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霖驛站】新加坡大德慈善家-卓順發

2018年09月06日   •   1萬次閱讀

眾生知感恩而天下安寧

眾生知自覺而天下太平

拿督斯里卓順發太平紳士JP,BBM,PVPA,DIM, SPTM

祖籍中國福建

因家庭貧困經濟拮据,華僑中學中三輟學

幼年艱苦奮鬥賺錢補貼家用,後創辦羅敏娜控股有限公司,2000年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上市,主要經營投資羅敏娜家具(NOVENA)與化妝美容(BEAUTE SPRING)品牌,任職行政執行總裁

2008年零薪酬任職於善濟醫社董事會執行主席至今

2009年脫售公司股權,成立羅敏娜基金會、擔任執行主席,力行慈善事業近二十多年來,先後榮獲新加坡人民協會頒發的長期服務10年、15年、20年、25年獎章

2004年榮膺新加坡總統頒賜公共服務獎章(PBM)

2009年榮膺新加坡總統頒賜公共服務星章(BBM)

2012年榮獲新加坡國家文物局頒發「文化遺產夥伴獎」

2015年榮獲新加坡總統志願服務及慈善事業獎(PVPA),這是表彰其為新加坡慈善事業作出成就和貢獻的最崇高獎項。

2015年榮獲由中華驕傲 楷模人物年度盛典頒發的「2015年度公益人物獎」

2016年榮獲新加坡人民協會頒發人協25年社區服務獎

2016年榮獲新加坡國家福利理事會頒發的十年長期志願服務獎狀

2016年榮獲第二屆海歸中國夢暨中國品牌創業創新年度盛典頒發年度華人榜

2016年榮獲第六屆投資西部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頒發中國西部建設慈善人物、中外華人(裔)傑出貢獻人物獎

2016年榮獲第七屆和平的旗幟頒發和平大使殊榮

2017年榮獲新加坡教育部頒發教育服務獎

2017年榮獲新加坡國家福利理事會頒發的十五年長期志願服務獎狀

2017年榮獲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組委會頒發2017年度中國公益慈善人物

2018年榮贗新加坡總統委任太平紳士JP

2018年榮獲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頒發「藝術夥伴獎」

出生在「武吉班讓」

1960年,我出生在「10英里」一帶,那裡當時叫「椰山尾」,也就是現在的武吉班讓正華新鎮。

家裡12個兄弟姐妹中,我排行第七。爸爸駕德士,每月收入幾百新元,要養活十多口人非常不容易,媽媽是家庭主婦,為補貼家用賣雜貨,也賣雞蛋。我們省吃儉用,全家人每天就靠幾塊腐乳和一罐梅林菜心罐頭勉強度日。

我看到媽媽很多時候只夾半塊腐乳配稀飯吃,儘管生活困苦,內心不苦,大家還是愉快的分享著媽媽偶爾煎的兩個雞蛋吃,這是一種帶著歡樂與溫馨的分享;稍微有錢時,我們才能夠吃到豬腳炒米粉。

直到今天,我還會常吃梅林午餐肉、肉醬和菜心罐頭;早餐有時僅以咖啡烏就著康元蘇打餅乾吃,回憶著童年時光。

小時候一直不明白,不理解,父母親為什麼不管刮大風下大雨,即使生病,都可以那麼堅持的早起床,長大後經歷了這麼多,才明白,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鐘,不是工作,而是生活,責任,親愛,奉獻,付出,傳承與偉大。

拾雞蛋給豬沖涼

中學學校假期時,十三歲的我已在二舅的農場拾雞蛋、半夜趕鴨子到籠子去巴剎賣。那時打工不算工錢,全靠二舅給紅包。在農場最喜歡的小動物是小鴨子,很怕一同成長的鴨子長大,因為鴨子一長大就要送去屠宰,心情很是低落,還會傷心掉眼淚。

在農場撿雞蛋時,試嘗過母雞剛下的蛋,溫溫軟軟,熱騰騰的,很新鮮的香味。

豬餓了、髒了都會叫;我給它們沖完涼,它們會搖尾巴表示感謝!然後呼嚕呼嚕睡覺,所以到今天我都很喜歡豬,覺得他們很單純,很可愛。

我把在農場打工的錢,省下80元買了台腳車,這樣可以騎腳車去看外婆,順便給她10元紅包,外婆會很開心,和外婆聊天,一聊就是幾個小時。

中三輟學為多賺2元冒險爬高 

從正華小學考入華僑中學,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等爸爸領到車資才有機會繳學費和買課本,家境貧窮的讓我根本沒法專心的讀書。

1975年中三時,為了減輕父母親的負擔,我輟學了!

