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ish,或稱新加坡式英語(Singapore English),是一種在新加坡廣泛使用的語言變體,它是一種英語和多種亞洲語言(尤其是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的混合體。Singlish深受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影響,融合了不同種族的語言特色,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和社會身份。

新加坡是一個種族多元的國家,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在殖民時期,英語被作為官方語言和教育語言,而各種族群也帶來了自己的母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影響,逐漸形成了Singlish。
與所有其他語言、方言一樣,新加坡英語不是一個完全統一的整體。受過教育和沒受過教育的人所說的新加坡英語並不一樣,正式和非正式場合所使用的新加坡英語也截然不同。一般來說,受過教育的人在正式場合所說的英語與英美所使用的正式英語大同小異,區別主要在語音上,帶有一定的本地口音;而非正式場合所說的英語則有更多源於漢語、馬來語的詞彙、語法。
Singlish的特點是什麼?
(1)詞彙:Singlish的詞彙庫中包含了大量的馬來語、華語方言(尤其是福建話和粵語)、印度語等元素,最明顯的特點是Singlish的語氣助詞比正式英語多很多,多出現在句子的結尾,例如:
sorry lah (對不起啦)
I don't know leh(我不知道咧)
Really got meh (真的有咩)

由於新加坡原住民是馬來人的關係,很多馬來語/印尼語的詞彙也直接引用到Singlish中,如:
bukit - 小山/山坡
kampung - 鄉下/村落
makan - 吃
這些外來詞彙會和正式英語的詞彙直接替換,如:
makan already? 餓了嗎?
Alamak! I lost my wallet!天吶,我的錢包丟了!
(2)語法:Singlish的語法結構與標準英語有所不同,例如,它可能使用不同的時態或語序。Singlish中引入了很多漢語的語序,歐美人有時聽起來反而沒有中國人容易理解,例如:
This country weather very hot one.
正式英語的話應該是The weather in this country is very hot.
疑問句中,Singlish相較正統英語會省略一些虛詞,同時改變語序,如:
This book you want or not?— 這本書你要不要?
正式英語的話應該是Do you want this book or not?
(3)語音語調:Singlish的發音帶有獨特的新加坡口音,這可能受到其他亞洲語言和方言的影響,同時Singlish的語氣通常較為隨意和直接,反映了新加坡社會的實用主義和多元文化背景。遊客有時會覺得Singlish的聲調很鮮明,每一個字詞的高低分的很清楚,像一個詞一個詞蹦出來一樣,然後又說的很快,同時在一句話的結尾會有很多有意拉長音的語氣助詞。
新加坡人對Singlish怎樣看待呢?
政府和民間的看法有時存在差異。在21世紀初的時候新加坡政府曾經推廣過「講正確英語運動」,希望新加坡人能夠認識到講正統,標準英語的重要性,並推廣其使用。政府通過舉辦活動、競賽等方式,逐年推行標準英語的日常應用,客觀來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這一推廣活動也引起了一部分新加坡人士的質疑和反彈,他們認為Singlish雖然與正統英語不相符合,但這一不相符正是新加坡不同於其他英語國家之處,體現了新加坡的文化積累和族群融合,在某種程度上保留Singlish的特徵,其實是有助於增強新加坡的國家凝聚力的。並且在新加坡的日常生活中,新加坡人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做到在「正確」的英語和Singlish下進行切換,Singlish並沒有對商務活動(不論是口頭還是書面)造成非常大的困擾。
儘管存在爭議,但Singlish作為新加坡獨特的文化遺產,值得被理解和尊重。隨著新加坡社會的不斷發展,Singlish也在不斷演變,成為連接過去和未來的橋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Singlish展示了語言多樣性的價值,並為新加坡的文化多樣性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通過Singlish,我們可以窺見新加坡社會的活力和獨特性,以及它在語言和文化交匯點上的創造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Singlish和標準英語就像一對雙生子,伴隨著每一個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既然大家可以在大部分情況下無縫切換,不耽誤正事,那看來也沒有什麼必要改變吧?
作為遊客,來到新加坡聽到當地人的Singlish,雖然很多時候會一臉茫然,但如果能弄懂大家最終在說什麼,體會到裡面的多元文化內涵,甚至學上一兩句,也是一種新加坡帶來的美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