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開12年餐館,跟女友不結婚不生孩子,到處旅遊和健身

2023年06月14日   •   158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開12年餐館,跟女友不結婚不生孩子,到處旅遊和健身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2193位真人故事

我叫Bill比爾,今年47歲,來自馬來西亞,現定居新加坡。由於從小喜歡畫畫,最後學習了廣告設計,本以為自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人員。

最後沒想到,機緣巧合下跑到新加坡成為了一名廚子,我在新加坡開了12年餐館,迫於疫情,餐館不得不關閉。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餐飲夢想,於是輾轉到新加坡西部又開了一家咖啡館。

我始終堅信,失敗不是氣餒的來源,而是新鮮的刺激。

(空閒時間來杯咖啡)

1976年,我出生在馬來西亞,雖然出生在馬來西亞,但我的祖父母都是中國人,祖父母來自廣西廬江,所以我是馬來西亞華人。

我是家裡的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由於我們三個的出生,致使並不富裕的家庭,變得更加拮据,於是父親總是到各個地方打工維持生計。

教育我們弟兄三個的重擔就落在了母親頭上。同時母親也得忙活家裡各種事情,所以我們三個幾乎處於散養狀態,這也給了我們更多發展的空間。

而且父母對我們很寬鬆,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他們都是很支持的。從小我就對畫畫感興趣,但是家裡的經濟狀況,沒有機會讓我報課外學習班。

於是上完初中,我就去設計學院學習了廣告設計,本想靠著美術功底,當一名坐辦公室的設計人員。

(幸福的一家人)

沒想到,1997年我畢業之際,趕上了金融風暴,很多公司都倒閉了。大家都找不到工作,但是我需要維持生計,作為家裡的老大,我要擔起賺錢的職責。

迫於生計,我不得不在吉隆坡的餐館當服務員,沒想到這個決定卻改變了我一生,讓我愛上了做飯,走進了餐飲行業。

我在一家中華料理餐館裡做服務員,餐館主打四川料理,但並不是很正宗的川味,餐館的風格更像是日式的四川料理,因為這兩個老闆之前在日本開飯店。

所以餐館裡菜的味道並不是像川菜那樣辣,口味更加溫和一些。比較受歡迎的菜式是回鍋肉、鍋貼、魚香茄子、酸辣湯等,更多的還是偏酸甜的菜。

我在做服務員的時候,有一天剛好廚房人手不夠,老闆就問我可不可以進去幫忙,我想著當然是個好事情呀,總比當服務員好。

(我在餐館作畫)

於是我開始進廚房裡面,幫忙廚師切菜打雜之類的。之後看得多了,也想自己試著做菜,於是懇請主廚在空餘時間教我,我學得很快,也越來越感興趣。

看到顧客把盤子吃得乾淨,這是對廚師手藝的最大肯定。

我開始逐漸接觸中餐,發現中餐真的挺難的。中餐的做法有很多,而且它不止做法多,還要講究刀功切法,切法也是有很多不一樣。

不僅僅是蒸,還有炸、煮、炒、煎等方式。不一樣的材質也決定了配菜的不同,作法的不同。每種做法,切法不一樣,都會做出不同的口味。

西餐就相對簡單一點,當然味道自然沒有中餐那麼多種多樣。學了5年中華料理以後,我也想學一下西餐,於是去了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餐館裡學習了4年,我覺得自己有能力,想要自己做生意,於是2005年花了5000新加坡幣和朋友一起盤下了一個檔口。

(我和我新加坡的朋友們)

因為新加坡人不喜歡在家做飯,更喜歡到小販中心用餐,所以在新加坡這樣的檔口很受歡迎。

可能有人會想,在家做飯多麼健康,還省錢,但是新加坡人不這樣想。

小販中心的食物價格是由政府監管的,價格一向低廉,這得益於當地政府提出「讓國人負擔得起」的要求。加上新加坡的水電費和煤氣費並不便宜,在家做飯有時真的不如在小販中心吃一頓便宜。

而且熟食小販需要符合一定衛生條件方能領牌營業。更重要的是,小販中心的食品種類相當豐富,東南亞美食、日韓料理、中/英/法國菜等等,應有盡有,充分滿足了新加坡多元的飲食需求。

我們檔口當時只賣兩種食物,一湯一面,一面是蝦婆面,一湯是紅酒雞藥材煲,就是我改進的肉骨茶,深受大家喜歡。

(被當地報紙報道)

肉骨茶深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人民的歡迎,聞名世界,只要來旅遊的人,都想要嘗一嘗肉骨茶。肉骨茶里可沒有茶,主要是用肉及各種藥材進行熬制。

有一天我突發奇想,如果把西餐的紅酒加到肉骨茶里,那熬制出來的是什麼味道呢?於是說做就做,我開始研究用哪種紅酒,加入多少量能熬制出恰到好處的味道。

為了研究這個,我下班以後每天在廚房裡進行各種試驗,不知道用了多少紅酒,熬制了百餘次。終於有一天,那股酒香混合著各種藥材及肉的香味飄出來,我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當然不能再叫肉骨茶,我改名為紅酒雞藥材煲。這個湯一發出,就很受大家喜歡,並且還被當地的各種美食節目、報紙爭相報道。

我一個馬來西亞華人,非科班出身的廚子,在新加坡竟然受到了如此待遇,我真是太激動了。

(這是新加坡當地一檔美食節目)