可惜不到法定工作年齡,找份固定工都很艱難:去戲院掃地或做雜工,每月賺取幾十塊。

16歲時,當建築材料搬運工,原定每天早上8點半做到傍晚5點半,但我時常加班到晚上9點,只為每月多領加班費賺過百元補貼家用。

工頭說,誰敢爬高,日薪可從8元調到10元。為了多賺2元,我就答應去爬高。

當我扛著木頭爬到4層樓外牆時,由於沒有爬高的勇氣,雙腳嚇得直發抖。當下感悟到:錢得來不易,錢得用性命來換,從小就知道生命的可貴,生命得來不易。

我沒有後悔當初輟學的決定,因為有了這種種的承受與磨練,造就我今天的耐力與承擔。

創辦羅敏娜家具

1984年,新加坡走上了經濟快速發展的軌道,很多居民從甘榜鄉村遷入政府組屋,帶動家具市場的需求。

抓住時機,開創了「榮春發」,就是之後的羅敏娜家具的前身。一時間,「榮春發」在組屋區名聲大噪。

1986年,「榮春發」在武吉巴督和義順開了兩家分店,企業初現規模,按照自己所制定的商業規劃選擇了熱鬧繁華的市區,並在湯申路Novena教堂對面開設旗艦店,起名「羅敏娜」。

隨著經驗增加與產品升級,羅敏娜家具很快打入中等市場,「羅敏娜家具公司」也隨之誕生。過後還創立了「卡迪朗優質」(Castilla Premium)高級家具、「現代雅居」(Modern Living)、「白色經典」(The White Collection)、「自然生活」(Natural Living)」,面向不同的消費群市場,而且保持了羅敏娜在本地家具業的領先地位,成為高素質的優秀新加坡零售品牌。

伴隨著這些品牌在新加坡的名氣越來越響,開始進軍國際市場,先後在中國、馬來西亞、越南等開設分店。

與百年歷史善濟結緣

選擇善濟,因為慈悲;選擇接受,因為放下;選擇承擔,因為因緣;選擇付出,因為感恩;選擇大愛,因為生命。

我加入善濟醫社董事局之前,當時這家有百多年歷史的慈善醫社,已到了瀕臨關閉的邊緣。好朋友張錦泉先生再三邀請我加入,三次我都拒絕了他。

最後一次他嚴肅的說:「如果你不接手善濟,善濟就要關閉了」。這句話觸動了我內心的決定。感恩生命的賜予、慈悲、大愛、同理心,讓我經過再三思慮,決定加入善濟,讓百年善濟可以繼續生存下去。

因為善濟是可以讓很多人解除病痛,保健養生、增長壽命,給社會帶來和諧、給家庭帶來幸福的一個慈善中醫平台。

幼時,我因家境貧困,不得不早當家,到社會上謀生,以減輕父母的負擔,緩解家庭經濟的窘境,從那時起已經體會到人在困境是多麼需要他人的援助與幫忙,從小就很窮,知道窮的滋味。

老天會眷顧並善待有能力、真誠、肯堅持打拚的人,有機會可以慢慢地解決各種各樣的困境,慢慢地走出貧困。

可是,社會上還有很多是遭受突如其來的意外橫禍、或是身受惡疾糾結、喪失工作能力貧困的人,他們需要及時救急、救濟、救苦救難,不能等、不能慢慢地來。

慈善是不能等的,當下就必須發揮進行,就是從這裡感悟來的。

能及時解救他人的燃眉之急是第一步,之後還得跟進,還有許多後續工作要做,不能讓個案就到此為止,要幫助他們徹底脫離困境,過著健全的生活。所以,我把慈善當做自己全部的責任與事業。

