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佛系防疫",為什麼能控住疫情

2020年03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財富》雜誌稱,新加坡證明了新冠病毒能被遏制,甚至可能被消除,但多數國家「抄不了作業」

全球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級別,已調至「非常高」。

2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賽呼籲,在未來幾周內,所有國家應採取以循證為基礎的公共衛生措施。

WHO以新加坡為例稱,該國一度是除中國大陸外、第二大疫情國。新加坡能控住疫情,靠的就是「堅持循證和科學,不遺餘力檢測每一起類似流感和肺炎的病例」。

但這一說法被民眾和部分國家質疑。2月中旬,新加坡病例迅速增長,該國政府卻不建議健康民眾戴口罩、不強製取消大型集會,鼓勵輕微症狀的人在家休息。「如此佛系的防疫措施,為何能得到WHO點名表揚?」

事實上,新加坡抗疫月余,其結果不得不服:截至2月29日12時,新加坡累計報告感染102例,零死亡。從2月21日以來,多日治癒人數大於新增病例,治癒率和數量都是中國境外最高。23日,單日零新增。

圖片來源於新加坡衛生部

美國《財富》雜誌稱,「新加坡是一塊試金石,證明了新冠病毒能被遏制,甚至可能被消除。」

但《財富》雜誌和路透社皆表示,這本「防疫作業」,多數國家都抄不了。

為什麼?

2月26日,在新加坡街頭,有人戴口罩,也有人不戴。/AFP

要學新加坡,首先得有一個快速反應的政府、一套完善且經過驗證的疾病應對系統

公開資料顯示,疫情來襲,「佛系」新加坡的反應速度如豹般迅猛,是中國境外首個應對新冠病毒的國家。

1月3日,中國武漢衛健委通報「未發現明顯人傳人證據」。而前一天晚上,新加坡衛生部發布公告,通知醫療從業人員留意疑似新冠肺炎感染者,並按照不同年齡設置定點接診醫院。同時,新加坡國際機場針對來自中國武漢的旅客,啟動體溫檢測和異常者隔離。

1月29日,新加坡禁止14天內曾前往湖北的旅客及持有中國湖北簽發護照的旅客入境或轉機。2天後,該國政府宣布,將入境禁令延伸至所有過去14天曾到中國大陸的旅客。而對從中國大陸入境的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和長期准證持有者,啟動強制休假計劃。

新加坡這一系列管控措施,都早於大多數國家。其反應之快速,歸功於「疾病暴發應對系統」(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簡稱DORSCON)。該系統建立於2003年SARS期間,經過SARS和2009年H1N1流感的考驗,並不斷完善。

圖片來源於新加坡衛生部

DORSCON系統包括4個警戒級別,分別為綠、黃、橙、紅,代表不同的疫情程度。它能綜合反映疫情在新加坡本地和海外的嚴重程度、病毒傳播力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新加坡將警戒級別定為第二級「黃色」。因為該國並非疫情原發地。只要減少境外輸入,嚴控境內存量,就能實現防控目標。

2月7日,本地傳播出現,新加坡將疫情警報級別,調至第三級「橙色」。是指「疫情嚴重,且容易人傳人,但尚未在新加坡普遍傳染,疫情仍受控制」。2003年SARS、2009年H1N1流感疫情,也是「橙色」預警。

DORSCON系統還清楚地列明防疫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對民眾的建議。在這一等級下,政府會採取隔離、體溫檢測、限制醫院訪客等「中等(moderate)社會幹預措施」,並進行跨部門協調、出入境控制和應急物資採購等方面。

對民眾來說,此時「應保持冷靜和警惕,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社會責任感」。如咳嗽和噴嚏時掩住口鼻;遵守14天的居家令和強制休假指令;如感覺身體不適,避免去人多處,並戴口罩去看醫生;健康人不用戴口罩等。

