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波動
似乎疫情之後,經濟衰退的陰影就一直圍繞著世界各地。
經濟衰退擔憂促使亞太股市在1月19日漲跌不一,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收跌13.37點或0.41%,閉市報3276.18點。

美國新出爐的批發和零售數據顯示經濟活動放緩,使投資者更擔心經濟可能衰退,美國紐約隔夜股市三大指數1月18日挫跌1.24%至1.81%。
香港股市星期四收跌0.12%,東京股市則進一步受到日元強勁的影響,日經指數敗跌1.44%。雪梨、首爾、上海和深圳股市星期四各漲0.51%、0.51%、0.49%和0.67%。
亞太地區股市從隔夜美國股市的拋售中得到啟示。雖然美國經濟數據顯示通脹繼續放緩,但美國股市仍挫跌,因為投資者現在擔心新的經濟數據也表明經濟增長緩慢,這反過來可能加劇經濟衰退的擔憂。
經濟衰退的擔憂重新成為市場焦點。
新加坡經濟走向?
在外部環境疲弱的宏觀背景下,新加坡今年的經濟增長預計會放緩,不過相關部門表示本地仍能因應形勢所需,爭取最佳表現。

隨著中國放寬旅行和邊境限制,新加坡期待與中國的旅行聯繫恢復到冠病疫情前的水平,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在促進新中商業聯繫方面,扮演更重大的角色,也更致力促進本地多元種族社會的和諧表示讚許。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一直是本地商界強有力的支柱。在冠病疫情期間,總商會持續引領商界,促進新中之間商業的聯繫。過去三年,它通過上海和成都的新加坡企業中心協助700多家本地企業推展國際化。
新加坡期待把跟中國的旅行聯繫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本地機構正與中國同行合作,協調旅行聯繫保障兩國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實現這一目標。
自2007年以來,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投資目的地。2021年,中國連續第九年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占新加坡與世界商品貿易總額的14.2%。

本地仍將繼續擴大同中國在數碼經濟、綠色經濟等前瞻領域的經濟合作,深化供應鏈的互聯互通。政府也致力於提升中新自由貿易協定,以提供更透明的投資規則,並改善投資和服務的市場准入。
這些發展突顯了新加坡和中國之間長期而穩健的經濟關係,這種關係也得到了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等利益相關者的支持。
全球經濟走勢不明朗,但風險和商機是並存的。
全球產業鏈在重新整頓,各行業都浮現新的創業機會;新加坡和世界多國也正在從疫情中重新開放,經貿往來恢復。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
新加坡是個小國,唯有進入更大市場,對外開放合作及歡迎人才,「這塊經濟蛋糕才能做大、做好」。
雖然本地這幾年遭遇疫情和地緣政治挑戰,但全球化、互聯互通的開放型經濟,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他呼籲各行業的商家加入總商會和行業商團,攜手走出新加坡,互補資源和分擔風險,取得更輝煌成就。

隨著中國逐漸放開出入境管制,許多擱置已久的項目和活動,以及各種商務考察和訪問活動都將重新啟動。
經濟回彈
新加坡經濟已從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中強力回彈,但全球經濟仍易受疫情和世界局勢的相關風險等影響。
在過去兩年裡,新加坡投入近1000億元來支持國人和企業渡過冠病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
勞資政之間的密切關係使得三方能夠果斷與及時地採取行動,在危機中保住和創造工作。相關措施已取得成果。居民失業率降至3.2%,接近冠病疫情前的水平。
全職居民的中位數收入繼2020年下滑0.4%後,去年實際增長約1%。
目前,全球經濟仍易受疫情相關風險和進一步的供應鏈干擾影響。地緣政治和安全風險也正在擴大,例如東歐的緊張局勢。
為國際局勢惡化做好應對準備。

此外,主要經濟體縮減疫情援助規模,以及各國央行收緊寬鬆政策應對通脹威脅等,也可能導致外來需求放緩。
新加坡去年經濟增長介於3%至5%。未來投資強勁,這將支持新加坡在創造更多好工作上的努力,確保各階層勞動隊伍的生計得以維持。
新加坡也會給予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工友更多的援助,以減輕物價上漲和消費稅調高所帶來的壓力,提升國人的技能,提供更好的工作機會。
新加坡還是看好未來的經濟發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