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時代
面臨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許多年輕人都開始選擇丁克
在韓國、日本等國家
甚至已經步入「零生育率」的時代
2018年韓國總和生育率僅為0.98
達到了歷史新低

雖然新加坡一直以來
生育率也是墊底
但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
由於民族和政府政策鼓勵等原因
在新加坡還是經常可以
看到四口之家、五口之家的身影
而且在新加坡過去10年中
有五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呈現增加的趨勢

在新加坡雖然很多人
由於沒有結婚無法申請租屋
會選擇和父母繼續住在一起
但結婚後還和父母兄弟姐妹
生活在一起的還是非常少見~
最近在YouTube很火的一個視頻
就給大家揭秘了一個
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在這個大家庭中
24個家庭成員在同一屋檐下生活
是什麼體驗呢?
椰子帶你來看看吧

(圖片來源:YouTube CNA Insider)
在這個大房子中
老奶奶和她的女兒、孫子和重孫
都生活在一起
由於房子夠大
所以住這麼多人並沒有感到很擁擠

(圖片來源:YouTube CNA Insider)
其中一個女兒在二樓
和媽媽住在一起
便於照顧她的日常起居

而其他的家人則居住在
另外五間屋子中

大家庭可以每天在一起吃飯
孩子們也可以一起在院子裡玩耍

老奶奶的院子裡還有芒果樹
閒暇時和家人打打芒果
一家人其樂融融

為什麼會一家人住在一起呢?
其實在1997年的時候
兩個女兒只是購買了
這棟房子的其中一間
但由於家裡人口比較多
家人們就想如果大家可以都
住在一起該多好啊!

於是在接下來的10年中
這家人陸續以每間
50萬新到61萬新不等的價格
買下了其他五間房
就這樣一家人可以
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老奶奶對現在的生活
表示非常滿足
她覺得自己不用和女兒們分開
生活在一起非常幸福

而女兒們也表示
雖然現在房子已經增值到
每間120萬新以上
她們也不捨得賣掉
因為一家人能像現在一樣
住在一起的機會可不多見

有足夠大的房子
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這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生活呀?
其實在新加坡
政府是非常鼓勵子女和老人同住
在購買轉售組屋時
如果子女選擇和父母同住
或者住在距離父母四公里以內
政府將給予1萬-3萬新幣的
購屋津貼

但在實際生活中
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機會
擁有這麼大的房子
而且現在的生活成本不斷上漲
撫養孩子的花費也逐漸增加
在新加坡其他的多子女家庭
是怎樣生活的呢?
養一個大家庭需要付出什麼呢?
在這個大家庭中
這對夫婦有7個小孩
最大的16歲,最小的只有3歲
一家人住在有五間房的組屋中

(圖片來源:YouTube CNA Insider)
為了更好的照顧家庭
媽媽在7年前辭去教師的工作
做了家庭主婦
因此現在全家都只能依靠
爸爸每月2500新的家用
爸爸為了多賺錢養家
也是非常辛苦的工作

而媽媽則每天圍著各種家務團團轉
洗衣服、做飯、輔導作業...

連自己安靜吃個飯的時間都沒有
因為每隔30秒就會有孩子開始叫
「媽媽媽媽媽媽媽媽」

由於家裡孩子多
經常打打鬧鬧產生矛盾
家裡11歲的姐姐要像個小家長一樣
幫助媽媽照顧弟弟妹妹
雖然生活得並不是很富裕
但這對夫婦並不後悔生這麼多孩子
因為孩子帶來的幸福也是
無法用其他東西代替的

*文中視頻截圖來源:CNA Insider
在新加坡,還有很多類似的大家庭
雖然許多人不能理解
但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無論是選擇不生孩子
還是選擇生7個孩子
只要生活感覺快樂
都是正確的選擇

你周圍有這樣的大家庭嗎?
快來評論區和大家分享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