由於DORSCON系統將SARS和H1N1疫情作為參照系,納入表內。這讓民眾對新冠病毒的嚴重程度,有了直觀認識。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不必要的恐慌情緒。

2月1日,農曆初八,新加坡社區內組織新年舞獅表演。/星洲日報

第二,用警察來追蹤傳染病,每個病例都做傳播鏈條分析

從疫情暴發至今,新加坡始終沒有鬆懈的是「按照流行病學標準,監測疾病、追蹤每一個接觸者」。

1月下旬,第一批「輸入型」感染病例出現後,新加坡快速組建一支140人的政府聯絡追蹤小組,著手與患者面談,確定並隔離「密切接觸者」。

新加坡對「密切接觸」的定義是,距離感染者2米內且共處30分鐘以上的任何人。

新加坡衛生部官員表示,要找到這些人,涉及多組織、多部門。包括請航空公司交出飛行清單;逐幀審核交通部門的監視器畫面,追查感染者到過哪些地方。

屬於新加坡內政部系統的警察隊伍,也加入抗疫行動。這些警員具有良好的偵查能力,著力於追蹤確診病患的密切接觸者和傳染源。每一個傳播鏈要細緻到街道、住宅小區,不允許任何一點模糊。

一旦傳播關係確認,新加坡衛生部官網會及時更新每個病例的傳播鏈條「全分析」。「相比病毒,居民更恐懼的是未知。詳盡可靠的信息披露,能緩解公眾緊張,也能降低疾病傳播機率。」

有評論稱,傳播鏈條的描述詳細得有些過分。但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告訴路透社,本國民眾普遍能接受政府這種侵犯隱私的要求。「公眾往往已準備就緒。」

新加坡衛生部公布第102例和第98例感染者的情況。包括其確診時間、就診史和隔離機構、感染途徑、旅行史、和他人接觸史,是否導致他人感染等。/新加坡衛生部

比如,截至2月25日,新加坡共確診感染91人。其中23人屬於神召會恩典堂感染群,是新加坡最大的感染群。另有8人屬於基督生命堂感染群。

後者感染源很明確,是1月19日入境新加坡的一對中國夫婦。但前者的感染渠道始終不明。「雖然我們看到兩個感染群有人員交集,但傳播鏈一直不明。」新加坡衛生部稱。

25日,新加坡運用血清學這一實驗性抗體測試,發現兩個感染群的「交集」——1名女性,體內有新冠病毒抗體,這說明其曾被感染, 但免疫系統已將病毒清除。

隨後,衛生部官宣:該女性是新加坡第91號病例,也是串聯兩大感染群的重要節點。據稱,這是全球首次將抗體測試應用於感染源追蹤。

新加坡衛生部門披露的疫情傳播鏈。上圖是新加坡基督生命堂聚集性傳染的傳播鏈。/新加坡衛生部官網

此外,路透社援引51歲美國籍女子金珍熙(音譯)所言,她搬到新加坡後不久,新冠疫情暴發。其所住小區發現確診病例的第二天,一名男子登門拜訪金珍熙,詢問其家人的身體狀況,給她一些醫療用口罩,並向她保證,政府已全盤掌握疫情。此後,她才知道,該男子是政府高階官員。

路透社援引WHO發言表示:「新加坡防疫仔細,無漏網之魚。」

美國哈佛大學傳染病動態研究中心發表的一篇預印版論文顯示,新加坡擁有「史上最強」的流行病學監測和接觸者追蹤能力。全球追蹤輸入性病例的能力,僅是新加坡的38%。

「新加坡追蹤新冠病毒的能力屬黃金水準。」——該論文如是形容。

第三,醫療系統聯動防禦,政府掏錢鼓勵人們看病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金融中心和交通樞紐,和外界往來密切,在傳染病面前非常脆弱。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H1N1都證明這點。

