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生活,你可能都是在有蓋走廊里穿行」

2021年04月13日   •   8379次閱讀

我很早就愛上了徒步遠足,在過去那些漫長的日子,每當我被汽車的尾氣和飛揚的粉塵熏得掩嘴捫鼻、胸悶心塞的時候,我就喜歡做白日夢,夢見有一條綠蔭覆蓋的小路,沿途流水潺潺,鳥語花香,涼亭茶寮,還加上酒店民宿,泳池歌廳,一應俱全;更重要的是,這條路沒有盡頭,連結每一座城市,每一個村莊,每一個國家,我可以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走遍全世界。後來我拖著長長短短的身影和時明時暗的夢想,把我的足跡和汗水留在了中國的每一個省市,留在了台灣、香港、歐洲,現在又留在了新加坡。

我毫不掩飾對新加坡綠道的讚美和喜愛,一次次拍照,一次次寫文章,告訴我昔日的驢友,說新加坡的綠道離我的夢想最近,既有自然的野趣,又有設計建設的精美與細緻;既有鄉村田園的雋美詩意,又有繁華都市的舒適與便捷,真是超乎尋常,冠絕群芳。行走在這樣的道路上,不僅會心生歡喜,還會心生感動。

一直覺得綠道其實是與民眾福祉密切相關的民生項目,因為在安居飽暖之外,即便你不是戶外運動愛好者,即便你也不是經常散步,但你總會去超市購物,去餐館吃飯,去寫字樓上班,你總免不了會在路上行走。如果你在新加坡工作、生活或者旅行,你可能更多地是在有蓋走廊里穿行,但你總會在不經意間,走上一條附近的綠道,你會在不經意間,發現你置身在一幅圖畫里,一片風景中,會有一種美擊中你,會喚醒你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會讓你想起最親近的人,最甜蜜的事,會讓你放慢腳步,沉醉其間。這種體驗,對於我們的人生而言,其實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世間所有的成就都不是來自天賜,都是人們自己辛苦奮鬥來的,都是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新加坡的綠道也來之不易。半個世紀前,他們甫爾立國,萬方多難,百廢待興,最先實施的是「居者有其屋計劃」,一組一組的房子建起來,城市的色彩變灰了,生態環境也迅速退化,於是又開始在郊外建公園。公園建在郊外,與居民相距遙遠,遊人稀少,效用很低,好看不好用。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們著手把一個一個公園連結起來,把城區內那些伴隨建設而生的河道緩衝區、道路隔離帶以及其它灰色空間等低效用地充分利用起來,建成公園連道。這種地方一旦激活,馬上煥發出一種驚人的美麗,變成了公園的一部分,成為市民的休閒場所。隨後,新加坡又為了戰略安全,將超過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闢為淡水集水區。集水區內,雨林密布,綠道縱橫,作為城市的綠心,向外輻射出十多條主要河道,並採用先進技術復原生態,河道兩岸,古木參天,佳卉競妍,也成為居民的社區公園。還有綿長的海岸線,也都建成綠道,相互連接成一條似乎永無盡頭的生態走廊。自然生態區、城市休閒區和海洋魅力區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文化遺產的保護也結合起來,他們根據地形風貌串聯優化,建成數條遺產之路,囊括歷史建築與景觀。幾座大公園則定期推出各種主題,譬如藝術與文化、表演與音樂、園藝與自然、運動與健康等等;各種小公園,則被賦予各種功能,有的山間聞香,有的山脊觀鳥,有的雨林探奇,有的演繹快閃,還有的社區治癒,以促進居民心理健康。這種治癒公園真是讓我眼界大開,裡面種植的都是具有藥效、能產生鎮靜效果的植物,配以溫暖明亮的色彩和賞心悅目的自然風光,使居民身心得以放鬆,也同時給醫護人員等提供環境康復知識的學習實踐基地。

為了不過多地侵入野生動物的領地,有些綠道附近還設置生態敏感區,使用瞭望所、廊橋等觀賞和參與。譬如把橋建在林梢,譬如開闢海濱隔離帶,容納野生動物棲息。很多綠道,已經不止是市民公園,更是眾多野生動物的樂園,很多被認為已經滅絕了的物種都在新加坡的綠道上重現英姿。

多種目標的疊加,互相強化,愈見精彩。綠色道路還與綠色建築相配套,「天頂綠化植物獎勵計劃」於2009年推出,空中花園、垂直綠化成為風尚,很多牆壁上種滿植物,很多室內長著大樹,很多樓層建有花園。綠色建築成為綠色道路的連接點。

有報道說,新加坡要讓所有居民在距離住家400米之內,就有一座公園。我感覺這是從居者有其屋到詩意棲居的一次跨越。詩情畫意在前,人間煙火殿後,所以綠道兩旁,總有咖啡屋點綴其間,總有涼亭桌椅供你野餐休息。我們喜愛遠足,但我們終究都是凡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有朋友問我,新加坡那麼小,你去了那麼久,只怕那裡的每一片土地都被你走遍了吧?我回答說,沒有啊,新加坡雖然很小,但它的綠道太多太長,我怎麼都走不出它的綠色重圍。更何況,它的很多地方都容易纏住我的腳步,讓我停下來觀賞良久;還有咖啡冰啤,誘你品嘗,一不小心,就是浮生半日,夢耶非耶?只見眼前蝴蝶翩翩。

(感謝詩與歌的旅行公眾號授權轉載,作者:蔡德林)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