我組織志同道合的團隊,發下宏願,踏實地慈悲為懷,大愛同理、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去實現,廣結光明的善緣。

早在2008年中國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後,我和幾位好友在新加坡發起《讓愛川流不息》電視賑災籌款活動,籌得1000萬新元的善款支援災區過後。這筆善款幫助災區籌建七所「中新友誼小學」及一座橋,每年讓上萬名新生獲得求學、獲取知識的機會,也了解慈善與奉獻,感恩回饋,加強中新友誼的長存。

慈善是一種責任

慈善是一種責任,有能力的人應該幫助沒有能力的人,有錢的人應該幫助貧窮的人,每個人的命運本身就有著不同的變化與過程,它很坎坷。

我覺得,人必須要有智慧地生存下去,不應該用小聰明的方法去對待智慧、對待一切,對待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你再有錢,賺到了又很吝嗇,不捨得用,又有什麼意思呢?而且你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就等於是「生活照舊,生命結束」。

過去心不可得,當下心不可得,當下是無常的,好好珍惜當下的存在與因緣。

我現在我已經五十多歲了,我明年做的事情,後年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即使能夠生存下來,生命也沒有什麼意義,只是在過活中,沒有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存在。

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那麼就決定它的寬度,讓它更有意義,更加精彩,在生活的過程中,每個瞬間,每個發生,每個經歷,每個瓶頸中改變、提升自己,讓生命從此與眾不同,為世人造福。

我覺得應該時刻去提升自己、去改變,用你所擁有的關係,你所擁有的經驗與智慧,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的生活可以過得好,環境有所改善。

慈善是一種正道光明,也是專業行為,它不只是簡單的捐款捐物,慈善需要慈悲、智慧、人才、管理、效率、堅持永續經營。

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在幫助了自己,增強了自己的人生理念與感恩心。這是我們平時所感覺不到的,只有真正的去用心參與了,當我們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看到他們臉上燦爛幸福笑容的時候,心底會自然而然的感覺到喜悅、光明與慈悲!施比受更有福就是這個道理。

捐錢與行善大多是個人行為。慈善是團隊和社會行為,讓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慈善事業的目標在於文化和社會重建,在於建設文明,和諧社會。行善發自內心的善心不論事跡大小。慈善包含道德的成分,著重道德的體現和行事的成效,對他人、對環境、對社會、對未來的光明,有著正面、正能量的影響力。

慈善是一種回饋社會的義務和責任,慈善的精神是分享、感恩、承擔、共益、造福社會,分工合作,不分你我,創造和諧社會、幸福家庭,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人人有責。

企業要獲得社會尊重與認可,不僅是靠利潤,而是承擔社會的責任,維護商業、維持保護大自然、不破壞大自然的正常生態環境,推動社會進步和使命感。用大愛慈悲的情懷,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經商追求的是在允許的範圍內將利益擴大,慈善是將財富進行分配,通過分配方式實現社會同理公平和生活基本保障。

善濟做的就是與人為善,把希望與光明帶給社會大眾。

「善濟醫社、社會企業、社會經營、服務社會」長期以來,善濟積極參加各社區、團體、聯絡所等的慈善活動,宣揚健康意識,鼓勵保健活動,聘請專業的理髮師到每個分社,定期為老人家剪頭髮、分發多功能雨傘、日常用品、食品禮包、生活手提袋等等。為回饋社會,善濟的平台也積極為促進種族和諧,社會安定而努力。社會文明、社會進步、社會安定,人人應該珍惜,人人應該愛護,彼此關愛,友好相處,共同創造繁榮,大愛,同理的世界。慈善必須永續經營,為了讓更多的國人了解善濟醫社,在年輕人心中種下慈善與光明的種子,同時也讓更多有需要幫助的國人能夠得到幫助,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1/2
下一頁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3萬次閱讀
年薪16萬新幣仍喊窮!新加坡中產哭訴:我們才是隱形貧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開戶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從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選期間注意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498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閱讀
超乾貨!幾歲可以單獨坐車?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帶娃乘車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閱讀