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本地青少年每天的螢幕時間長達8.5小時,近六成表示是為了應對壓力。研究也指出長時間使用螢幕,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可能加劇青少年的孤獨和沮喪感,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調查顯示青少年每天花三個半小時用智慧型手機,有的甚至毫無節制,一用就是一兩個小時。超過半數受訪者承認利用數碼設備來應付壓力,然而使用社交媒體帶來的快感迅速變成一種孤獨和沮喪感。
Audrey Yeap說:「當你看到某些人可能會感到沮喪,因為他們擁有他們可能想要的一切,但你並沒有。」
隨著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螢幕時間同認知發展有密切聯繫,越來越多國家採取措施保護青少年。我國近期推出孩童螢幕使用指導原則,建議減少孩童的螢幕時間。心理學家警告,鋪天蓋地的信息量影響深遠,會影響青少年的健康和認知發展。
專業諮詢公司高級臨床心理學家蓋米斯說:「當孩童到12、13歲左右,他們的大腦會發生變化,我們每次只能專注一件事情,而擁有大量數碼設備意味著我們實際上沒有專心做一件事。」
調查也顯示,約六成青少年認為自己的螢幕時間剛剛好,只有28%的人認為時間過長,而超過四成的家長認為孩子沉迷於數碼設備,不過要控制他們的螢幕時間是個棘手的問題,有必要採取更謹慎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