學,發動捐款和徵求鄉僑加入為南洋大學會員運動;在1958年南洋大學落成典禮時,又發動潮人審計署捐贈賀儀,充實南洋大學基金。
1963年
1963年5月建成新加坡潮州大廈。

黃氏總會
黃氏總會也是新加坡華人血緣社團。1951年成立,前身是成立於1924年的南洋江夏堂。主要介紹黃姓的起源與歷史,以及團結黃姓新加坡同胞,在節日舉辦慶典與活動。
主要事件
1950年
1950年1月8日,新加坡黃氏團體在南洋江夏堂的主催下,於芽籠35巷16號召開籌建總會第一次籌備委員會討論會。參加該次會議的黃氏宗親團體有:南洋江夏堂、潮州江夏堂等團體的19位代表。這次會議一致通過,在現有黃氏宗親團體的基礎上,成立新加坡「南洋黃氏總會」。
1951年
1951年1月14日正午,「南洋黃氏總會」在當時的各同宗社團於芽籠35巷16號(即南洋江夏堂會址)宣布成立,並推舉景順宗長為首屆常務主席,同時舉行慶祝典禮。
2022年
2022年9月24日,新加坡黃氏總會大廈落成。

李氏總會
李氏總會於1906年註冊成立,原名是李氏隴西公所,由李清淵任創會總理。成立初期,總會會所設在振瑞路98號。
主要事件
1951年
1951年,李氏隴西公所更名為隴西李氏總會。
1954年
1954年終於購置了位於惹蘭勿剎363號的大廈,作為新會所。
1956年
1956年舉行新大廈落成禮。

03 會館活動與項目
福建會館
福建會館注重文化傳承與教育,為進一步推廣及深化華族傳統文化與藝術,福建會館於2012年成立了新加坡福建會館文化學院。文化學院所提供的課程,包括學前教育、語言、文化及人文課程等。
網址:https://www.shhk.com.sg/zh/


潮州八邑會館
潮州八邑會館同樣也在不斷推廣潮州文化,除了以下活動外還有舉辦潮語課和文化節等活動。
網址:https://teochew.sg/

黃氏總會
作為宗親會館,黃氏總會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設立了眾多獎學金,此外還有眾多節日活動。
網址:https://huangclan.org/

李氏總會
李氏總會同樣在努力支持年輕學生,為成員子女設立了助學金和獎學金項目,此外節日相關的慶祝活動同樣豐富。
網址:https://www.lee-clan.org.sg/

結 語
以上就是關於新加坡會館文化的全部介紹了。總的來說,新加坡華人社會的團結和發展,離不開各個大小會館的不懈努力,互幫互助。希望這篇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