但新加坡政府在抗擊SARS和H1N1中積累經驗,充分利用地理面積小、經濟實力強等優勢,政府撥款、扶持873家私人的公眾健康預備診所(PHPC,類似於中國發熱門診),作為「傳染病監測哨點」。並形成一套由公立醫院、社區醫院和私人診所構成的聯動防禦體系。

來看一組數據:新加坡的國土面積是721.5平方公里,不及北京市大興區(約1012平方公里)。1月24日,北京一級響應,啟動發熱門診為101家,數量約為新加坡的1/10。

1月2日開始,新加坡800多家診所就接到中國武漢的新冠疫情警報。1月3日起,它們開始就疫情分檢和轉運做準備。這些私人診所一般只有一間房。在防疫中,它們的職責在於發現可疑病人(有流行病學史,有呼吸道症狀),然後按流程,轉到上一級醫院。每一個「哨點」都完全融入整體防疫系統,並同步高效運轉。

光有「哨點」還不夠,新加坡出巨資,保障各級醫療機構運營。有評論稱,在中國、韓國、伊朗等地疫情暴發之初,醫療機構面臨的突出問題是試劑盒供不應求,疑似者無法快速篩出,大量積壓在醫療機構。

而在新加坡,自中國1月初公布病毒基因序列後,該國科技研究院就開始研發。2月初時,已首批生產1.5萬個試劑盒。5000個分配給主要收治醫院,以保障檢測需求。還有1萬個被無償捐贈給武漢。

被定為「公眾健康預備診所」的機構,會在顯眼位置,貼上「PHPC」標識。/The Straits Times

新加坡也考慮到人們有諱病忌醫、或輕視疾病等想法。2月18日,政府以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有感冒症狀者都去就診。據稱,任何有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的新加坡居民,均可到「哨點」診所,享用「特殊津貼」就醫。新加坡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將按10新元(約合人民幣50元)的固定診金收費。部分老年人僅需支付5新元(約合人民幣25元)。

雖然「試劑盒暫時不缺」,但新加坡仍「用得謹慎」。對於出現呼吸道症狀的患者,醫生會先為其開具為期5天的病假證明。5天內未出現好轉,須再次就醫,並儘可能向同一名醫生求診。若被視為肺炎可疑病例,患者則會被轉送至指定醫院,做進一步篩查。

新加坡也有對物質不足的擔憂。1月下旬,新加坡曾出現搶購口罩的現象。本地口罩匱乏後,民眾甚至過境至馬來西亞新山搶購。政府意識到,若疫情暴發,新加坡很難獨立保證口罩供應。而民眾戴N95口罩,若不自覺用手去觸摸口罩和臉部,反而會增加感染風險。

基於一切以醫護人員資源為優先的原則,新加坡制定如下政策:

健康人不需要戴口罩;

N95留給醫護人員,普通人不要戴;

如果你咳嗽和噴嚏,戴普通醫用口罩;

保持個人衛生和常洗手優於戴口罩。

但與此同時,政府快速購買520萬個口罩,自2月1日起向130萬個家庭免費派發,每個家庭可憑身份證領取4個。「新加坡所做的一切,就是保護醫護。並且,我們不能容忍對醫護、病人的歧視,這會影響人們積極救治,最終倒霉的是大家。」新加坡衛生官員稱。

圖片來源於新加坡衛生部

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發生以來,新加坡的醫療系統正常運轉,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其他的疾病和手術都照常開展。沒有要求住院、門診患者全部篩查肺部CT或做病毒檢測。其他疾病的病死率沒有因為防疫而出現額外增加。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1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幫94年閨女在新加坡找對象?這屆網友的評論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前晚!新加坡全島突然變成紅色!實拍上百張圖片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高達3521%的「天價關稅」!背後隱藏的三重戰略意圖
2025年04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892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8721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閱讀
提名站候選人致謝詞 出現各種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閱讀
新加坡商場突發玻璃墜落事故:6 人受傷,現場目擊者回憶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