擺一個簡單的小檔口,受到了大家的喜歡,更增加了我的信心。我開始不滿足於這小小的地方,和朋友商量,打算大幹一場。於是2008年5月,我們三個人開了一個餐館。

我的餐館名字叫八號咖啡館,是中餐和西餐結合的特色餐館。因為我更喜歡自己研究菜品,利用學過的中餐和西餐,就想要把兩者結合起來,吸取兩方的優點,做出的美食就會很不一樣。

比如中餐的料理使用西餐的烤箱烤,或者西餐的食物使用中餐的烹飪方式,因為我的想法比較多,所以總是出新的餐品。

但也是因為新品,所以受眾效果不太好,在我們剛開餐館的第二年,餐館進入了非常艱難的時刻。

新餐館開始總會先賠錢再賺錢,因為要有口碑,才能有回頭客,這個需要時間。但是當時我的兩個夥伴由於生意不好,決定退股,這讓我備受打擊。

(我的餐館牆上的畫作,都是我自己畫的)

最後這個餐館是我一個人在支撐著,我欠了租金,還欠了員工兩個月的工資,並且因為欠工資,員工不滿意,所以餐館的酒總是丟,當時我真的很崩潰。

我還去銀行借款,但是沒有審批通過。我也不能向父母要錢。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下去,當時也沒有人可以訴說,我不知道自己這麼堅持下去還有沒有意義。

偶然一次和朋友喝酒,說起了我的現狀,我當時也只是想找人傾述,因為時間久了,自己真的有些承受不住了。但是我朋友很爽快的借給我1萬多新幣。我朋友並不富裕,但是他還是選擇幫助我。

我真的很感激他,雖然1萬的錢不算多,但也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我付了房租,房東也很好,答應可以延期,拖欠的工資我付了一部分。

但我請不起全職的員工,於是和他們商量,讓他們去別處找工作,但是拖欠的工資,我一定會給他們的。做餐館我一個還是不夠,還需要服務員,於是只能請幾個兼職的。

(空閒的時間我喜歡到處旅遊)

但是很奇怪,在我堅持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生意開始慢慢好起來,我還清全部的債務,並且餐館開始盈利。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走,在這期間我也申請了在新加坡定居,並且還寫了一本關於家庭菜譜的書,打算出版。

我以為我可以把餐館做大做強,來實現自己的餐飲夢想。開了12年的餐館,有了口碑,也有了回頭客。但是我萬萬沒想到,又迎來了疫情,疫情又一次把我的餐館打倒了。

我沒有勇氣再堅持下去,因為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能結束,不得已2020年4月19日,我關閉了餐館。我的書也因為疫情,沒有出簽書會。

我一直堅信生命里的每一次創傷都是一種成熟,每一次失去都是一種獲得。我並沒有因此放棄做餐飲,正好當時有一個朋友說有一個咖啡館要轉租。

(餐館裡的餐品)

因為我之前的餐館是在新加坡的中心地帶,租金、人員工資等成本都很高,現在這個咖啡館在西部,稍微偏遠一點,成本就降了很多,於是我盤了下來。

目前,我開了三年的Mod Cofe咖啡甜品店,由於前兩年疫情不能堂食,只能做外賣,所以收益一般,今年開放以來,已經開始盈利了。

一個小小的咖啡館,承載了我的夢想,咖啡館了不僅僅有咖啡、甜點,也會出售一些酒之類的。因為新加坡人很喜歡晚上吃完飯,找個小店吃點甜品,或者約三五好友,小酌一杯。

在這期間我也遇到了願意相伴一生的女朋友,但是我們並沒有打算結婚,只希望享受當下就很不錯,並不是不喜歡孩子,只是覺得養孩子並不是簡單的一件事,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及經濟基礎才可以。

(我現在的咖啡館)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這樣,都不是很想結婚,有的就是結婚了,大部分也離婚了。那還不如不結,兩個人好了就可以在一起,不好就直接分開。

可能有人覺得我這樣不負責,但是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我們都很享受現在的生活,何苦要求組建一個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呢?如果養一個孩子只是為了自己的人生更美滿,那還不如不養。

而且雙方父母也很理解我們,並沒有強迫讓我們結婚生子,只是希望我們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開心就好。

空閒時間我喜歡到處旅遊,去過葡萄牙、義大利、英國、法國、美國、日本、泰國、中國等,感受世界的美好,從旅行開始。

我也很愛好健身,每周有四五天,上班前我會健身兩個小時,然後精力滿滿去上班。吃得方面也比較注意,雖然我是廚師,但是為了健康,我還是很刻意控制。

當然我也會空出一兩天,來吃些自己喜歡的食物,畢竟要保持平衡,不能天天健康飲食。雖然我也很努力拚我的事業,但是健康才是更重要的,如果沒有健康,那一切就都不用談了。

(我在健身房訓練)

多做運動對身體好,而且健身又可以讓自己的體態看起來年輕,又健康有年輕,為什麼不去多運動呢?

我就希望自己能繼續經營自己的小店,空閒時間出去旅旅遊,看看書,健健身。簡簡單單,開開心心就夠了,也沒有多大理想,要賺很多錢,錢夠花就可以了。

現在父母已經都80多歲了,他們的身體也很好,我會經常回馬來西亞,多陪伴他們,為我愛的他們做飯,是我最幸福的事情。

(和我的狗狗Oreo的休閒時光)

生活是晨起暮落,日子是柴米油鹽,時光匆匆的我們終將釋懷,健康的活著,平靜的過著,開心的笑著,適當的忙著,就很好。

【口述:Bill比爾】

【編輯:穆清】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採訪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