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4月1日,「中國人民熟識的老朋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李顯龍在疫情之後的首次訪華,同時也有可能是他作為新加坡總理的最後一次訪華。

其間,中新兩國由「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升級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為未來雙邊關係發展明確了戰略方向,將進一步推動兩國合作水平更上層樓。
了解中國最新的發展

李顯龍3月31日在北京表示:「我特別高興能在2019年訪問中國後,時隔四年再次來到中國。」此次行程中,李顯龍進一步表示,他通常設法每年都訪問中國一次,過去四年中國有了許多新發展,很高興有機會再到中國與老朋友見面,結交新朋友,了解中國最新的發展。
李顯龍3月28日到訪位於廣州的中新廣州知識城,並參觀了最近成為「網紅」的廣州新僑學校。這所學校是新加坡南洋華僑中學校群在境外合辦的第一所學校。
中新廣州知識城是中新雙邊合作的重要載體和創新典範。它於2010年6月奠基建設,到2018年4月升級為中國與新加坡重要的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
2022年6月,中新智慧園正式開園,致力於打造以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產業為核心的全球化產業生態圈,成為中新兩國在知識城創新合作領域的又一亮麗名片。
李顯龍本人也是這一項目的倡導者。在2014年他到訪廣東之時,就造訪過知識城,9年的變遷,讓故地重遊的李顯龍感觸頗深,他感慨地說「完全認不出來了」。
多年來,中新務實合作與時俱進,經貿聯繫不斷深化。2013年起,中國連續9年成為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新加坡則連續9年成為中國最大新增投資來源國。
中新3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中新廣州知識城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深圳-新加坡智慧城市合作等,聚焦「一帶一路」、經貿和可持續發展、創新、金融、公共衛生和人文交流等重大倡議和議題,推動兩國務實合作不斷拓展升級。
「兩國的合作項目亮點紛呈。我們每十年都能產生一個反映時代、貼合社會需要的合作項目。」新加坡通商交流合作促進組織「通商中國」主席李奕賢說。
訪華期間,李顯龍也不乏輕鬆時刻。在參觀完中新廣州知識城後,28日傍晚,李顯龍來到具有濃郁廣府風情的廣州永慶坊。李顯龍就像個普通遊客一樣,一邊聽著介紹一邊到處走走看看,還不時舉起手機拍照。
「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支持者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李顯龍訪華期間也提出將以十周年為契機,繼續深化高質量合作,互利兩國的企業和人民。
新加坡不僅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支持者,更是具有示範效應和節點功能的重要合作夥伴。新加坡與中國的政府間合作始於30年前的蘇州工業園,後續還有天津生態城項目和目前正在快速發展的國際貿易陸海新通道,這些項目均已成為實實在在促進雙方乃至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
首先,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是東南亞「一帶一路」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中心。其次,新加坡屬於英美法系,擁有成熟且高水平的法律人才,是「一帶一路」項目重要的仲裁和調解中心。第三,新加坡還是國際企業設立地區總部的熱門之地,大量企業以新加坡為大本營行使管理職責,發展其東南亞或者亞洲業務,這更進一步增強了新加坡作為跨國企業的東南亞管理中心的角色。最後,新加坡還是「一帶一路」乃至地區經濟合作的創新中心。
中國是數字經濟的領先國家,新加坡則是東南亞高速發展的數字經濟創投大本營,兩國在這一創新領域有著廣闊的合作場景。新加坡還是《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的發起國,中國已於2021年11月1日申請加入該協定,兩國未來將可依託共同的數據標準和規則實現數據的跨境協作和效率最大化。
為新一代領導集體「鋪路」

李顯龍訪華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為新加坡新一代領導集體的對華外交「架橋鋪路」,為中新關係的平穩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今年是李顯龍執政新加坡的第19個年頭,人民行動黨將在2025年11月前迎來新一屆大選。目前,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國內的得票率仍占據絕對優勢,但其也面臨著反對黨越來越強的競爭。
李顯龍訪華希望充分向世界和新加坡國內展示人民行動黨與中國共產黨、中國新一屆政府的良好關係,從而為人民行動黨候選人黃循財的穩妥勝選奠定基礎。
李顯龍與習近平主席會面時,也特別提出希望新加坡的新一代領導集體儘快與中國建立聯繫,希望自己本次訪華可以為新一代領導集體明確中新外交的發展方向,為後李顯龍時代的兩國外交「扶上馬,送一程」。
4月2日,李顯龍在結束中國之行後在推特發文說,此訪「收穫頗豐」「為兩國關係開闢了一條嶄新的、積極的、具有前瞻性的發展道路」,使得兩國戰略合作方向得到了進一步明確,在政治互信、經貿互利和雙邊外交穩健可持續發展的大前提下,兩國將在國際問題和地區事務的治理意見中進一步形成合力,從而為中新雙方在世界政治舞台贏得更大話語權和更多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